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教育評論:兩文三語發展的限制

香港是國際大都會,各國人士匯聚,頻繁商務及文化交流協作。香港通用語文包括粵語、英語和普通話。所以,提升港人「兩文三語」能力是保持香港在全球化競爭力的要件。自從第一任特首董建華開始,已大力推行兩文三語政策,如教育局於2003年成立「語文教學支援組」,為學校提供額外津貼,設立英文科和普通話科基準試,推出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獎勵計劃,加強大學生語文要求。另在1998年把普通話科納入小學和初中必修課程,2000年普通話科成為中學會考選修科,推動普教中,又在職場推行「職業英語運動」等。
四成不懂說普通話
然而,回歸二十年,香港人的語言能力沒有明顯進步;反而有倒退迹象。例如英語培訓機構EF在2015年向全球72個地區逾95萬名成人,收集網上英語水平測試數據,發現港人英語能力在全球排行第30位,而新加坡則第6位,就連馬來西亞和韓國排名也比香港高。另2016年,政府調查發現,僅24.7%港人認為自己使用普通話能力非常好或良好;而在2015年嶺南大學調查發現,達25%及39%受訪者表示,不會聽或不懂得講普通話。
兩文三語能力欠佳,最大原因是語境不足。大部分港人以粵語作溝通;但在60年代,香港操廣東話人口不到一半,其他人分別講四邑話、潮州話、閩南話、上海話,圍頭話和客家話。方言被視為鄉下話,必須操廣東話,才能找到好工,促使港人漸以粵語溝通。
破除壁壘 製造語境
如欲強化兩文三語,須製造英語和普通話語境。回歸後英語地位不再高高在上,一些英語交流場合也變成雙語廣播,例如97年高等法院只73宗案件以中文審訊,上升至2000年363宗。另近年本土意識增強,引起粵語和普通話之爭。部分港人對普通話教學或指粵語只是方言的反應甚大,大力反對「普教中」。反觀新加坡,當地人語言能力較好,跟其文化共融政策有關。因此,若要做到兩文三語,首要破除族群壁壘,製造良好語境。

2017年10月22日 星期日

教育評論:中國目標2030年成AI創新中心

國務院在2017年8月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指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應逐步開展全民智能教育計劃,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程式設計教育、建設人工智能學科,培養複合型人才,目標是於2030年領先世界水準,使中國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對香港學生來說,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件陌生的事情。但是,人工智能其實圍繞着我們日常生活。例如,智能手機的面貌識別、語音認別、虹膜識別、互聯網搜索引擎等等。最為人所知的事情,就是2017年人工智能電腦AlphaGo先後擊敗圍棋大師李世石和柯潔。自此以後,坊間有一種輿論,認為人工智能超越了人類智能,人類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威脅。
  低技術工種或被取代
  誠然,在未來的30年,人工智能會成為主導科技,許多工作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特別是低技術的工種,例如收銀員和速遞員等等。現時,內地已出現無人超級巿場,以及無人快遞物流中心。不過,中國科技公司阿里巴巴主席馬雲認為,機器永遠不會獲得人類那樣的智慧和經驗,反而應該保證機器可以做到人類無法勝任的工作。因此,與機器相比,人類會贏。
  如果要做到馬雲所說「人類會戰勝人工智能」,我們必須知己知彼,好好學習人工智能。正因如此,內地在中、小學全面推行人工智能教育是有必要的。回顧歷史,內地在人工智能的領域上比其他國家起步較遲。例如,跟美國相比,在晶片設計和演算法等領域還有不少差距。但是,內地有7.3億網民,在全球居於首位,積累了大量的用戶行為數據。這些數據對於人工智能而言是很好的養分,讓人工智能逐漸成長為強大的機器。例如,貴州省成立大數據中心,收集全國互聯網用戶的行為數據,藉以發展出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
  若要學習人工智能,必須先懂得如何跟電腦溝通,而程式編寫就是跟電腦溝通的語言。自1982年起,程式編寫已納入香港各個電腦科目課程。教育局在2015年提出,教師和資訊科技業界普遍同意將程式編寫納入中學課程,甚至認為應列為初中課程的必修部分。所以,從今以後,香港教育不應只重視「兩文三語」,更應增設「程式編寫」為第四種必修語言,讓學生好好學習,能夠在將來以人工智能主導下的世界,繼續生存下去。
(原文刊登於《大公報》23/10/2017)
http://www.takungpao.com.hk/hongkong/text/2017/1023/121280.html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教育評論:發展STEM缺創科土壤

