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0日 星期二

時事評論:長工時對社會生產力的影響

 我們自小便受「多勞多得」的觀念影響,例如中國文學家周立波在1958年發表《山鄉鉅變》:「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但是,長時間勤勞工作就必定得到更多的收穫嗎?

  回顧歷史,歐洲在19世紀初,工廠工人每周工時長達60小時。但是,隨着科技進步,到了1920年代,大部分歐洲工廠每周工時已降到40小時。因此,英國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1930年發表了一篇文章,樂觀地預測人類在100年後,工人每周只需要工作15小時,便能獲得滿意的生活水平。然而,過了90多年之後,事實告訴我們,凱因斯的預測並沒有實現。相反,部分國家或地區的人均每周工時不跌反升,而生活素質也沒有得到提升。

  例如,香港作為一個已發展地區,工時卻冠絕全球。根據瑞銀2016年報告,香港人均全年工時是2606小時,高出其他已發展國家或地區,例如全年人均工時最短的德國,只有1363小時,大約是香港的一半,但德國的本地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卻高於香港。因此,人們便對德國這種「產值高,工時短」的現象作出研究,後來德國科學家發現,原來每日工作時數從九小時縮減至八小時,反而能提高生產力,這印證了德國採取限制最高工時的政策是正確的。根據德國勞工法例,僱員最高工時為每周48小時。除非僱員自願與僱主簽訂書面協定超過有關限額,否則僱主便觸犯法例,需受到懲罰。另外,香港僱員每周工時超越了已發展國家,同時也超越了發展中國家。根據瑞銀2016報告,全球排名第一的香港,僱員平均每周工時是50.11小時,而排名第二的印度孟買只有43.78小時,兩者相差6.33小時。

  一路以來,香港人擁有刻苦勤奮的「獅子山精神」,但這種正面的標籤在日本學者眼中卻是負面的意思。麥肯錫資深合夥人山梨廣一在2017年提出「低等勤奮」概念,指出長工時往往是因為「想用時間展現責任感」。他相信「時間至上主義」的工作模式毫無效率,更會錯失體驗新事物、激發新想法的機會。例如,香港部分僱主長時間留在辦公室工作,令到部分僱員感到壓力,就算過了放工時間也不敢比老闆早收工,寧願拖慢工作進度,延長工作時間,例如長時間對着電腦屏幕瀏覽網頁,營造勤奮工作假象,但完全沒有提升生產力,反而浪費時間。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的工作專注力只可持四至五小時,之後工作表現便會由最高峰回落。所以,長時間工作絕不代表能夠提升生產力。

  因此,我們要摒棄「多勞多得」的傳統觀念,不要以為長時間工作便能提升生產力,反而要學會提升工作效率的「黃金三小時法則」。該法則指早上五時到八時,乃是每天工作效率最高時段,比起其他時段高達三倍。但是,每人的「生理時鐘」都不同,若能把握好屬於自己的黃金三小時,就可以達到一天工作得出兩天的產能。例如,英國維珍航空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說:「我睡覺會開着窗簾,當陽光照進房間時,我就會起床。」清晨五至六時醒來,他通常會去游泳,接着吃一頓健康的早餐,便能培養很好的心情,以應付每天繁重的工作。所以,我們需要「工作有時,休息也有時」,在工作與休閒之間取得平衡,從而提升工作產能。

原文刊登於《大公報》1/12/2021
https://www.tkww.hk/epaper/view/newsDetail/1465749712991817728.html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時事評論: 中國內地與香港盡快通關 有助解決香港教育困境

香港特區政府與港澳辦於11月4日雙雙出稿,表示兩地通關正有序推進。特首林鄭月娥於11月5日出席論時,強調討論及專家對接都取得良好進展,希望可以很快帶來好消息,又期望可在明年二月恢復有規模的免隔離通關。

眾所周知,持續一年多的封關措施,已經對香港經濟造成巨大傷害。香港作為一個高度外向型經濟體,人員流動能帶動經濟運轉,包括有助旅遊與零售業。然而,香港自去年因疫情而採取封關措施,經濟便急劇下滑,失業率維持高水平,本地生產總值下降,港人面對經濟蕭條的日子。

