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時事評論:「中國航天精神」幫助我們克服重重難關

 中國人自古以來便對宇宙充滿好奇,很想對太空探索一番。因此,中國歷來流傳了許多跟大體相關的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和「夸父追日」等等。但是,中國直到明代才出現第一位探索星空的人物,那就是萬戶。當時,他坐在綁滿火藥筒的椅子上,想透過燃點火藥筒帶動椅子升上天空,但最後他失敗並喪生了。然而,國際天文聯合會為了紀念這位人類航天鼻祖,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雖然萬戶開創了人類歷史航天第一人,但由於近代滿清政府積弱,科技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以致被列強欺凌。不但中國航天事業未能發展,甚至連國家也面臨危急存亡的危機。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英國憑堅船利炮打敗了滿清政府,逼使中國簽署多項「不平等條約」,中國便落入被西方列強瓜分的慘痛命運。為了拯救中國,當時許多青年人出外留學並回流祖國,從事各個專業,為中國帶來現代化。在眾多留學生之中,其中周恩來與鄧小平最具代表性。他們參加了「勤工儉學」,去法國學習先進技術,然後回來報效祖國。最終,在他們的帶領下,新中國終於1949年,在世界的舞台上站起來。曾經積弱的中國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洗脫了「東亞病夫」的臭名。

 除了周恩來與鄧小平之外,海外學成歸來的還有錢學森。他在1934年於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取得庚子賠款留美公費生資格,於美國完成碩士及博士課程,與導師共同完成高速空氣動力學研究,28歲已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他先後於加州理工學院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出任教授,更參與了美國研發導彈核武器的絕密計劃「曼合頓工程」,有份研究美國最早成功發射的火箭和導彈。

 錢學森原本在美國有優厚的教研環境,但當他知道新中國於1949年成立之後,便決定與妻兒回國,一同建設新中國。然而,由於他掌握美國軍方很多機密,回國要求遭美方拒絕。最終,幾經波折後,他終於回到祖國,在缺乏研究經費與設備之下,他在短時間內完成「兩彈一星」的研究,也就是「導彈、核彈與人造衛星」。因此,他被封為「兩彈一星」元勳,擁有崇高情操、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以及勇於攀登。

 由錢學森開始,中國近代航天事業一直受西方國家限制,發展道路十分艱苦。例如,美國在1993年關閉所屬全球定系統(GPS),導致中國銀河號貨輪在海上迷失方向,被困海上33天,並被美軍強行登船搜檢,最後沒有發現違禁品而放行。其次,台海局勢在1996年升溫,中國發射導彈威懾台獨劫力,但被美國關閉GPS,使到中國導彈發射全部失敗。自此之後,中國決定發展衛星導航系統,向歐盟申請加入伽利略計劃,並交付了2億歐元,卻遭到歐盟的戲弄,最後被拒之門外。雖然中國發展航天科技受到限制,但中國憑着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最終克服了重重難關。例如,中國在2007年成功自主研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歐洲伽利略系統並駕齊驅,其精準度與覆蓋度都優勝於其他系統。

 另外,中國曾經在2007年申請加入國際太空站的建設,卻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拒絕。後來,美國在2011年通過《沃爾夫條款》(Wolf Amendment),禁止美國與中國一切航天合作。雖然中國遭西方世界排擠及孤立,但中國人沒有氣餒,反而挺起脊樑,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創造了多項航天科技成就。例如,中國在2011年開始建設「天宮一號」空間站;「天宮二號」在2016年順利進入太空軌道;直到2022年,「天宮空間站」全面建成。相反,國際太空站自2000投入服務,至今已廿多年,許多設備均已落後並退化,預計2030年便全面退役。屆時,在浩瀚的太空之中,只有中國「天宮空間站」在軌道上運行,而世界各國的航天員也爭取機會參與中國的航天科研項目,唯獨美國礙於《沃爾夫條款》被排除在外,無緣將來的國際航天研究項目。

 另一方面,中國自2007年開始進行「嫦娥探月工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順利升空,首次繞月探測成功。2020年,嫦娥五號成功發射,成功降落月球表面。2024年,嫦娥六號首次降落月球背面,並成功採取土壤和岩石樣本。幾百年前,明代人萬戶的飛天夢想,終於在今天得償所願。當中國的探月飛船到達月球背面,拍攝到「萬戶」環形火山的時候,彷彿看見他向我們招手,歡迎我們的來臨,使我們欣喜萬分!