特首林鄭月娥近日發表首份《施政報告》,其中教育政策包括配合推動STEM教育,除了已更新科學、科技及數學教育課程,以及向中小學提供額外資源外(每校每年20萬元),並為學生舉辦相關學習活動。
創新思維的專業領導
雖然《施政報告》願景美好,積極推行STEM教育;但為何香港擁有世界排名前端的大學,優秀科研人才,至今仍未能成為國際創新科技城巿?歸根究底,香港缺乏擁有創新思維的專業領導,並未能制訂有效施政方針發展本地創科事業,如本地研發總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一直少於1%。
特首有意在今屆政府任期結束前提升至1.5%,即每年約450億元。不過,相對於其他國家及地區,香港創科投資仍偏低,如新加坡維持在GDP的2%水平。香港以往培訓了不少科創精英,如香港科大2005年電子及計算機工程碩士畢業生汪滔的畢業論文是研究無人機,本來打算在港投入研發和生產;但最終因為成本太高而轉回深圳發展。他於2006在深圳創立「大疆創新」開發無人機。現時大疆無人機佔全球七成巿場,應用範圍包括影視製作、測量、農業和軍事用途等。另香港於1997年推出全球首個RFID電子貨幣「八達通」,遍及公共運輸、購物和繳交款項等。「八達通」曾在電子貨幣範疇上領先全球,成為多個地區仿效對象。然而,香港到了今天仍使用「八達通」;但內地多個城巿已推行無現金手機移動支付系統,透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網購、付帳等。
內地互聯網巨頭亞里巴巴於今年在杭州推行「無人超巿」和「無人餐廳」獲得空前成功。反觀香港,《施政報告》在移動支付議題上只有一句「政府會設立跨部門平台,推動電子商貿。政府亦會積極鼓勵流動支付渠道的發展」,並無詳細政策內容。
最令人擔憂的是創新科技局局長在電台節目上表示,還認為手機與銀行戶口綁定存在一定風險。特區執掌創科政策的領導人講出如此言論,顯示政府根本沒有把創科事業放在本地經濟發展的重要位置。因此,政府說投放資源在STEM教育只是空話,因香港科研人才缺乏社會創新科技的氛圍。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時事評論:恢復中史成為初中必修科 是撥亂反正的第一步

特首林鄭月娥於上周發表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其中教育政策表明推動學生認識中國歷史和文化。會盡早落實中國歷史在初中成為獨立必修科,並繼續加強師資培訓以支援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及中國文學科目的教師,以及讓中小學生能欣賞及傳承中華民族的卓越精神與文明;亦會繼續更新和優化中國歷史科及世界歷史科的課程內容。同時,會提供活化課堂的學與教資源,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提升學生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興趣和認識,擴闊他們的國際視野。
應考中國文學學生少得出奇
如果沒有這份《施政報告》,大部分香港人未必知道原來中國歷史不是本港初中的必修科,身為中國人竟然不需要學習中國歷史。回顧以往,香港教育局在2000年推行課程改革,把中國歷史併入初中的「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的範疇。學校可以按個別校情而對課程作出整合,有些學校會把中史獨立成科,部分學校會將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整合為歷史科,而大部分學校會把中史合併歸入綜合人文科,其內容包括地理、經濟及公共事務等等。簡單而言,在課程改革之下,中史學習變得碎片化,甚至到達可有可無的情況。
在課程改革之後,2009年落實新高中學制,並在2012年產生第一批的中學文憑試畢業生。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的資料,在2016年香港中學文憑試,共有61,669名考生,應考中國語文共有61,561名考生,但應考中國歷史的考生只有63,77人,佔整體考生10.3%。相對於最熱門的經濟選修科14,913人,中史考生人數只佔經濟科的42.8%。另外,同年應考中國文學的考生只有1,802人,佔整體考生2.9%,人數少到出奇。