新冠疫情對跨境家庭影響最大,一方面使家庭中的勞動人口收入下降,另一面也影響了學童的學業。據香港教育局2020年10月的數據,全港中小學跨境生大概有27000多名,集中於香港北區、大埔及元朗等地區。跨境學童包含父母都是內地戶口的「雙非」兒童,或者父母一方是香港居民的「單非」兒童,以及父母雙方都是香港居民但居住在深圳的兒童。自從2020年初,因疫情影響被限制通關,這些「在深圳居住、在香港讀書」的深港跨境學童迫於無奈,告別香港校園和課堂,只能透過網課繼續學習。然而,因為香港疫情遲遲未能「清零」,兩地通關遙遙無望,跨境學童未能於新學年香港復課。

正因如此,跨境家庭的家長面對艱難的選擇,要麼看着孩在在網課下日漸荒廢學業,要麼赴港陪讀,要麼告別跨境學童身份,回流深圳就讀。無論那一個選擇,對跨境家長都是痛苦的決定,而部分家長最終選擇讓學童回流深圳就讀。這使到香港於2021年9月新學年削減62班小一,以每班25人計算,保守估計涉及1550名小一學生,當中新界區是「重災區」,合共削減28班。有位處跨境校網的新界小學校長不願具名表示,疫情「封關」,令跨境生未能來港,截斷其中一個重要生源,使北區小學面對縮班殺校的危機。

雖然縮班主要在小學發生,但其實對中學也有影響。教局育本學年優化高中教育,為了騰出空間,讓學生能好好學習,於是削減核心科目課時,並把高中通識教育改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簡稱「公民科」。公民科除了學習課程內容之外,更設有內地考察及相關的專題研習,包含認識中華文化元素、國家最新發展和成就,藉此增加對國家的認識,提升國民身份認同。學生透過實地認識國家發展的不同面貌,以及國家與香港的互動關係,從而了解兩地的發展機遇及挑戰,有助個人生涯規劃,並思考如何貢獻國家和香港。

然而,因為兩地持續封關,使到公民科無法在本學年進行內地考察,未能兌現科目的課程宗旨。有見及此,部分香港中學採用「線上遊中國」的折衷方法,舉辦中國線上導賞活動,一同遊歷內地不同城巿,為學生打造內地考察體驗,增進對國情的認識。但是,這種「望梅止渴」的考察方法只是權之計,根據無法取代實地考察的作用,未能讓香港學生體驗現代中國的生活面貌。

因此,兩地盡快通關是解決香港跨境學童困境、舒緩香港縮班殺校,以及滿足公民科內地考察的最佳方法。其實,大部分香港師生都已接種新冠疫苗,並樂意配合內地檢疫要求。只要香港特區政府排除少部分異議,推行用作過關的「港康碼」,相信跨境學童以及大部分香港學生都願意實名登記,以便過關進行學習活動,使香港教育回復正軌。

原文刊登於《HKG報》18/11/2021
https://www.hkgpao.com/articles/1025172

科普文章: 未來新能源 氫取代傳統化石燃料


 人類自從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後,使用大量化石燃料,藉以增加生產力。隨着化石燃料的使用,各種問題也接踵而來,首先是氣候變化,例如全球增溫、極端氣候,各處出現熱浪、寒流、暴雨、乾旱、洪水、超強颱風和龍捲風等等。其次是空氣污染,造成霧霾和酸雨等問題。最後是破壞生態環境,例如破壞植被、污染河道等等。 

有見及此,人類不斷研發新能源,希望取替化石燃料,不但能舒緩環境問題,更能達到可持續發展。在眾多選項之中,氫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能源之一。氫在燃燒過程中,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副產品就只有水,具有低排放、低污染及可再生的三個優點。另外,氫的能量密度高,相同重量的氫所產生的熱能大約是汽油的2倍、焦碳的4.5倍,是理想的燃料。現時氫氣生產的途徑主要為蒸氣重組及電解,前者需動用高溫蒸氣將化石燃料中的氫分離,後者則可用電解方法分離水的氫分子。