 總括而言,中國空間站在被全球孤立之下,花了28年才自主研發並建成。其次,北斗導航系統在西方國家排擠之下,用了20年才自主研發並成功組網。另外,雖然中國的探月工程比美國和俄羅斯遲起步,但勝在跑得快,並有超前領先的跡象。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宣布,中國將於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並建設有人駐留的月球基地,這是人類前所未有的創舉。我們相信只要憑着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以及勇於攀登的航天精神,無論遇到甚麼困難,我們都能逐一克服,實現中國人的飛天夢想。

原文刊登在《HKWISDOM》28/11/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7fd2bb984fa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時事評論:美國候任國防部長才德欠奉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於1112日宣布,提名霍士新聞(Fox News)主持海格塞斯(Pete Hegseth)擔任新任國防部長。對於此事,美國媒體《Politico》報道表示:「美國軍方高層經歷過首屆特朗普首政府的四年,早已為任何驚喜做好心理準備。誰知他們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是被嚇傻!其中一名國防工業人士表示,這個該死的傢伙是誰?」另外,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民主黨議員史密斯(Adam Smith)表示:「他在受訪前20分鐘,才知道海格塞斯是誰,也看不到任何證據表明,他與海外合作夥伴有任何關係。」

 由此可見,候任美國防長屬於「四無人士」,即是無能力、無經驗、無人脈、無視野。但這也不是問題,因為美國軍事力量全球最強,選用誰人都可以繼續稱霸全球。有分析指,特朗普要透過海格塞斯收緊軍隊多元化和覺醒文化,整頓美軍頹廢風氣。

 雖然如此,但海格塞斯剛被特朗普提名,隨即被美國媒體揭發黑材料。首先,他是種族主義者,歧視有色人種。例如,他被揭發在右手臂有「白人至上主義」的紋身圖案。其次,他在2017年涉及性侵未成年少女,並給予掩口費給涉事少女。對此指控,海格塞斯表示事發原因是當時渴醉了,反而是涉事少女主動要求發生性行為。雖然海格塞斯最後沒有被起訴,但這事已經讓特朗普處於尷尬境地,成為美國政府的政治炸彈。

 試問美國由一位無才無德的戲子擔任國防部長,美軍戰爭力又怎能維持世界局勢的平衡?其實,演員參政導致國家敗亡的例子多不勝數,例如現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Zelensky)在2015年演出政治喜劇《人民公僕》,獲得民眾歡迎,並乘勢在2018年成功當選為總統,但最後敗亡國家。

 雖然澤連斯基是一個國家的領袖,但他缺乏治國國家的才能。中國哲學家孟子曾經講述小國生存之道,他表示小國不能輕易依附某個大國,反而要保持中立,才能在大國競爭之間生存。其次,孟子認為面對大國的威迫,要重視智取,唯智者能以小事大。再者,孟子認為當其他大國實行霸道的時候,小國反而要實行王道,推行仁政,才能拉攏民心,才能穩住國家。

 然而,澤連斯沒有學到孟子的治國智慧,反而做每一件事都與孟子的教導相反。例如,他在主張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並依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在烏克蘭東部推行「新納粹主義」,逼害俄羅斯族人。最後,俄羅斯為了阻止北約東擴,便在2022年發起「特別軍事行動」,進軍烏克蘭。在兩軍交戰的時候,澤連斯基沒有把握適當的時候跟俄羅斯進行停戰談判,反而主動攻擊俄羅斯本土,令戰事惡化,把烏克蘭推至國破家亡的地步。

 從澤連斯基的例子得知,一個受歡迎的電視藝人不代表有治國才能。同時,美國候任國務部長海格塞斯原本是霍士新聞主持,但不代表他有能力處理國際軍事衝突。現時世界各地戰事不斷,例如俄烏戰爭、中東戰爭,以及西太平洋衝突等等。美國在各處均部署軍事力量,需要一位英明並有能力的國防部長才能擺平戰事,但海格塞斯絕非理想人選,反而有機會把戰事推至更烈,加速美國全球軍事衰落,失去全球軍事霸權的領導地位。

原文刊登在《HKWISDOM》20/11/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7dd66564e3b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時事評論:特朗普再次退出巴黎協定 中國擔起全球環保大旗

 11月9日,聯合國第29屆全球氣候峰會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美國派出特使波德斯培出席會議,表示繼續努力遏制氣候變化,但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已表明就職後將退再次退出《巴黎協定》,貫徹他退出全球組織的做法,使美國孤立於國際之外。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特朗於明年1月上任後,便會推出一系列關於氣候的行政命令和總統公告,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美國自私自利拋棄世界,中國便取而代之,擔當全球領導地位,並與美國霸權抗衡。 

《巴黎協定》是國際道德和大國責任的體現,該協定來自2015年聯合國峰會,由195個國家共同通過,目標在於遏止全球暖化趨勢,並針對可再生能源進行投資。為了落實《巴黎協定》,中國在2016年於杭州舉行G20峰會,中美兩國當時聯合批准《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另外,中國是全球唯一國家承諾「雙碳目標」,就是力爭於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並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受到國際社會多方面高度讚揚。可惜,自從美國特朗普政府執政後,便於2020年退出協定。雖然美國一年之後拜登政府又重新加入,但候任特朗普政府又要在明年退出,簡直把全球暖化議題當作玩笑。

