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時事評論: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 加劇中東衝突

上周美國總特朗普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表示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消息一出之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領袖阿巴斯指特朗普的決定應受譴責及不可接受。巴勒斯坦人也大感憤怒,數千人在哈馬斯組織控制的加沙地帶上街示威。之後,巴勒斯坦加沙走廊有兩枚火箭射向以色列,空襲警報響起,令該區的緊張氣氛升級。
另外,多個阿拉伯國家抨擊美國,打擊中東和平進程。在約旦首都安曼,大批巴勒斯坦難民參加遊行和集會。青年高叫反美口號,數以百計巴勒斯坦人從巿郊湧到安曼巿中心,呼籲約旦政府廢棄1994年與以色列締結的和平條約。在沙特阿拉伯,總理阿卜杜拉炮轟特朗普作出這項決定是「不必要和不負責任」,指此舉違背巴勒斯坦人的歷史和永久權利,呼籲特朗普重新作出考慮。在土耳其,美國駐伊斯坦堡的領事館門外,大約一千五百人聚集及高叫反美口號,並有人在領事館的牆上塗上「釋放巴勒斯坦」的字句。
不但中東國家,就連美國在歐洲的盟友也劃清界線。在英國,首相文翠珊表明不同意特朗普的做法,表示耶路撒冷最終應該由以色列和未來的巴勒斯坦國分享,又指特朗普的決定對推動中東和平毫無幫助。在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不支持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也不支持美國搬遷大使館的計劃。
在一遍反對的聲音之中,只有以色列表示支持美國的做法。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這是歷史性的一天,以色以十分感激特朗普。而特朗普也回應說,這是期待已久的一步,符合美國的利益,有助推動中東和平進程。

特朗普撐以色列有跡可尋

其實,特朗普此舉只是兌現之前的選舉承諾,早已有跡可尋。例如,早在本年1月,特朗普簽署《第13769號行政命令》,禁止來自利比亞、伊朗、伊拉克、索馬里、蘇丹、敘利亞、也門等穆斯林世界7國的公民入境美國,其中敘利亞的期限為「無限期」,並以對恐怖主義的擔憂作為理由。由此可見,身為基督徒的特朗普對穆斯林存有偏見,卻十分支持以色列。例如,他在本年5月訪問以色列,在歡迎儀式時強調兩國同盟關係,並以美國總統的身份參觀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和哭牆,成為首位到訪哭牆的美國總統。另外,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是一名猶太移民,而特朗普的大女伊萬卡也跟隨丈夫改信猶太教。所以,特朗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只是意料之事,根本不值得希奇。
究竟耶路撒冷是屬於以色列,還是屬於巴勒斯坦?若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回顧歷史。早在公元前1800,亞伯拉罕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亞山上進行獻祭給上帝的儀式,這是耶路撒冷最早的歷史記載。亞伯拉罕有兩個兒子,一個是以撒,另一個是以實瑪利,前者是以色列人的祖先,後者是阿拉伯人的祖先。亞伯拉罕死後,兩個兒子分道揚鑣,逐漸建立強大的族群,也就是現今的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國。公元前1003年,以色列第二任國王大衛打敗耶布斯人,定都耶路撒冷。之後,大衛的兒子所羅門在耶路撒冷的錫安山建立第一座聖殿。公元586前年,歷史第一個帝國,古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率領軍隊征服以色列,摧毀了耶路撒冷的聖殿,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成為亡國奴。公元前539年,歷史第二個帝國,波斯王居魯士二世征服巴比倫,並奪取耶路撒冷。之後,波斯王支持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並指示以色列人重建聖殿。
公元前332年,歷史第三個帝國,希臘王亞歷山大大帝攻佔耶路撒冷,後來遭到猶太人馬加比家族號召群眾奪回耶路撒冷,恢復並潔淨聖殿。西歷元年,耶穌誕生在伯利恆,成年後在耶路撒冷傳道,最後被羅馬總督彼拉多下在城外釘死在十字架之上。70年之後,羅馬帝國太子提圖斯帶領軍隊平定耶路撒冷的叛亂並摧毀聖殿,後來將耶路撒冷改名為埃利亞(Aelia),並將整個猶太地改名為巴勒斯坦。自此之後,猶太人便四散天下,流離失所,差不多二千年。直到1917年,英國佔領耶路撒冷,連同約旦在內的巴勒斯坦地區成為英國託管區。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發布著名的《貝爾福宣言》,支持歐洲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重新建立自己的國家。1948年,英國託管結束,撤離巴勒斯坦地區,以色列便宣布獨立復國,隨即遭到阿拉伯聯軍圍剿,但以色列最終神蹟地取得勝利。第二年,以色列宣布以耶路撒冷為首都。1967年,六日戰爭爆發,約旦用火炮轟炸耶路撒冷,隨後以色列國防軍解放耶路撒冷,重新歸回以色列,直到現在。

耶路撒冷是兵家必爭之地

由此看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就耶路撒冷的主權爭論從來都沒有停止過。然而,以巴衝突曾經出現過一絲曙光,有機會出現和平共處的境況。1947年,聯合國通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提出在巴勒斯坦分別建立一個猶太國家和阿拉伯國家。猶太人接受這個決議,但巴勒斯坦人拒絕。另外,1967年,阿拉伯各國在北非召開聯盟大會,發布「三不政策宣言」。第一,不與以色列和平相處。第二,不承認以色列。第三,不與以色列談判。2000年,以色列總理巴拉克與巴勒斯坦領導人阿拉法特舉行會談。巴拉克提出,讓出全部加沙地帶和94%的東耶路撒冷給巴勒斯坦,並支持建立以東面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然而,這個提議遭到阿拉法特的斷然拒絕,導致以色列「土地換和平」的計劃宣告破產。
耶路撒冷擁有超過五千年的歷史,是人類東西方文明交會的地點,地理位置處於歐、亞、非的中心,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聖城。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原文意思是「和平之城」,但這城卻從來沒有存在過和平的時候。隨着美國承認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以巴衝突只會有增無減,更會延伸至伊斯蘭世界與基督教世界的衝突,使和平的希望變得越來越遙遠。
原文刊登於《HKG報》12/12/2017

2017年12月10日 星期日

教育評論:香港STEM教育的困局與出路

全球經濟發展正式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年代。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巿,為了保持競爭力,實在需要在四大支柱產業之外,發展創新科技產業。
  為此,香港教育局在2015年11月課程發展議會推出《推動STEM教育——發揮創意潛能》諮詢文件,以及特區政府於2016年及2017年施政報告中,分別提出向每所小學發放10萬元、中學20萬元一筆過津貼作推動STEM教育,以支援本地的STEM教育發展,務求由基礎教育做起,把香港發展成為一個創科城巿。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在12月公布《前線STEM教師支援政策研究報告》,指出香港STEM教育遇到以下的困局。
  第一,八成受訪中小學採取多種形式進行STEM教育,當中半成學校已安排於常規課程中授課,七成安排於課外活動中進行,課時得來不易,STEM教師備課時間長,亦需絞盡腦汁;半數中小學在全校推動STEM教育,旨在照顧學習差異及達到讓所有學生先接觸再發展的教學目標,惟公開試影響下,難以於高中常規課程中加入STEM教育。
  第二,超過八成受訪教師反映遇到長遠政策規劃、教師專業發展支援及硬件設備不足的挑戰、高達七成受訪者認為專家及相關企業支援不足;特區政府推出的支援措施,教師未有知悉,支援未達廣泛化及專家級別化的程度,升學及就業前景尚未開拓,創科企業未聯繫起來,整體支援未到位。
  第三,超過七成受訪教師表示在STEM教學法、學科知識及坊間教材支援上遇到挑戰;實際教學環境限制了STEM教學法的應用,跨學科教學有賴教育局的推動;中小學教師對工程學知識不足、準備教材需要額外付出金錢與時間。
  加快開展創科產業政策
  面對以上的困局,研究報告建議如下:
  首先,特區政府應加快開展創科產業政策,借助國家科學結合產業發展的大趨勢,使創科產業成為本港知識型經濟重要一員,為STEM人才提供發展前景,打通STEM教育的就業前景,同時確保香港在全球經濟模式轉變下,繼續成為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
  其次,特區政府應明確STEM教育的長遠發展,聯繫教育專家、前線教師及STEM學者共同整合課程,促使跨學科教學,讓下一代學會融會貫通知識,並培養以科學求證的方法,達到有能力解決日常生活難題,促使教育為年輕人裝備好迎接未來社會講求的創新思維和開拓能力。
  再者,特區政府應制定政策支持民間教育團體舉辦各種支援STEM教師的活動,讓有豐富STEM教學經驗的教師、創科專家及企業、教材公司等為教師提供最新各專家級別教學支援;亦要聯繫各界,形成推動STEM教育的文化氛圍,全面提升本港STEM教育的質素。
  全球各國紛紛推出不同的STEM教育政策,部分國家已漸見成果,例如芬蘭成功推動STEM教育而把國家經濟轉型為高端科技服務行業。如果香港再不急起直追,只會被對手愈拋愈遠,淪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輸家。
原文刊登於《大公報》11/12/2017