缺乏中國歷史下的種種惡果

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之中強調,本地學生應具備香港情懷,中國觀點,以及世界視野。但是,就着以上考評局的數字,學生就連最基本的中國歷史與中國文學也不認識,又何來培養出「中國觀點」呢?當然,有人說認為應考中國歷史的考生偏低,原因是歸咎放香港是個商業社會,讀中史沒有出路,所以大部分考生選修經濟科。但是,本人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2000年課程改革把中史編入「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範疇而引起的。當學生在初中的時候不需要修讀中國歷史,到了高中也不會有動機修讀,造成選修人數下降。
經歷十多年課程改革之後,從近年青年人的表現,我們看到缺乏中國歷史教育之下的種種惡果。例如,2012年反國教事件,以黃之鋒為首的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發動幾十萬人包圍政府總部,逼使政府放棄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黃之鋒大力抨擊「國教科」是洗腦科目,甚至指控學校教唱《國歌》也是洗腦教育的一部分。最終,在一遍「去中國化」的媒體推波助瀾之下,香港青年人變得躁動不安,行為激進,跟國家走得越來越遠。首先,2014年「雙學三子」帶頭衝擊政府總部,導致佔中,癱瘓香港經濟79日,嚴重阻礙巿民的正常生活。其次,2016年農歷新年初一,大批青年聚集在旺角,跟警察發生大型衝突,導致大量警民受傷。再者,2016年新任立法會議員宣誓就職,梁頌恆與游蕙禎在宣誓時候發表辱華言論,引起全球華人激憤,紛紛譴責。另外,2017年各間大專院校紛紛出現港獨言論,前中文大學學生會長周豎峰發表「支那人滾回支那」言論。並且,最近在多場國際性足球賽事當中,部分球迷「噓國歌」,高舉「HONG KONG IS NOT CHINA」旗幟並做出不文手勢,以宣示港獨。以上種種事件,都顯示出新一代青年人在缺乏中史教育之下,對中國歷史缺乏認知,喪失中國人國民身份認同,甚至出現仇視中國的心態。

課程有意引入中國近現代史

清朝學者龔自珍曾經明言:「欲要亡其國,必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現時香港正正應驗他的說話,逐漸由「亞洲四小龍」衰退為「二、三線城巿」,在經濟、社會、文化各個範疇上面給競爭對手逐步拋離。為了撥亂反正,香港教育實在有需要重新檢視現時的中國歷史課程。現時中史初中課程綱要是1997年編訂的,只涵蓋了「中國古代史」和「中國近世史」,由傳說時代到新中國成立為止,缺乏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的記載。有見及此,教育局課程發展處於2016年舉行中國歷史課程改革諮詢,有意在課程引入「中國近現代史」,內容包括「中國改革開放」,以及「一帶一路」,並把「香港發展」引入課程之中,例如香港在秦漢的時候已有歷史記載,秦朝開發嶺南,香港自此納入中國版圖。課程改革目的旨讓學生認識中國歷史,培養中國觀點,並把香港與中國連繫起來,以免出現歷史割裂的現象。除了中國歷史課程改革之外,教育局在2014年改革中國語文科,把12篇文言佳作列入必修課文,讓學生認識古代文學,培養家國情懷。
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指出,中國歷史初中必修科將會在2018新學年開始於全港推行。這是從根本的教育開始進行撥亂反正,拯救香港年青人脫離「反中亂港」的陷阱,讓香港青年人重上正軌。
(原文刊登於HKG報17/10/2017)
https://www.hkgpao.com/articles/157148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教育評論:港童書包過重問題不容忽視

新學年已展開一個月,香港民建聯家庭事務委員會在全港為學童量度書包重量,總共訪問了969名學童。如果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書包不應超過體重10%為標準,83%受訪學童的書包過重,整體書包平均重量為4.9公斤。同類的調查數據指出,港童書包重量逐年上升,情況沒有改善。