 雖然《巴黎協定》將會缺少美國參與,但其他國家仍會繼續談判,填補美國留下來的空白,於是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中國,期望中國成為氣候談判的主導。本來《巴黎協定》對中國十分不利,因為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面對減排的挑戰比任何一個國家也相對嚴竣。然後,中國對此迎難而上,着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遠超西方國家的預期。例如,中國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增長速度已經能夠滿足其能源需求的增長,這表示中國的碳排放量接近見頂,實現「碳達峰」。

 另一方面,綠色科技行業逐漸成為中國科技核心。例如,中國銳意發展科技「新三樣」,包括太陽能電池板、電動車和鋰電。中國以上舉措把不利國家發展的環保限制,扭轉成為氣候外交的優勢。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中國正在利用氣候外交優勢,增強國際影響力。中國現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致力推動《巴黎協定》。中國現時已成為可再生能源的全球領導者,在發展中國家投資綠色能源,使更多國家擺脫化石燃料的依賴。近年,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幫助沿線國家發展綠色項目。例如,在中亞戈壁草原上,巨型白色風機徐徐轉動,源源不斷地將綠色電力送入千家萬戶。哈薩克斯坦札維塔斯風電站採用智能物聯網技術,可敏銳感應實際情況,發電量比傳統風機增加10%。

 由此可見,在美國舉先「美國優先」的自私旗幟,在全球組織廣泛退群之際,中國卻擔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仁義大旗,向全球各國輸出技術與產能,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

原文刊登於《HKWISDOM》15/11/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31d61da3c59

2024年11月5日 星期二

時事評論:美國大選亂象叢生

 美國總統大選於今天115日舉行,今屆選情峰迴路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中鎗遇刺,現任總統拜登表現極差被逼宮退選,副總統賀錦麗臨危受命,被人枱上轎出選,加上俄烏戰爭與中東打仗,令美國政治亂上加亂。 

今次美國總統大選共有兩名候選人,分別為共和黨的特朗普與民主黨的賀錦麗。首先討論特朗普,他於20172021擔任美國總統期間,行事橫蠻瘋癲,今年再參選時依然語出驚人。他任內製造大量矛盾、種族撕裂。例如,他2021年敗選後,引發了國會山莊騷亂,令到美國社會雞犬不寧。他對外引發貿易戰、關稅戰、胡亂退出國際組織,令到國際秩序大亂,損害美國的國際聲譽。

 特朗普代表美國保守派白人選民,他持續發表針對女性與有色人種移民。他長期以來有明確詆毁女性的不良記錄,對女性毛手毛腳、多宗婚外情、辱罵女性傳媒人及政治家等等,嚴重藐視女性。另外,特朗普歧視有色人種,他在「全國黑人記者協會」年會中,質疑賀錦麗的黑人身份,表示賀錦麗「是印度裔還是非洲裔」和「突然之間變成黑人」。他曾經接受右翼傳媒訪問,指責外來移民「正在污染我們國家的血液」和「非法移民把壞基因帶入美國」。他又盲目相信不可靠消息,在公開場合聲稱「海地移民吃貓狗寵物」。

 713日,特朗普在競選活動上幾乎中鎗被殺,當時人人都說特朗普必勝。但是,當賀錦在820日正式成為民主黨代參選,時隔一個月,輿情風向大幅變化,有一半人支持賀錦麗做美國總統。之後,特朗普在915日於哥爾夫球場再遭遇暗殺,美國傳媒報道了幾天,便再沒有太大反應。

 另一面,賀錦麗被媒體戲稱她為「最狂情婦」,因為她曾與前加州眾議長布朗(Willie Brown)交往一年,被廣泛認為依靠男女緋聞打開政壇大門。之後,她把握機會,一路當上副總統,可惜在拜登政府中,賀錦麗的存在感相當薄弱,被嘲笑為「吉祥物」。

 賀錦麗曾經於2019年參與民主黨總統初選,但表現極差。她擔任副總統初期,失言是家常便飯。例如,她被拜登指派處理邊境移民的背後問題,被質問為何遲遲沒有到訪邊境視察,她竟然回應指自己沒有到訪過歐洲,完全答非所問。賀錦麗一直只能憑着「女副總統」的身份人設做佈景板,但民望一直處於低位。

 拜登任內屢屢在公開場合行為怪異,被人質疑他的精神健康問題,於是美國社會才討論賀錦麗繼承總統職位的可能性。後來,拜登宣佈競逐連任,但因為頻頻出洋相而被迫退選,這時賀錦麗才被推出來當替代品參選總統。

 民調機構蓋洛普10月中公布調查,發現逾半受訪美國人表示,他們及家人的生活狀況比4年前更差,逾六成人認為美國經濟正在惡化。美國現時經濟不景氣,但兩位總統候選人卻抛不出任何改善經濟的政策,只顧不斷互相抹黑。他們不是為國家發展,只是為了爭取選票,贏得總統寶座。

 所以,無論美國選出哪位做總統,都標示着美國在8內換了3個人,在歷史上實屬罕見,也揭示出美國政策朝令夕改,不但令國民無所適從,也令世界各國難以適應,以致國內到國外亂象叢生。

原文刊登在《HKWISDOM》5/11/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6bd2b4b92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