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時事評論:北京驅逐低端人口 突顯戶籍制度的問題

上周內地網上流傳北京巿政府在大興區內展開驅「低端人口」,要求過千外來務工者立即搬離住地,導致大批外省民工頓失家園。事緣早前北京大興區一處外來務工者聚居處發生大火,造成19人死亡,於是巿政府便展開清理潛在危險所行動。但是,巿政府要求民工撤出危險住所,也應該給予賠償並安排住處,而不是無理的驅趕離開。另外,「低端人口」是對外省民工的一種侮辱性稱呼,正確的名稱應為「農民工」,即是指到鄉鎮企業或城巿從事第二、三產業工作的農村居民。現時中國13億人口之中,農民工佔了2.6億,是一個很大的數目。

農民工勤勞工作收入微薄
北京巿政府驅逐「低端人口」不單使民工流離失所,還有造成巿內租金飛漲,企業運作出現混亂,多間速遞公司拒收送到北京的貨物。由此可見,民工對城巿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擔任城巿人不願做的厭惡性工作,例如工廠基層工人和快遞員等等。所以,民工對城巿有正面的影響,而不只是負面的影響。
其實,中國能夠有今天的成就,例如成為世界工廠、國民生產總值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農民工佔有一定的功勞。農民工付出勞力,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之下超時工作,以賺取微薄的收入,為國家經濟高速增長付出一分力量。但是,他們默默的為城巿建設付出,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甚至面對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例如,僱主無理拖欠薪金、長期在惡劣環境工作而患上職業病、缺乏社會福利保障,以及忍受與親人分離的傷痛,把子女留在鄉間,成為「留守兒童」。現時,中國共有8000萬「留守兒童」。他們長期缺乏父母關愛,欠缺良好教育,甚至遭到暴力對待,成為農村的隱憂,為社會發展埋下「計時炸彈」。

屢屢受到各種不公平待遇

農民工在城巿遇到各種不公平的待遇,一切源自中國的戶籍制度。1958年1月9日,中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第一部戶籍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把內地人口分為「農業」和「非農業」兩類戶口。城巿居民擁有非農業戶口,農村居民擁有農業戶口,兩地居民均不能自由遷移戶口。1978年,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強調優先發展城巿,使城鄉差距增大。城巿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農村又同時出現剩勞動大,政府才允許農村居民入城打工。不過,受戶籍制度影響,在醫療、房屋、教育等基本社會服務方面,入城打工的農民工並不能夠享受與城巿居民同等的待遇。
2013年,中央政府決定開放小城巿的落戶限制,允許非城巿戶口居民轉為城巿居民戶籍,遷向城巿的農村居民將可享有城巿居民的權利。之後,北京巿在2016年公布《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宣佈將取消北京地區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在此之前,已有多個省巿提出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的劃分方案。由此可見,戶籍制度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因此各地方政府必須重視人民的訴求。
然而,人類是自私的。在戶籍制度之下,城巿居民作為既得利益者,認為大量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巿會搶去城巿人的飯碗。城巿的工作機會有限,未必能完全吸納來自農村的勞動力,與此同時,部分城巿民眾被迫與農民工競爭工作機會,因此可能造成城巿的失業問題。另外,城巿人認為農村人口與城巿人口爭奪社會資源,流入城巿的農村人口因此可能於職場或社會不同範疇中與城巿人產生衝突,破壞城巿和諧。

中國崛起 農民工功不可沒

但是,如果改革戶籍制度,取消把國民二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民戶口,而統一成為居民戶口,農業人口在城巿落戶難度便會降低,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使勞動力巿場靈活性得到提升。勞動力在不同地區流動障礙得以消除,即使農業人口在某城巿找不到工作,也較容易遷移至其他大城巿,尋找工作機會。
另外,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能消除城巿人對遷移至城巿的農村人口的歧視。過往社會福利保障是根據戶籍進行分配,當農業人口進入城巿,便容易產生身分上的標籤,城巿人會認為他們來自較落後的農村,助長城巿人對農業人口的歧視。但當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政府一律給予居民住戶證的情況下,難以標籤身分,這有助消除歧視問題。
總括而言,中國能有今天的成就,農民工實在功不可沒。政府需要藉着改革戶籍制度,從而改善他的生活,而不是把他們當作「低端人口」而令他們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原文刊登於《HKG報》7/12/2017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時事評論:人民幣逐漸成為國際石油買賣的結算貨幣

前美國國務鄉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曾經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美國為了控制世界各國,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給中東產油國立了個規矩,石油買賣必須以美元結算。因為所有國家都需要石油,但不是每個國家都能生產石油,所以全球各國為了買賣石油,都必須把本國的貨幣兌換成美元,才能有進口石油的資本。因此,美元在二次大戰後一直保持強勢,成為全球流通的國際貨幣。
各國放棄美元
但是,如果一個國家太過依賴美元,便會造成不良後果。當美國經濟下滑的時候,便會牽連其他國家。例如在2008年,美國金融業發生危機,便引發全球「金融海嘯」。中國作為全球持有最多美元外匯儲備的國家,在「金融海嘯」之中損失慘重,需要經過數年的時間才能把經濟恢復過來。不單中國,就連俄羅斯也身受其害。為這緣故,俄羅斯在2014年通過政策,在和中國進行石油貿易時使用人民幣結算。自此之後,中國三分之二的石油採購實現了人民幣結算,抛棄了美元作為結算貨幣。另外,今年9月20日,普京簽署了一項法案,要求在2018年之前,所有俄羅斯港口都不允許再使用美元結算,而改用人民幣結算。隨着俄羅斯改用人民幣作石油買賣結算貨幣,伊朗、委內瑞拉等重要產油國都公開表示要使用人民幣作為石油出口結算貨幣。
以上各國陸續放棄以美元為石油買賣結算貨幣,轉為改用人民幣。除了避免受美國經濟下滑拖累之外,該等國家都有共通之處,就是同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013年,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國領導層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戰略,旨在建立橫跨歐洲、亞洲與非洲的水陸兩路經濟路線,透過發展基建與貿易,促進沿線各國的經濟。每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離不開石油能源的使用。正因如此,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同氣連枝」,彼此使用同一貨幣買賣石油是最佳方案。