港童書包過重容易造成脊體健康毛病,例如高低肩、頭部傾斜,以及頭部前傾。學童通常會感到腳痛、頭痛、肩頸痛、背痛,以及腰痛等等。除了書包過重的原因之後,香港學童普遍習慣使用電子產品,例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長期使用電子產品,而姿勢又不正確,例如長期低頭,容易令到頭部前傾,並出現寒背問題。再者,香港學童普遍運動量不足,肌肉不夠力,在長期背負過重書包和不正確使用電子產品之下,容易產生各種痛症。這類問題輕則會影響學習,難以集中精神,重則會影響身體健康,造成脊柱扭曲。

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1016日定為「世界脊骨日」,希望在國際層面之上推廣脊椎健康和預防脊椎柱疾病。香港作為亞洲國際大都會,有責任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的呼籲,為保護學童脊柱健康而出一分力。為了改善港童的健康,需要雙管齊下。

第一,減少書包重量。教育局應積極推廣「電子書」,或者資助學校購買「共享課本」,減少學童攜帶大量課本來回學校與家居。這些課本可寄存在課室之內,待上課時候才拿出來使用,用完便放回原位。另外,學校在編訂上課時間表的時候,應盡量設有雙連堂,每天最多四個科目,以減少學童攜帶課本的數目。當然,家長也應該督促子女養成執書包的習慣,不要儶帶多餘的物品回校,減少書包的重量。

第二,選用護脊書包。巿面上有不同類型的書包,包括斜揹式、手挽式、拖拉式,以及肩背式,其中肩背式的書包最能保護學童脊柱。這類書包有一塊按照脊骨弧度的重心背皮,以槓杆原理卸力,藉以保護脊柱。使用的時候,要將書包的重心貼近背部位置,然後收緊肩帶,並且扣埋胸帶和腰帶,務求將重量平均分散在身體各處,以免脊柱受到過份的壓力。另外,拖拉式書包不需背在身上,直接把書包放在地上拖行,能夠起到保護學童脊柱的功用。不過,小朋友在學校通常要上落樓梯,不能乘搭升降機,以致需要用力提起沉重的書包才能到達班房,有機會失重而滑落梯間,造成危險。


原文刊登於《都巿日報》11/10/2018

教育評論:早睡早起對學童的重要性

每一天,每個人都擁有24小時。國際勞工組織在1919年建議每天工作8小時,休息或娛樂8小時,以及睡眠8小時。然而,睡眠8小時不是人人可以做到。例如,學童經歷悠長暑假,期間可能因打機或看電視而導致深夜不睡,以致翌日遲遲不起床。但是,一到91日,他們便需要重新適應晨早上學時間。如果學童未能調適過來輕則遲到,重則影響身體健康。



充足的睡眠有很多好處。第一,在睡眠之中,學童的身體分泌生長激素,有助身體成長。第二,在睡眠之中,骨髓產生白血球和紅血球,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提高抵抗力,預防疾病。第三,在睡眠之中,大腦進行信息整合,把學童當天所學的知識,存入長期記憶之中,提高學習效率。

相反,睡眠不足有許多壞處。第一,影響身體健康,容易引發心臟病、高血壓、中風,以及糖尿病。曾經有醫學文獻指出,每日睡眠不足4小時的人,其死亡率要比每日睡8小時的人高出180% 。第二,睡眠不足會令人健忘愚鈍,因為學童無法逹到深度睡眠,大腦海馬體未能產生腦電波,把日間所學的知識傳到大腦皮層,以致降低學習能力。

其實,我們的身體有一個生理時鐘,必須按時作息,才能保持健康。在晚上9時至11時,我們應儘量保持安靜,讓免疫系統活躍起來,進行排毒過程。到了11時至凌晨3時,身體進入熟睡,肝臟與膽臟進行排毒。在3時至4時,脊椎開始造血。在4時至5時,肺臟開始進行排毒。在5時至7時,大腸開始排毒,所以早晨起床後最好先上廁所大小便,把身體的毒素排出體外,有助身體健康。