 氫大量存在於自然界,水中含有大量的氫。理論上可以從水中電解出氫氣,但現時的技術需要大量電力,不符合成本效益。但是,隨着科技的進步,最新德國發明了新型儲氫技術「氫化鎂 Powerpaste」,以膏狀運載氫能,比傳統電池密度達10倍,可直接應用於汽車、電子裝置以及屋宇裝備。

 其實人類早己於上世紀60年代使用氫作為太空火箭液體燃料。在室溫和一般大氣壓強下,氫以氣態形式存在。為了令燃料缸盛載更多燃料,氫氣會被冷卻並以高壓壓縮,變成液態,令體積大大減小。另外,由於太空中沒有氧,所以火箭必須攜帶氧助燃,而氧可以由氧化劑或液態氧提供。

 另外,為了達到全球減排目標,世界各國均探用各種綠色能源。例如,今年東京奧運摒棄了百年以來以丙烷作為主要聖火燃料,改用氫作為燃料。另外,選手村的供熱系統、來往各場館的接駁巴士均採用了氫作為燃料,全面展示了日本發展「氫能社會」的決心。

 不但日本,世界各國均積極研發氫燃料,例如歐盟資助了史上最大規模的電解製氫工廠 REFHYNE,電解模組在高峰時可承載 10 MW 電力,再配合再能源產生的力製造「綠色氫氣」,計劃每年生產1300噸氫氣供日常使用。除此以外,新加坡早前就如何利用氫能作為可持續能源進行諮詢研究,法國政府去年底亦落實了國家氫能源計劃,將於未來十年內投資72億歐元推動氫能源發展和應用,務求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原文刊登於《大公報》17/11/2021
https://www.tkww.hk/epaper/view/newsDetail/1460672303292616704.html

2021年11月2日 星期二

科普文章:電解製氧 中國航天員能在太空呼吸

 人類必須吸取氧氣才能維持生存,但在沒有氧氣的太空,航天員又怎能維持呼吸呢?中國在10月18日成功發射「神舟十三號」飛船進入太空,並成功與中國空間站連接,三位航天員進駐其中,進行維期6個月的航天任務。為了解決航天員吸取氧氣的需要,中國空間站透過電解水來取得氧氣。


「電解」二字是指讓電流通過含有離子液體或溶液而使其他學分解這一過程。因此,電解水即是指讓電流通過水,讓水分解成基本化學成分,即氫和氧。電解製氧不同於光合作用,前者是透過化學的分解作用,後者是透過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從而產生氧氣。

由於在空間站製氧需要水,所以淨水系統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會與氧氣製造系統串聯起來,一起工作。淨水系統能夠循環利用航天員的小便及其他艙內艙外各種活動所產生的廢水,以滿足航天員、實驗動物、艙外活動及艙內日常活動所需。

在空間站內,航天員尚且能循環小便以獲得水並藉此製氧,但在沒有水的月球上,又如何獲取氧氣呢?中國在7月19日於深圳舉辦了「深空探索科學技術與應用大會」,其中航太五院508所的果琳麗研究員介紹了中國的航天最新成果,就是利用月壤製造氧氣。

原來,月壤中雖然沒有氧氣,但卻有氧元素,透過熔融電解法,便能獲取氧氣。這種方法是將月壤加熱到非常高的溫度,然後進行通電,讓各個元素單獨電離出來,氧離子之間就有機會相互結合,形成氧氣。具體來說,月球表面有一些鈦鐵礦和氧化亞鐵,可以作為反應原料。只要把這些礦物加熱到攝氏1600 – 2500度,就可以製造出氧氣。這個方法製造的氧氣效率也不錯,每100公斤的樣品就能製造出20-30公斤氧氣。

果琳麗研究員介紹,航太五院511所已通過利用嫦娥探測器平台,應用小型反應爐,開展月面製氧試驗,取得了一定成效。未來有望再接再厲,嘗試在月球上製造第一口氧氣。不僅如此,在這個電解的過程中,還會有其他的反應產物出現,例如鐵和矽,這些產物對於人類的工業開發也當重要,可謂是一舉兩得。

由此可見,透過電解過程,無論在空間站或月球,甚至其他星球上,中國航天員都能獲取維持生命的氧氣,能夠在太空進行呼吸。

原文刊登在《大公報》3/11/2021
https://www.tkww.hk/epaper/view/newsDetail/145559913615707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