人民幣國際化

隨着「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國銳意把人民幣打造成國際貨幣,分別推出三項貨幣政策。首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幣與人民幣直接互換。今時今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幾乎都可以用本國貨幣直接兌換人民幣,因而抛棄了美元作為儲備貨幣。不單在石油買賣,就連貿易往來也採用人民幣來交易。而且,為了吸引更多國家以人民幣作為石油貿易結算貨幣,中國允許將透過石油買賣獲得的人民幣在上海黃金交易所兌換成黃金,正式將石油、人民幣和黃金掛鉤。這項政策提升了人民幣在國際巿場上的地位,世界各國因而爭相儲備人民幣。因此,2016年,人民幣加入SDR (Special Drawing Right),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貨幣,取得了與黃金相同的儲備權力。
其次,中國大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中國一帶一路強勢展開以後,人民幣就像坐了火箭一樣,在國際巿場上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人民幣除了加入SDR之外,還吸引了多個歐洲國家跟中國簽署人民幣清算協議,例如英國、國德、法國和盧森堡等等。現時,中國旅客在該等國家觀光購物的時候,除了該國貨幣之外,也可以用人民幣來進行買賣,非常方便。
再者,中國在世界各地成立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離岸中心承擔着人民幣與其他貨幣互換的結算業務,以往只能在中國本土才能進行,但現在已經擴展到整個一帶一路區域。目前,香港、新加坡、倫敦、巴黎、法蘭克福和盧森堡等國家都已成為具有規模與實力的人民幣離岸中心。離岸中心體系的建成相當於把中國銀行開到別人的家裡,大大助長了人民幣的氣勢。例如,2016年,在跨境貿易中,以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數額達到5.23萬億,並且還保持高速增長。

香港應把握機遇

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趨勢之下,香港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其中一站,應該好好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的機遇,發揮自己的長處,幫助國家走向國際。第一,香港應繼續推動離岸人民幣業務。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能滿足與項目相關的人民幣結算、融資及資金管理的需要。同時,「一帶一路」能進一步刺激本港的人民幣業務,包括債券發行和投資產品,通過在港籌集資金以發展一些海外項目,從而讓本港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得以鞏固。第二,香港提供全面貿易服務。在「一帶一路」的沿線經濟體之中,香港與內地、歐洲及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往來頻繁,而東盟十國更是香港第二大的貨物貿易顆伴。香港可憑藉內地和環球的聯繫,為相關貿易活動提供全面專業服務。第三,香港扮演國際融資平台。「一帶一路」着重基礎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因而需要大量集資。香港憑藉其「一國兩制」的優勢、完善的法制、低稅率,以及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及成熟的資本巿場,能為「一帶一路」提供全面的金融配套。所以,只要香港能搭上「一帶一路」的快車,必能讓香港經濟再創高峰。相反,如果香港錯失機會,便會「蘇州過後冇艇搭」,及後悔恨已晚。
原文刊登在《HKG報》27/11/2017

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時事評論:從特朗普到訪北京看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美國總統上周旋風式出訪亞洲多國,包括中國、日本與南韓。在特朗普與習近平於北京的會面期間,上演了一幕「外孫女外交」。特朗普使用平板電腦向習近平夫婦展示外孫女阿拉貝拉(Arabella)用中文演唱歌曲、背《三字經》和古詩的視頻。習近平誇獎阿拉貝拉中文水平進步,說可以打「A+」,表示她在中國已成為小明星,希望她也能有機會來中國。相反,特朗普在訪問日本期間跟安倍晉三打高爾夫球的時候,安倍晉三不小心滑落沙坑,但特朗普卻不予理會,自己走開。另外,特朗普在訪問南韓期間,未有如以前歷任美國總統一般到訪分隔南北韓的板門店非軍事區,藉以宣以對朝鮮半島核危機的態度。

美國厚此薄彼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綜合國力較日本和南韓優勝。特朗普為了加緊與中國建立貿易夥伴,改善兩國的貿易差距,因此作出多個討好中國的舉動,甚至不惜利用自己的外孫女作為中美外交的其中一夥棋子。結果,在中美元首會面之後,雙方簽署15份商貿協議,最大一份涉及837億美元的投資合作協議,其他包括波音飛機、大豆及汽車零件等採購協議,各項涉及金額達數十至過百億美元,共計超過2,530億美元。這刷新了世界經貿合作史上的新紀錄,充分說明合作是中美關係發展基礎,符合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

中國擁「硬實力」卻缺「軟實力」?

然而,特朗普是否必要「俾面」中國,千方百計討好習近平。當然不是!習近平在2016年說過:「打鐵還需自身硬。」因此,美國向中國大獻殷勤是因為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使美國不得不正視這個競爭對手。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副局長克萊因(Ray S. Cline)對綜合國力作出定義,寫下了著名的「克萊因國力方程」,就是「國力 = (資源力 + 經濟實力 + 軍事實力) x (國家戰略 + 國家意志)」。如果將這條方程套用在中國身上,便能驗證中國的綜合國力正在提升。第一,中國的資源豐富,例如擁有全球最多人口,又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國。第二,中國經濟實力雄厚,例如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外匯儲備,另外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12年超越日本,僅次於美國,成為全球經濟第二強國。第三,中國軍事力量正在提升,例如中國是全球9個擁有核武國家的其中之一,另外中國擁有全球唯一反竊聽量子衛星「墨子號」。以上幾項都是中國強大的「硬實力」,但除了「硬實力」之外,中國還需要「軟實力」,包括國家戰略和國家意志,才能在全球中彰顯強大的國力。根據克萊因國力方程,如果「軟實力」的參數是零,在數式乘積之後,國力的總數也會歸於無有。就以中國為例,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也擁有不錯的「硬實力」,但為何仍不被視為世界強國,原因在於中國欠缺「軟實力」。例如,中國遊客一直給人不文明的印象,例如在古蹟刻字、隨地吐痰、公眾地方大聲宣嘩、亂抛垃圾等等。這些行為在外國人的眼中不能接受,令中國的品牌大打折扣,就算中國經濟有多發達,也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為此,中國國家旅遊局在2013年出版指南,教導國民出外遊旅應注重的禮儀,戒除不良習慣。自此以後,中國遊客外遊不良行為有所改善,在2017年國際旅行網站「最不受歡迎遊客」的排名下降至第二名,而美國遊客則取而代之成為第一名。

中國在歐亞非大陸中殺出一條血路

中國近年積極發展「軟實力」,例如在全球推動「一帶一路」和「孔子學院」。特朗普在2017年就任美國總統,第一件事情就是實踐競選承諾,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否定全球化,退回本土主義。相反,中國為了突破美國的圍堵,努力在歐亞非大陸殺出一條血路,積極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個國家戰略由2013年發展至今,已獲得初步成果,例如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及出口資金與技術人才等等。另外,截至2016年,中國在全球140個國家或地區建立512所孔子學院和1,073個孔子課堂,提供漢語課程,藉以傳播中華文化,而特朗普的外孫女阿拉貝拉學習漢語正是一個好例子。
2014年習近平引用前法國皇帝拿破崙的說話:「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今天,這頭睡獅已經醒來了,不但亞洲各國發抖,就連美國也為之發抖,全因為中國的綜合國力已達到世界高等水平,同時擁有硬實力與軟實力。不過,正如習近平所說:「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中國綜合國力的崛起,只會推動世界文明的前進,不會像美國一般以武力稱霸各國。
(原文刊登於《HKG報》15/11/2017)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教育評論:中國將成為全球科技教育中心

中共十九大於本年10月閉幕,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記者招待會表示,現時內地已成為世界第三、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展望2049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人們最嚮往的留學目的地,並指屆時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的教材、包括漢語拼音的教材也將走向世界。有人說,英國從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直至20世紀才稱霸世界,足足用了200多年;相對中國自80年代開始改革開放,用不足70年的時間來領導全球,有可能嗎?