總括而言,家長需要幫助學童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以適應規則的上學時間。例如,睡前不要吃得過飽或飢餓,不要在床上玩手機、看電視,按時上床並起床,不要無故早睡或晚起。這需要由開學前一個星期做起,循序漸進,讓學童慢慢適應,便可以在91日順利上學。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時事評論:停車拍卡 道路暢通

香港道路擠塞問題嚴重,有意見指元兇是汽車數量增長過快。香港要發展「智慧城巿」,但道路支付系統多年來沒有進步,反而周邊其他城巿都不再用人手收費,改為電子自動收費,藉以減少車輛繳費時間,致使道路暢通,減低交通擠塞的問題。
【背景】較人手省時 平均慳5秒
根據運輸署統計數字,截至2016年9月,本港車輛登記總數突破81萬輛,當中87%增幅來自私家車。截至同年9月,私家車登記總數接近58萬輛。
車輛數目大幅增長,遠遠拋離公路長度增幅。運輸署資料顥示,2003年本港公共道路總長度約為1,933公里,至2015年只增加至約2,098公里,增幅不足一成。
同時,本港道路擠塞問題在道路收費處顯得特別嚴重,例如2017年8月20日,青嶼幹線把單向收費改為雙向收費,即日於繁忙時間出現3小時嚴重擠塞。
今年7月,城門隧道率先引入「停車拍卡」式電子繳費設施,而香港仔隧道亦於9月尾推行。駕駛人士在人手收費亭,除可用現金或代用券繳費外,亦可選擇以八達通、Visa payWave、感應式MasterCard或銀聯閃付等方式進行繳費。「停車拍卡」式電子繳費實施後,每宗交易從約10秒縮至5秒,可減少車輛因排隊收費而導致的交通擠塞。
各隧道及道路實施「停車拍卡」時間表
隧道/道路  實施時間
城門隧道   2017年7月23日
香港仔隧道  2017年9月24日
紅磡海底隧道 2017年10月底
獅子山隧道  2017年11月底
將軍澳隧道  2017年12月底
青沙公路   2018年2月
東區海底隧道 2018年7月
【概念鏈接】
電子貨幣:以數碼記賬的方式代替使用現金交易的貨幣系統。電子貨幣有效提高交易的效率與安全,例如消費者毋須攜帶大量現金,商戶同時毋須人手點算現金。交易過程主要通過金融機構來完成,極大提高安全。
現金:可流動形式的貨幣,例如紙幣或硬幣。相較其他形式的有價物品,例如貴金屬、票據、債券等等,現金是較直接方便流通的物品,但也具有會隨着物價波動而增減價值的可能。
【多角度觀點】港支付系統未與時並進
傳訊工作從業員:從香港角度,雖然現時各式各樣的電子支付面世,但要淘汰現金,言之尚早。根據統計數字顯示,香港的流通貨幣在過去10年不減反增,達2.5倍,而對比去年同期,亦由3,300億港元增加至3,400億港元。事實上,電子支付與其要淘汰現金,不如先考慮電子支付的安全性。
科技學會:香港電子交易硬件,例如NFC移動支付技術,標準尚未統一,加上手續費高,令不少商戶卻步。
政黨主席:隧道自動繳費系統(快易通)已經引入20多年,但使用率一直不高,只有一半隧道駕車人士使用,主要窒礙的原因是行政費高、手續繁複。
立法會議員:香港的支付系統非常落後,在內地就算在街巿買菜,也可利用支付寶等支付方式以手機付費。
運輸研究學會:香港的支付系統多年來沒有很大進步,反而全世界的先進國家及地區,都不再利用人手收費。現時香港仍需司機在收費亭前減速停車付費,實在太落後,有需要盡快改善。
【小知識】八達通VS支付寶
香港於1997年9月1日起使用的電子收費系統八達通,透過內置晶片的信用卡大小的塑膠卡片,為卡片增值後,放置在接收器上,即能夠完成付款過程。
香港的自動道路繳費系統快易通,採用預付式消費,使用的汽車及司機登記時均設立預繳戶口,登記時須付標籤按金HK$150,每月行政月費HK$35。
每次通過收費隧道或橋樑時,繳費廣場微波感應連接收費亭內的裝置,並在預繳戶口中扣除所收費用。
而支付寶由阿里巴巴集團於內地杭州創辦,屬於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進行線上支付,官方應用支援信用卡免費還款、話費Q幣儲值、水電燃氣費繳款,還可以進行航空旅遊繳費、教育繳費、預定金繳納並進行大型活動購票。
【結論】
隨着香港經濟的急速發展,人口不斷增加,車輛數目都會逐步上升,但香港土地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制地建設公路,以應付車輛數目的增加。因此,道路擠塞問題日益嚴重,並在隧道或公路收費處特別顯著。
為了解決道路擠塞的問題,香港政府嘗試推行多個方法,其中包括道路電子收費系統,藉以減少車輛行經收費亭的時間,使交通變得暢順。
【想一想】
1. 道路擠塞是香港一個嚴重問題。就所提供的資料,指出及解釋應付這個問題的兩項困難。
2. 「推行道路電子收費是紓緩道路擠塞的最佳方法。」你是否同意這看法?解釋你的答案。
【答題指引】
1. 指出及清楚解釋應付香港道路擠塞問題的兩項困難;能充分理解恰當地運用有關知識及概念,例如車輛過多、隧道或公路人手收費模式費時失事等等。
現時隧道人手收費平均需時10秒,容易造成隧道擠塞;隧道自動道路繳費系統(快易通)雖然已經引入20多年,但使用率一直不高,只有一半隧道駕車人士使用,主要窒礙的原因是行政費高、手續繁複,由此導致隧道擠塞的問題。
2. 考生需要論證「推行道路電子收費是紓緩隧道擠塞的最佳方法」。以推行道路電子收費為例,同學需要討論政策的可行性及成效,這離不開政策對道路使用者的使用誘因,以及執行政策帶來的行政成本。
但題目有另一重要字眼為「最佳方法」,即是要求考生將隧道電子收費與其他可行方法,例如減少車輛數目或廢除道路收費等等進行比較,判斷哪種屬最佳方法。
(原文刊登於文匯報6/10/2017)
http://paper.wenweipo.com/2017/10/06/ED1710060026.htm