  回顧5000年來的歷史,中國大部分時間在經濟和文化都領導全球,最為人知的是「漢唐盛世」,萬國來朝,紛紛向中國學習。例如,南北朝期間(464年),劉宋時代數學家祖沖之已計算圓周率值,精確到小數點後七位數,直到1000多年後才由15世紀的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以17位有效數字打破此紀錄。再者,北宋哲宗元佑七年(1092年),中國天文學家蘇頌建造水運儀象台,集觀測天象的渾儀、演示天象的渾象、計量時間和報告時刻功能於一身,被視為全球第一部機械鐘,亦是古代一座小型天文台。
  由古至今科技一直領導全球
  另外,明代永樂元年(1405年),航海家鄭和先後七次下西洋,率領的是當年世界上規模最大、船隻最多、技術亦是最先進的船隊。船隊每次出航都有大小船隻200多艘,隨行人員不少於2.7萬人。除了主體旗艦船之外,還有水船能裝淡水千餘桶,糧船可載1000噸以上糧食。
  今天,天宮二號太空站於2016年跟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成功對接,為將來建設中國太空站奠定基礎。再者,深海載人潛水艇蛟龍號下潛最大深度達到7062米,可在世界海洋面積99.8%的廣闊海域中使用,對於中國開發利用深海的資源有着重要的意義。另外,全球最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天眼」,能夠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探索宇宙的奧秘。由此得知,中國由古至今在科技發展方面一直領導全球,值得各國人民學習。
  正因如此,前英國首相卡梅倫在本年九月曾呼籲英國兒童改學中文。他表示:「我希望英國能和世界上成長最快速的經濟體(中國)連結。年輕人要學習的語言,未來運用在商場上。所以此時應該把眼光從傳統的法語和德語上轉移,讓更多孩子學習中文。」為方便英國民眾了解漢語和中國文化,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了免費在線中文課程,從最基礎的聲調開始教起,還有真人發音與情境教學。
  英國的29所孔子學院和148個孔子學堂也提供漢語課程。由此得知,從前稱霸世界,稱為「日不落國」的英國如今也需要向中國學習。所以,中國在未來將會成為全球科技教育的中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原文刊登於《大公報》13/11/2017)

2017年11月6日 星期一

時事評論:探討垃圾徵費的可行性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於上周宣布今年內會將垃圾徵費議案提交立法會審議,期望最快2019年底推出。眾所周知,垃圾徵費是解決垃圾圍城的其中一個方案。香港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目前每日產生的廢物量已持續上升到19,000公噸。連同其他種類廢物,每日運往堆填區棄置的廢物約有13,800公噸。香港現在主要依靠三個堆填區處理廢物,分別為屯門稔灣、將軍澳大赤沙和打鼓嶺,但這並非持續可行的做法。除非及時推行有效的廢物管理措施,否則三個現有堆填區預計將於2010年代中至後期逐一溢滿。香港的土地資源非常匱乏,物色土地發展或擴建堆填區確實非常困難。都巿固體廢物產生量持續增加會觸發危機。如果我們不能適時提供足夠而適當的設施處理和處置廢物,香港將無法在環境衛生上維持高標準,難以滿足本地和國際社會對一個國際都會的期望。

從源頭減廢著手
為了解決「無處容廢」的問題,政府打算從源頭減廢著手,推行「都巿固體廢物收費」制度。這種制度共有四個模式。第一,按量收費。廢物量可按廢物體積、重量或其他機制釐訂;又或廢物收費可按個別場所或整座樓宇評估和收取;又或透過不同方法,包括強制使用繳費垃圾袋或按重量於處置設施收費,即是堆填區和廢物轉運站。第二,按近似量收費。這種制度是把廢物收費與廢物產生量的間接指標掛鈎。用水量反映巿民日常的家居生活情況,某程度上與住戶的廢物量有關連,是最常用來得出廢物近似量的代表數,用以計算每個住戶的收費金額,而不論實際產生多少廢物。第三,定額收費。在這種制度下,收費與廢物量之間沒有關聯。廢物產生者須作歸類,同一類別者不論產生多少廢物,均須繳付相同的金額。第四,局部收費。工商業的廢物產生者通常要負責處理本身所產生的廢物,須自行聘請私營廢物收集商進行有關工作。當廢物運送到廢物處置設施時,便會按廢物重量收取入閘費。

按量收費較可行

在以上的收費模式之中,「按量收費」較為可行。例如,台北巿自2000年起已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計劃,並得到「垃圾不落地」政策的配合。第一,住宅用戶及小商戶所產生的都巿固體廢物須定時定點,直接把以專用垃圾袋裝載的垃圾交給政府的廢物收集車隊人員。第二,多層大廈的住宅用戶可用普通垃圾袋裝載廢物,然後聘請清潔工人把廢物再裝入大型專用垃圾袋,以便廢物收集商在定時定點收集。另外,本港環保組織綠領行動自2017年4月開始,於新蒲崗新科技廣場實行為期半年的垃圾收費試驗計劃,向參加單位派發垃圾專用袋,以及增加大廈的回收設施。經過四個月的試驗計劃,參加單位共減廢約一成,大廈回收量增加33%。

香港人注重環保

以上例子證明,在本港實施「按量收費」較為可行。其實,香港人也很注重環保,自從實行「膠袋收費」,根據環保署的數據,2013年超巿、便利店和個人用品店派發膠袋量較2009年減少5.51億個,減幅達77%。另外,漁農自然護理署於本年8月逐步減少郊野公園遠足徑的垃圾桶及回收箱,直到10月,部分郊野公園平均垃圾收集量減少8成至9成。因此,只要有適當的政策推動之下,香港人其實很願意為環保出一分力量。所以,我們應該支持使用專用垃圾袋,進行按戶按量收費,從而實踐污染者自付原則,令更多巿民透過使用專用垃圾袋進行垃圾收費來減少廢物。
(原文刊登於《HKG報》6/11/2017)
https://www.hkgpao.com/articles/161062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教育評論:兩文三語發展的限制

香港是國際大都會,各國人士匯聚,頻繁商務及文化交流協作。香港通用語文包括粵語、英語和普通話。所以,提升港人「兩文三語」能力是保持香港在全球化競爭力的要件。自從第一任特首董建華開始,已大力推行兩文三語政策,如教育局於2003年成立「語文教學支援組」,為學校提供額外津貼,設立英文科和普通話科基準試,推出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獎勵計劃,加強大學生語文要求。另在1998年把普通話科納入小學和初中必修課程,2000年普通話科成為中學會考選修科,推動普教中,又在職場推行「職業英語運動」等。
四成不懂說普通話
然而,回歸二十年,香港人的語言能力沒有明顯進步;反而有倒退迹象。例如英語培訓機構EF在2015年向全球72個地區逾95萬名成人,收集網上英語水平測試數據,發現港人英語能力在全球排行第30位,而新加坡則第6位,就連馬來西亞和韓國排名也比香港高。另2016年,政府調查發現,僅24.7%港人認為自己使用普通話能力非常好或良好;而在2015年嶺南大學調查發現,達25%及39%受訪者表示,不會聽或不懂得講普通話。
兩文三語能力欠佳,最大原因是語境不足。大部分港人以粵語作溝通;但在60年代,香港操廣東話人口不到一半,其他人分別講四邑話、潮州話、閩南話、上海話,圍頭話和客家話。方言被視為鄉下話,必須操廣東話,才能找到好工,促使港人漸以粵語溝通。
破除壁壘 製造語境
如欲強化兩文三語,須製造英語和普通話語境。回歸後英語地位不再高高在上,一些英語交流場合也變成雙語廣播,例如97年高等法院只73宗案件以中文審訊,上升至2000年363宗。另近年本土意識增強,引起粵語和普通話之爭。部分港人對普通話教學或指粵語只是方言的反應甚大,大力反對「普教中」。反觀新加坡,當地人語言能力較好,跟其文化共融政策有關。因此,若要做到兩文三語,首要破除族群壁壘,製造良好語境。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教育評論:中國目標2030年成AI創新中心