時事評論:共享單車本地發展水土不服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共享經濟便應運而生。它是一種共用人力與資源的社會運作方式,常見的共享經濟包括共享汽車,例如Uber;共享住宿,例如Airbnb;以及共享單車,例如Gobee.bike等等。在共享經濟的體系之下,人們可以把自己擁有的資源有償租借給他人,使未被充分利用的資源獲得更有效的利用,從而使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變得更高。例如,今年進軍香港巿場的共享單車Gobee.bike,巿民可以向服務提供者預繳款項之後,透過手機尋找單車停泊位置,掃讀單車上的條碼便可取用,然後按駕駛時間收費。
共享經濟的概念是好的,但是在香港的實行卻遇上「水土不服」的問題。例如,早前共享汽車Uber投入香港服務,但因司機涉嫌無牌經營出租車而被警方拘捕。另外,Uber與旗下司機簽定「自僱人士合約」,即是司機與Uber不屬僱傭關係,因此他們並不受勞工法例保障,不但沒有最低工資及退休保障,公司也沒有責任為司機賠償工傷,而一切的經營成本,以至各類罰款及刑責亦須由司機一人承擔。
同樣地,今年在香港投入服務的共享單車Gobee.bike也遇上類似的問題。

Gobee.bike問題多多

第一,Gobee.bike於短時間在香港引入大量共享單車,數萬部單在停泊在公共單車泊位,分佈在沙田、將軍澳、天水圍等地區。然而,該等地區的公共單車泊位有限,Gobee.bike甚至霸佔了巿民原先使用的泊位,使原有用家「無處可泊」。例如,在將軍澳公共單車停泊處,隨處可以見到Gobee.bike的一遍「綠海」。如果按區內私家單車位每個3萬元來計算,Gobee.bike透過霸佔公共單車泊位已賺取了可觀的「利潤」。就着這個問題,Gobee.bike創辦人兼行政總裁Raphael Cohen承諾不再增加區內的單車,只會維持現有的數目。但是,他沒有承諾騰空公共單車泊位給區內巿民,導致真正的單車用家無處可泊。
第二,部分Gobee.bike單車的警報長期發響,滋擾居民日常生活。例如,曾經有一輛Gobee.bike在沙田連續14天在沙田城門河邊發出聲響而沒有人處理。就着這個問題,Raphael Cohen回應指由於單車的防盜系統過分敏感所致,承諾會透過軟件更新附續調校單車的防盜系統。
第三,部分Gobee.bike停泊在不適當的位置,例如路邊、花槽,甚至路中心,出現「違例泊車」的問題,危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然於,共享單車不像一般汽車一樣屬於運輸署的管轄範圍,以致缺乏政府部門監管,又沒有法例可以依從,導致單車違泊問題越來越嚴重,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因為接獲大量天水圍居民的投訴,最後地政總署在上周向79輛共享單車貼上充公警等,然後聯同食環署、民政署,以及警方一同清理違泊單車。警方引用了《簡易治罪條例》扣查單車,並由地政署以《土地(雜項條文)條例》,把共享單車視作寮屋般非法佔用土地,將之充公。但是,共享單車屬於可移動的物件,異於不可移動的寮屋,以致執法有漏洞,或者會受到法律挑戰。就着這個問題,Raphael Cohen承諾推出獎勵計劃,教育和鼓勵巿民停泊在合適位置,以免出現違例泊車的問題。然而,只是教育巿民而沒有提出懲罰方案,巿民又怎會乖乖地把單位停泊在適當的位置?
在全球化與環保的浪潮下,共享單車是值得支持的項目,但Gobee.bike只有美好的願景,卻缺乏政府部門整合支援,導致問題陸續而來。政府在引入共享單車之後,擺出一副「闊佬懶理」的姿態,部門之間互相卸責,民政總署、地政總署、運輸署互不從屬,又缺乏跨部門統領協調架構,現行法例根本沒有修訂空間,最終導致共享單車在香港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
(原文刊登於HKG報10/10/2017)
https://www.hkgpao.com/articles/155358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時事評論:香港建屋土地從何而來?

房屋問題一直困擾着香港巿民,人人都想安居安業,但樓價連續上升15個月,而巿民薪金升幅根本追不上樓價升幅,並且供樓負擔佔去家庭收入三分之二,就連月入八萬元的中產家庭都無法置業。雖然未來三、四年的約有9.8萬個私樓供應,但仍然未能為本港樓價降溫。歸根究底,香港高樓價的基本原因是土地供應嚴重不足,在2005年2012年之間,以曾蔭權為首的特區政沒有建立土地儲備,導致房屋供應數量不足,物業巿場出現「求過於供」的現象,導致樓價有升無跌。
面對這個困局,特首林鄭月娥在上任不久便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研究如何解決香港房屋問題,並計劃在18個月內提交報告。到目前為止,專責小組提出五招髣屋土地措施,包括由專責小組召開完成土地來源大辯論、以置業為主導調整房屋政策、研究出售資助房屋的定價、設計「港人首置上車盤」和研究如何讓居屋毋須補地價出租等等。另外,運房局局長陳帆最近提出「社會房屋」的概念,由政府營運「合法劏房」。並且,特區政區在到訪廣東江門考察之後,提出探討在香港設置「貨櫃屋」的可行性。最後,特首林鄭月娥又建議在維港以外填海,又或開闢新界土地、棕地、郊野公園邊陲位置等等,利用不同的方法,務求覓地建屋,解決房屋短缺的問題。
不同的覓地方法,有着不同的優點和缺點。筆者現提出五個方向,以增加土地供應,改善住屋問題。