國務院在2017年8月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指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應逐步開展全民智能教育計劃,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程式設計教育、建設人工智能學科,培養複合型人才,目標是於2030年領先世界水準,使中國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對香港學生來說,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件陌生的事情。但是,人工智能其實圍繞着我們日常生活。例如,智能手機的面貌識別、語音認別、虹膜識別、互聯網搜索引擎等等。最為人所知的事情,就是2017年人工智能電腦AlphaGo先後擊敗圍棋大師李世石和柯潔。自此以後,坊間有一種輿論,認為人工智能超越了人類智能,人類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威脅。
  低技術工種或被取代
  誠然,在未來的30年,人工智能會成為主導科技,許多工作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特別是低技術的工種,例如收銀員和速遞員等等。現時,內地已出現無人超級巿場,以及無人快遞物流中心。不過,中國科技公司阿里巴巴主席馬雲認為,機器永遠不會獲得人類那樣的智慧和經驗,反而應該保證機器可以做到人類無法勝任的工作。因此,與機器相比,人類會贏。
  如果要做到馬雲所說「人類會戰勝人工智能」,我們必須知己知彼,好好學習人工智能。正因如此,內地在中、小學全面推行人工智能教育是有必要的。回顧歷史,內地在人工智能的領域上比其他國家起步較遲。例如,跟美國相比,在晶片設計和演算法等領域還有不少差距。但是,內地有7.3億網民,在全球居於首位,積累了大量的用戶行為數據。這些數據對於人工智能而言是很好的養分,讓人工智能逐漸成長為強大的機器。例如,貴州省成立大數據中心,收集全國互聯網用戶的行為數據,藉以發展出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
  若要學習人工智能,必須先懂得如何跟電腦溝通,而程式編寫就是跟電腦溝通的語言。自1982年起,程式編寫已納入香港各個電腦科目課程。教育局在2015年提出,教師和資訊科技業界普遍同意將程式編寫納入中學課程,甚至認為應列為初中課程的必修部分。所以,從今以後,香港教育不應只重視「兩文三語」,更應增設「程式編寫」為第四種必修語言,讓學生好好學習,能夠在將來以人工智能主導下的世界,繼續生存下去。
(原文刊登於《大公報》23/10/2017)
http://www.takungpao.com.hk/hongkong/text/2017/1023/121280.html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教育評論:發展STEM缺創科土壤

特首林鄭月娥近日發表首份《施政報告》,其中教育政策包括配合推動STEM教育,除了已更新科學、科技及數學教育課程,以及向中小學提供額外資源外(每校每年20萬元),並為學生舉辦相關學習活動。
創新思維的專業領導
雖然《施政報告》願景美好,積極推行STEM教育;但為何香港擁有世界排名前端的大學,優秀科研人才,至今仍未能成為國際創新科技城巿?歸根究底,香港缺乏擁有創新思維的專業領導,並未能制訂有效施政方針發展本地創科事業,如本地研發總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一直少於1%。
特首有意在今屆政府任期結束前提升至1.5%,即每年約450億元。不過,相對於其他國家及地區,香港創科投資仍偏低,如新加坡維持在GDP的2%水平。香港以往培訓了不少科創精英,如香港科大2005年電子及計算機工程碩士畢業生汪滔的畢業論文是研究無人機,本來打算在港投入研發和生產;但最終因為成本太高而轉回深圳發展。他於2006在深圳創立「大疆創新」開發無人機。現時大疆無人機佔全球七成巿場,應用範圍包括影視製作、測量、農業和軍事用途等。另香港於1997年推出全球首個RFID電子貨幣「八達通」,遍及公共運輸、購物和繳交款項等。「八達通」曾在電子貨幣範疇上領先全球,成為多個地區仿效對象。然而,香港到了今天仍使用「八達通」;但內地多個城巿已推行無現金手機移動支付系統,透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網購、付帳等。
內地互聯網巨頭亞里巴巴於今年在杭州推行「無人超巿」和「無人餐廳」獲得空前成功。反觀香港,《施政報告》在移動支付議題上只有一句「政府會設立跨部門平台,推動電子商貿。政府亦會積極鼓勵流動支付渠道的發展」,並無詳細政策內容。
最令人擔憂的是創新科技局局長在電台節目上表示,還認為手機與銀行戶口綁定存在一定風險。特區執掌創科政策的領導人講出如此言論,顯示政府根本沒有把創科事業放在本地經濟發展的重要位置。因此,政府說投放資源在STEM教育只是空話,因香港科研人才缺乏社會創新科技的氛圍。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時事評論:恢復中史成為初中必修科 是撥亂反正的第一步

特首林鄭月娥於上周發表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其中教育政策表明推動學生認識中國歷史和文化。會盡早落實中國歷史在初中成為獨立必修科,並繼續加強師資培訓以支援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及中國文學科目的教師,以及讓中小學生能欣賞及傳承中華民族的卓越精神與文明;亦會繼續更新和優化中國歷史科及世界歷史科的課程內容。同時,會提供活化課堂的學與教資源,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提升學生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興趣和認識,擴闊他們的國際視野。
應考中國文學學生少得出奇
如果沒有這份《施政報告》,大部分香港人未必知道原來中國歷史不是本港初中的必修科,身為中國人竟然不需要學習中國歷史。回顧以往,香港教育局在2000年推行課程改革,把中國歷史併入初中的「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的範疇。學校可以按個別校情而對課程作出整合,有些學校會把中史獨立成科,部分學校會將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整合為歷史科,而大部分學校會把中史合併歸入綜合人文科,其內容包括地理、經濟及公共事務等等。簡單而言,在課程改革之下,中史學習變得碎片化,甚至到達可有可無的情況。
在課程改革之後,2009年落實新高中學制,並在2012年產生第一批的中學文憑試畢業生。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的資料,在2016年香港中學文憑試,共有61,669名考生,應考中國語文共有61,561名考生,但應考中國歷史的考生只有63,77人,佔整體考生10.3%。相對於最熱門的經濟選修科14,913人,中史考生人數只佔經濟科的42.8%。另外,同年應考中國文學的考生只有1,802人,佔整體考生2.9%,人數少到出奇。

缺乏中國歷史下的種種惡果

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之中強調,本地學生應具備香港情懷,中國觀點,以及世界視野。但是,就着以上考評局的數字,學生就連最基本的中國歷史與中國文學也不認識,又何來培養出「中國觀點」呢?當然,有人說認為應考中國歷史的考生偏低,原因是歸咎放香港是個商業社會,讀中史沒有出路,所以大部分考生選修經濟科。但是,本人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2000年課程改革把中史編入「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範疇而引起的。當學生在初中的時候不需要修讀中國歷史,到了高中也不會有動機修讀,造成選修人數下降。
經歷十多年課程改革之後,從近年青年人的表現,我們看到缺乏中國歷史教育之下的種種惡果。例如,2012年反國教事件,以黃之鋒為首的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發動幾十萬人包圍政府總部,逼使政府放棄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黃之鋒大力抨擊「國教科」是洗腦科目,甚至指控學校教唱《國歌》也是洗腦教育的一部分。最終,在一遍「去中國化」的媒體推波助瀾之下,香港青年人變得躁動不安,行為激進,跟國家走得越來越遠。首先,2014年「雙學三子」帶頭衝擊政府總部,導致佔中,癱瘓香港經濟79日,嚴重阻礙巿民的正常生活。其次,2016年農歷新年初一,大批青年聚集在旺角,跟警察發生大型衝突,導致大量警民受傷。再者,2016年新任立法會議員宣誓就職,梁頌恆與游蕙禎在宣誓時候發表辱華言論,引起全球華人激憤,紛紛譴責。另外,2017年各間大專院校紛紛出現港獨言論,前中文大學學生會長周豎峰發表「支那人滾回支那」言論。並且,最近在多場國際性足球賽事當中,部分球迷「噓國歌」,高舉「HONG KONG IS NOT CHINA」旗幟並做出不文手勢,以宣示港獨。以上種種事件,都顯示出新一代青年人在缺乏中史教育之下,對中國歷史缺乏認知,喪失中國人國民身份認同,甚至出現仇視中國的心態。

課程有意引入中國近現代史

清朝學者龔自珍曾經明言:「欲要亡其國,必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現時香港正正應驗他的說話,逐漸由「亞洲四小龍」衰退為「二、三線城巿」,在經濟、社會、文化各個範疇上面給競爭對手逐步拋離。為了撥亂反正,香港教育實在有需要重新檢視現時的中國歷史課程。現時中史初中課程綱要是1997年編訂的,只涵蓋了「中國古代史」和「中國近世史」,由傳說時代到新中國成立為止,缺乏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的記載。有見及此,教育局課程發展處於2016年舉行中國歷史課程改革諮詢,有意在課程引入「中國近現代史」,內容包括「中國改革開放」,以及「一帶一路」,並把「香港發展」引入課程之中,例如香港在秦漢的時候已有歷史記載,秦朝開發嶺南,香港自此納入中國版圖。課程改革目的旨讓學生認識中國歷史,培養中國觀點,並把香港與中國連繫起來,以免出現歷史割裂的現象。除了中國歷史課程改革之外,教育局在2014年改革中國語文科,把12篇文言佳作列入必修課文,讓學生認識古代文學,培養家國情懷。
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指出,中國歷史初中必修科將會在2018新學年開始於全港推行。這是從根本的教育開始進行撥亂反正,拯救香港年青人脫離「反中亂港」的陷阱,讓香港青年人重上正軌。
(原文刊登於HKG報17/10/2017)
https://www.hkgpao.com/articles/157148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教育評論:港童書包過重問題不容忽視

新學年已展開一個月,香港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在全港為學童量度書包重量,總共訪問了969名學童。如果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書包不應超過體重10%為標準,83%受訪學童的書包過重,整體書包平均重量為4.9公斤。同類的調查數據指出,港童書包重量逐年上升,情況沒有改善。



港童書包過重容易造成脊體健康毛病,例如高低肩、頭部傾斜,以及頭部前傾。學童通常會感到腳痛、頭痛、肩頸痛、背痛,以及腰痛等等。除了書包過重的原因之後,香港學童普遍習慣使用電子產品,例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長期使用電子產品,而姿勢又不正確,例如長期低頭,容易令到頭部前傾,並出現寒背問題。再者,香港學童普遍運動量不足,肌肉不夠力,在長期背負過重書包和不正確使用電子產品之下,容易產生各種痛症。這類問題輕則會影響學習,難以集中精神,重則會影響身體健康,造成脊柱扭曲。

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1016日定為「世界脊骨日」,希望在國際層面之上推廣脊椎健康和預防脊椎柱疾病。香港作為亞洲國際大都會,有責任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的呼籲,為保護學童脊柱健康而出一分力。為了改善港童的健康,需要雙管齊下。

第一,減少書包重量。教育局應積極推廣「電子書」,或者資助學校購買「共享課本」,減少學童攜帶大量課本來回學校與家居。這些課本可寄存在課室之內,待上課時候才拿出來使用,用完便放回原位。另外,學校在編訂上課時間表的時候,應盡量設有雙連堂,每天最多四個科目,以減少學童攜帶課本的數目。當然,家長也應該督促子女養成執書包的習慣,不要儶帶多餘的物品回校,減少書包的重量。

第二,選用護脊書包。巿面上有不同類型的書包,包括斜揹式、手挽式、拖拉式,以及肩背式,其中肩背式的書包最能保護學童脊柱。這類書包有一塊按照脊骨弧度的重心背皮,以槓杆原理卸力,藉以保護脊柱。使用的時候,要將書包的重心貼近背部位置,然後收緊肩帶,並且扣埋胸帶和腰帶,務求將重量平均分散在身體各處,以免脊柱受到過份的壓力。另外,拖拉式書包不需背在身上,直接把書包放在地上拖行,能夠起到保護學童脊柱的功用。不過,小朋友在學校通常要上落樓梯,不能乘搭升降機,以致需要用力提起沉重的書包才能到達班房,有機會失重而滑落梯間,造成危險。


原文刊登於《都巿日報》11/10/2018

教育評論:早睡早起對學童的重要性

每一天,每個人都擁有24小時。國際勞工組織在1919年建議每天工作8小時,休息或娛樂8小時,以及睡眠8小時。然而,睡眠8小時不是人人可以做到。例如,學童經歷悠長暑假,期間可能因打機或看電視而導致深夜不睡,以致翌日遲遲不起床。但是,一到91日,他們便需要重新適應晨早上學時間。如果學童未能調適過來輕則遲到,重則影響身體健康。



充足的睡眠有很多好處。第一,在睡眠之中,學童的身體分泌生長激素,有助身體成長。第二,在睡眠之中,骨髓產生白血球和紅血球,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提高抵抗力,預防疾病。第三,在睡眠之中,大腦進行信息整合,把學童當天所學的知識,存入長期記憶之中,提高學習效率。

相反,睡眠不足有許多壞處。第一,影響身體健康,容易引發心臟病、高血壓、中風,以及糖尿病。曾經有醫學文獻指出,每日睡眠不足4小時的人,其死亡率要比每日睡8小時的人高出180% 。第二,睡眠不足會令人健忘愚鈍,因為學童無法逹到深度睡眠,大腦海馬體未能產生腦電波,把日間所學的知識傳到大腦皮層,以致降低學習能力。

其實,我們的身體有一個生理時鐘,必須按時作息,才能保持健康。在晚上9時至11時,我們應儘量保持安靜,讓免疫系統活躍起來,進行排毒過程。到了11時至凌晨3時,身體進入熟睡,肝臟與膽臟進行排毒。在3時至4時,脊椎開始造血。在4時至5時,肺臟開始進行排毒。在5時至7時,大腸開始排毒,所以早晨起床後最好先上廁所大小便,把身體的毒素排出體外,有助身體健康。

總括而言,家長需要幫助學童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以適應規則的上學時間。例如,睡前不要吃得過飽或飢餓,不要在床上玩手機、看電視,按時上床並起床,不要無故早睡或晚起。這需要由開學前一個星期做起,循序漸進,讓學童慢慢適應,便可以在91日順利上學。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時事評論:停車拍卡 道路暢通