維港以外填海

第一,在維港以外填海。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地皮面積大,可作完善規劃,並且較具發展效益,而毋須收地賠償。例如,現時西九龍地土便由填海而得來,將來發展成文娛康樂用地,並且建立大型高鐵站,作為香港跟內地交通連接的樞紐。為此,團結香港基金較早發表「新玫瑰園計劃」,提議在全港多個地區填海造地,例如南丫島西、屯門、將軍澳南、蒲台島等等。
另外,港大科斯產權研究中心發表報告,提議考慮把儲存東江水的船灣淡水湖做填土工程以發展新市鎮,可建30萬伙住宅。然而,填海一般需時近十年,而且對海岸線、生態造成一定影響。例如,就着港大科斯產權研究中心填湖造地的建議,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批評是「完全脫離現實」,因為船灣淡水湖用作儲存淡水,香港需要多個地方儲水,以免一旦「發生意外」時沒後備水飲用,「不能完全依賴東江水」。

收回棕地發展

第二,政府收回棕地。棕地是指一些棄置的工業用地或商業用地,可以改變土地用途,用作建屋。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土地本身已開發,保育爭議較小,而且部分基建已經成型,例如道路、鐵路、電力系統和供水系統等等。例如,現時新界多處農地荒廢,改建成露天停車場。政府大可以收回這些土地,用作建屋之用。
然而,收回棕地涉收拆遷安置,影響本地物流、倉儲等相關行業。政府需要作出合理的賠償,導致成本高、時間長,廢時失事。另外,土地被改建成露天停車場,使土地受到污染,影響生態環境。如果要使用這些土地,需要適當的清理,以重建健康的生態。

起樓見縫插針

第三,見縫插針。因為巿區用地較為珍貴,所以要善用土地,興建單幢樓。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毋須大型規劃,並可以盡快上馬建屋,很快滿足港人的住屋需求。然而,因為發展商會用盡地積比例,通常會興建多層屏風樓,影響區內空氣質素,以及破壞原本景觀,容易引起保育人士反對。例如,西九地區沿岸興建大量屏風樓,影響通風系統,造成熱島效應,區內溫度較其他高出兩、三度。另外,由於地皮較小,可建面積有限,如果涉及改劃用地的時候,便需要等待城規會審批,廢時失事。

舊區重新規劃

第四,舊區重建。因為舊區需要重新規劃,所以這種方法能地盡其用,並能拆卸具倒塌危險的樓宇,保障巿民安全。例如,土瓜灣是較舊的巿區,擁有大量戰前唐樓。隨着月歲的消磨,大部分樓宇都出現破捐和裂縫,急需修補或清拆。在2010年,馬頭圍道出現大型舊樓倒塌事件,導致4人2傷。所以,巿區重建局正逐步進行舊區重建計劃,包括中西區、觀塘區、土瓜灣等等。然而,清拆舊樓需要對受影響住戶進行賠償和安置,成本十分高昂,而且舊區重建計劃耗時甚久,往往一等便是十年,廢時失事,未能解決住屋燃眉之急。

發展郊野公園

第五,在郊野公園邊陲地方建屋。全港逾40%面積為郊野公溒等具生態價值土地,受法例保障,不能隨便進行開發。但是,香港七百多萬人口的住宅用地只佔7%,導致大片土地給了野生動植物,而香港人只能住在擠迫的巿區或新巿鎮。部分郊野公園鄰近巿區,如果在邊陲地方建屋,則毋須大量投放基建,也毋須收地賠償,合乎經濟效益。然而,這種方法會影響生能物種,導致香港原生動植物絕跡。例如,赤鱲角機場在1998年運作,在興建新機場的時候,在區內發現香港獨有的盧文氏樹蛙,導致工程急速叫停,先讓環保署作出評估,並進行搬遷,最後才繼續工程。另外,在郊野公園邊陲地方建屋會減少綠化及大眾休憩空間,減少港人假日閑暇的好去處。不過,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先生估計,只有把2%郊野公園的土地用作建屋之用,便能解決香港現時房屋不足的問題,而樓價便能有回落的機會。
總括而言,特首林鄭月娥上任之後積極開托新的土地供應,藉以解決香港長久以來積存的住屋問題,而房屋政策正是她10月第一份施政報告的重點項目。我們拭目以待,期望特區政府能推出辦法,解決港人置業的困局。
(原文刊登在HKG報 3/10/2017)
https://www.hkgpao.com/articles/154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