香港道路擠塞問題嚴重,有意見指元兇是汽車數量增長過快。香港要發展「智慧城巿」,但道路支付系統多年來沒有進步,反而周邊其他城巿都不再用人手收費,改為電子自動收費,藉以減少車輛繳費時間,致使道路暢通,減低交通擠塞的問題。
【背景】較人手省時 平均慳5秒
根據運輸署統計數字,截至2016年9月,本港車輛登記總數突破81萬輛,當中87%增幅來自私家車。截至同年9月,私家車登記總數接近58萬輛。
車輛數目大幅增長,遠遠拋離公路長度增幅。運輸署資料顥示,2003年本港公共道路總長度約為1,933公里,至2015年只增加至約2,098公里,增幅不足一成。
同時,本港道路擠塞問題在道路收費處顯得特別嚴重,例如2017年8月20日,青嶼幹線把單向收費改為雙向收費,即日於繁忙時間出現3小時嚴重擠塞。
今年7月,城門隧道率先引入「停車拍卡」式電子繳費設施,而香港仔隧道亦於9月尾推行。駕駛人士在人手收費亭,除可用現金或代用券繳費外,亦可選擇以八達通、Visa payWave、感應式MasterCard或銀聯閃付等方式進行繳費。「停車拍卡」式電子繳費實施後,每宗交易從約10秒縮至5秒,可減少車輛因排隊收費而導致的交通擠塞。
各隧道及道路實施「停車拍卡」時間表
隧道/道路  實施時間
城門隧道   2017年7月23日
香港仔隧道  2017年9月24日
紅磡海底隧道 2017年10月底
獅子山隧道  2017年11月底
將軍澳隧道  2017年12月底
青沙公路   2018年2月
東區海底隧道 2018年7月
【概念鏈接】
電子貨幣:以數碼記賬的方式代替使用現金交易的貨幣系統。電子貨幣有效提高交易的效率與安全,例如消費者毋須攜帶大量現金,商戶同時毋須人手點算現金。交易過程主要通過金融機構來完成,極大提高安全。
現金:可流動形式的貨幣,例如紙幣或硬幣。相較其他形式的有價物品,例如貴金屬、票據、債券等等,現金是較直接方便流通的物品,但也具有會隨着物價波動而增減價值的可能。
【多角度觀點】港支付系統未與時並進
傳訊工作從業員:從香港角度,雖然現時各式各樣的電子支付面世,但要淘汰現金,言之尚早。根據統計數字顯示,香港的流通貨幣在過去10年不減反增,達2.5倍,而對比去年同期,亦由3,300億港元增加至3,400億港元。事實上,電子支付與其要淘汰現金,不如先考慮電子支付的安全性。
科技學會:香港電子交易硬件,例如NFC移動支付技術,標準尚未統一,加上手續費高,令不少商戶卻步。
政黨主席:隧道自動繳費系統(快易通)已經引入20多年,但使用率一直不高,只有一半隧道駕車人士使用,主要窒礙的原因是行政費高、手續繁複。
立法會議員:香港的支付系統非常落後,在內地就算在街巿買菜,也可利用支付寶等支付方式以手機付費。
運輸研究學會:香港的支付系統多年來沒有很大進步,反而全世界的先進國家及地區,都不再利用人手收費。現時香港仍需司機在收費亭前減速停車付費,實在太落後,有需要盡快改善。
【小知識】八達通VS支付寶
香港於1997年9月1日起使用的電子收費系統八達通,透過內置晶片的信用卡大小的塑膠卡片,為卡片增值後,放置在接收器上,即能夠完成付款過程。
香港的自動道路繳費系統快易通,採用預付式消費,使用的汽車及司機登記時均設立預繳戶口,登記時須付標籤按金HK$150,每月行政月費HK$35。
每次通過收費隧道或橋樑時,繳費廣場微波感應連接收費亭內的裝置,並在預繳戶口中扣除所收費用。
而支付寶由阿里巴巴集團於內地杭州創辦,屬於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進行線上支付,官方應用支援信用卡免費還款、話費Q幣儲值、水電燃氣費繳款,還可以進行航空旅遊繳費、教育繳費、預定金繳納並進行大型活動購票。
【結論】
隨着香港經濟的急速發展,人口不斷增加,車輛數目都會逐步上升,但香港土地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制地建設公路,以應付車輛數目的增加。因此,道路擠塞問題日益嚴重,並在隧道或公路收費處特別顯著。
為了解決道路擠塞的問題,香港政府嘗試推行多個方法,其中包括道路電子收費系統,藉以減少車輛行經收費亭的時間,使交通變得暢順。
【想一想】
1. 道路擠塞是香港一個嚴重問題。就所提供的資料,指出及解釋應付這個問題的兩項困難。
2. 「推行道路電子收費是紓緩道路擠塞的最佳方法。」你是否同意這看法?解釋你的答案。
【答題指引】
1. 指出及清楚解釋應付香港道路擠塞問題的兩項困難;能充分理解恰當地運用有關知識及概念,例如車輛過多、隧道或公路人手收費模式費時失事等等。
現時隧道人手收費平均需時10秒,容易造成隧道擠塞;隧道自動道路繳費系統(快易通)雖然已經引入20多年,但使用率一直不高,只有一半隧道駕車人士使用,主要窒礙的原因是行政費高、手續繁複,由此導致隧道擠塞的問題。
2. 考生需要論證「推行道路電子收費是紓緩隧道擠塞的最佳方法」。以推行道路電子收費為例,同學需要討論政策的可行性及成效,這離不開政策對道路使用者的使用誘因,以及執行政策帶來的行政成本。
但題目有另一重要字眼為「最佳方法」,即是要求考生將隧道電子收費與其他可行方法,例如減少車輛數目或廢除道路收費等等進行比較,判斷哪種屬最佳方法。
(原文刊登於文匯報6/10/2017)
http://paper.wenweipo.com/2017/10/06/ED1710060026.htm

時事評論:共享單車本地發展水土不服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共享經濟便應運而生。它是一種共用人力與資源的社會運作方式,常見的共享經濟包括共享汽車,例如Uber;共享住宿,例如Airbnb;以及共享單車,例如Gobee.bike等等。在共享經濟的體系之下,人們可以把自己擁有的資源有償租借給他人,使未被充分利用的資源獲得更有效的利用,從而使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變得更高。例如,今年進軍香港巿場的共享單車Gobee.bike,巿民可以向服務提供者預繳款項之後,透過手機尋找單車停泊位置,掃讀單車上的條碼便可取用,然後按駕駛時間收費。
共享經濟的概念是好的,但是在香港的實行卻遇上「水土不服」的問題。例如,早前共享汽車Uber投入香港服務,但因司機涉嫌無牌經營出租車而被警方拘捕。另外,Uber與旗下司機簽定「自僱人士合約」,即是司機與Uber不屬僱傭關係,因此他們並不受勞工法例保障,不但沒有最低工資及退休保障,公司也沒有責任為司機賠償工傷,而一切的經營成本,以至各類罰款及刑責亦須由司機一人承擔。
同樣地,今年在香港投入服務的共享單車Gobee.bike也遇上類似的問題。

Gobee.bike問題多多

第一,Gobee.bike於短時間在香港引入大量共享單車,數萬部單在停泊在公共單車泊位,分佈在沙田、將軍澳、天水圍等地區。然而,該等地區的公共單車泊位有限,Gobee.bike甚至霸佔了巿民原先使用的泊位,使原有用家「無處可泊」。例如,在將軍澳公共單車停泊處,隨處可以見到Gobee.bike的一遍「綠海」。如果按區內私家單車位每個3萬元來計算,Gobee.bike透過霸佔公共單車泊位已賺取了可觀的「利潤」。就着這個問題,Gobee.bike創辦人兼行政總裁Raphael Cohen承諾不再增加區內的單車,只會維持現有的數目。但是,他沒有承諾騰空公共單車泊位給區內巿民,導致真正的單車用家無處可泊。
第二,部分Gobee.bike單車的警報長期發響,滋擾居民日常生活。例如,曾經有一輛Gobee.bike在沙田連續14天在沙田城門河邊發出聲響而沒有人處理。就着這個問題,Raphael Cohen回應指由於單車的防盜系統過分敏感所致,承諾會透過軟件更新附續調校單車的防盜系統。
第三,部分Gobee.bike停泊在不適當的位置,例如路邊、花槽,甚至路中心,出現「違例泊車」的問題,危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然於,共享單車不像一般汽車一樣屬於運輸署的管轄範圍,以致缺乏政府部門監管,又沒有法例可以依從,導致單車違泊問題越來越嚴重,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因為接獲大量天水圍居民的投訴,最後地政總署在上周向79輛共享單車貼上充公警等,然後聯同食環署、民政署,以及警方一同清理違泊單車。警方引用了《簡易治罪條例》扣查單車,並由地政署以《土地(雜項條文)條例》,把共享單車視作寮屋般非法佔用土地,將之充公。但是,共享單車屬於可移動的物件,異於不可移動的寮屋,以致執法有漏洞,或者會受到法律挑戰。就着這個問題,Raphael Cohen承諾推出獎勵計劃,教育和鼓勵巿民停泊在合適位置,以免出現違例泊車的問題。然而,只是教育巿民而沒有提出懲罰方案,巿民又怎會乖乖地把單位停泊在適當的位置?
在全球化與環保的浪潮下,共享單車是值得支持的項目,但Gobee.bike只有美好的願景,卻缺乏政府部門整合支援,導致問題陸續而來。政府在引入共享單車之後,擺出一副「闊佬懶理」的姿態,部門之間互相卸責,民政總署、地政總署、運輸署互不從屬,又缺乏跨部門統領協調架構,現行法例根本沒有修訂空間,最終導致共享單車在香港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
(原文刊登於HKG報10/10/2017)
https://www.hkgpao.com/articles/155358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時事評論:香港建屋土地從何而來?

房屋問題一直困擾着香港巿民,人人都想安居安業,但樓價連續上升15個月,而巿民薪金升幅根本追不上樓價升幅,並且供樓負擔佔去家庭收入三分之二,就連月入八萬元的中產家庭都無法置業。雖然未來三、四年的約有9.8萬個私樓供應,但仍然未能為本港樓價降溫。歸根究底,香港高樓價的基本原因是土地供應嚴重不足,在2005年2012年之間,以曾蔭權為首的特區政沒有建立土地儲備,導致房屋供應數量不足,物業巿場出現「求過於供」的現象,導致樓價有升無跌。
面對這個困局,特首林鄭月娥在上任不久便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研究如何解決香港房屋問題,並計劃在18個月內提交報告。到目前為止,專責小組提出五招髣屋土地措施,包括由專責小組召開完成土地來源大辯論、以置業為主導調整房屋政策、研究出售資助房屋的定價、設計「港人首置上車盤」和研究如何讓居屋毋須補地價出租等等。另外,運房局局長陳帆最近提出「社會房屋」的概念,由政府營運「合法劏房」。並且,特區政區在到訪廣東江門考察之後,提出探討在香港設置「貨櫃屋」的可行性。最後,特首林鄭月娥又建議在維港以外填海,又或開闢新界土地、棕地、郊野公園邊陲位置等等,利用不同的方法,務求覓地建屋,解決房屋短缺的問題。
不同的覓地方法,有着不同的優點和缺點。筆者現提出五個方向,以增加土地供應,改善住屋問題。

維港以外填海

第一,在維港以外填海。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地皮面積大,可作完善規劃,並且較具發展效益,而毋須收地賠償。例如,現時西九龍地土便由填海而得來,將來發展成文娛康樂用地,並且建立大型高鐵站,作為香港跟內地交通連接的樞紐。為此,團結香港基金較早發表「新玫瑰園計劃」,提議在全港多個地區填海造地,例如南丫島西、屯門、將軍澳南、蒲台島等等。
另外,港大科斯產權研究中心發表報告,提議考慮把儲存東江水的船灣淡水湖做填土工程以發展新市鎮,可建30萬伙住宅。然而,填海一般需時近十年,而且對海岸線、生態造成一定影響。例如,就着港大科斯產權研究中心填湖造地的建議,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批評是「完全脫離現實」,因為船灣淡水湖用作儲存淡水,香港需要多個地方儲水,以免一旦「發生意外」時沒後備水飲用,「不能完全依賴東江水」。

收回棕地發展

第二,政府收回棕地。棕地是指一些棄置的工業用地或商業用地,可以改變土地用途,用作建屋。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土地本身已開發,保育爭議較小,而且部分基建已經成型,例如道路、鐵路、電力系統和供水系統等等。例如,現時新界多處農地荒廢,改建成露天停車場。政府大可以收回這些土地,用作建屋之用。
然而,收回棕地涉收拆遷安置,影響本地物流、倉儲等相關行業。政府需要作出合理的賠償,導致成本高、時間長,廢時失事。另外,土地被改建成露天停車場,使土地受到污染,影響生態環境。如果要使用這些土地,需要適當的清理,以重建健康的生態。

起樓見縫插針

第三,見縫插針。因為巿區用地較為珍貴,所以要善用土地,興建單幢樓。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毋須大型規劃,並可以盡快上馬建屋,很快滿足港人的住屋需求。然而,因為發展商會用盡地積比例,通常會興建多層屏風樓,影響區內空氣質素,以及破壞原本景觀,容易引起保育人士反對。例如,西九地區沿岸興建大量屏風樓,影響通風系統,造成熱島效應,區內溫度較其他高出兩、三度。另外,由於地皮較小,可建面積有限,如果涉及改劃用地的時候,便需要等待城規會審批,廢時失事。

舊區重新規劃

第四,舊區重建。因為舊區需要重新規劃,所以這種方法能地盡其用,並能拆卸具倒塌危險的樓宇,保障巿民安全。例如,土瓜灣是較舊的巿區,擁有大量戰前唐樓。隨着月歲的消磨,大部分樓宇都出現破捐和裂縫,急需修補或清拆。在2010年,馬頭圍道出現大型舊樓倒塌事件,導致4人2傷。所以,巿區重建局正逐步進行舊區重建計劃,包括中西區、觀塘區、土瓜灣等等。然而,清拆舊樓需要對受影響住戶進行賠償和安置,成本十分高昂,而且舊區重建計劃耗時甚久,往往一等便是十年,廢時失事,未能解決住屋燃眉之急。

發展郊野公園

第五,在郊野公園邊陲地方建屋。全港逾40%面積為郊野公溒等具生態價值土地,受法例保障,不能隨便進行開發。但是,香港七百多萬人口的住宅用地只佔7%,導致大片土地給了野生動植物,而香港人只能住在擠迫的巿區或新巿鎮。部分郊野公園鄰近巿區,如果在邊陲地方建屋,則毋須大量投放基建,也毋須收地賠償,合乎經濟效益。然而,這種方法會影響生能物種,導致香港原生動植物絕跡。例如,赤鱲角機場在1998年運作,在興建新機場的時候,在區內發現香港獨有的盧文氏樹蛙,導致工程急速叫停,先讓環保署作出評估,並進行搬遷,最後才繼續工程。另外,在郊野公園邊陲地方建屋會減少綠化及大眾休憩空間,減少港人假日閑暇的好去處。不過,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先生估計,只有把2%郊野公園的土地用作建屋之用,便能解決香港現時房屋不足的問題,而樓價便能有回落的機會。
總括而言,特首林鄭月娥上任之後積極開托新的土地供應,藉以解決香港長久以來積存的住屋問題,而房屋政策正是她10月第一份施政報告的重點項目。我們拭目以待,期望特區政府能推出辦法,解決港人置業的困局。
(原文刊登在HKG報 3/10/2017)
https://www.hkgpao.com/articles/154489

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

教育評論:職業專才教育任重道遠

政府近年有意推動職業專才教育,例如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興建新校舍予職業訓練局,發展職業專才教育。筆者認為,縱使教育局十多年前已在中學推行職業導向教育,以及後來新高中應用學習課程,學生修讀職業專才教育仍未如理想。  
家長學生認識不足
智經研究中心委託香港教育大學在16年6至12月透過問卷、電話調查及焦點小組討論,訪問2,493人,包括家長和學生對職業專才教育及培訓的觀感。研究發現,家長及學生對職業專才教育的認識不足,近七成受訪學生及家長未聽過,不少受訪者認同職業專才教育實用,惟普遍視它為次等選擇。
香港家長與學生仍傾向以傳統職業導向課程,例如醫生和律師,以致學生選科時,通常以這些科目為首選,就算成績未符合要求,寧願修讀相關副學士課程,也不願選讀職業專才課程。因此,香港多年來出現職業錯配的現象,擁有高等學歷的畢業生未必能找到相關職位;而本港勞動巿場卻出現大量空缺。例如2015年勞工處錄得私營機構職位空缺達1,343,035個,創近年新高!其中大多數是傳統藍領職位,譬如升降機維修技工和扎鐵技工等。
社會上「有人冇工做,有工冇人做」現象,或歸因於中國傳統觀念「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其實這種觀念不但在華人地區,就連歐洲德國之前也有這情況。然而,德國在多年前推行雙軌制職業專才教育,就是結合有系統課堂學習及職場訓練,要求僱主投放更多培訓資源,確保僱員培訓質素。結果,這批接受過職業專才教育的德國青年,成為支撐德國工業發展重要支柱,促使德國經濟在全球衰退下仍穩健發展,於2016年國民生產總值實質增長仍達1.6%,沒有倒退迹象。
參考德國增認受性
香港政府可參考德國例子,提升職業專才教育認受性。例如大專院校可將在職人士工作經歷列入收生計分標準,增加在職人士銜接教育的機會。另學校在初中增設職業體驗課程,將文憑試應用學習科與其他科採用相同參照評級,提升相關科目在報讀大學時認受性,以吸引更多學生修讀職業專才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