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

時事評論:港珠澳大橋給香港的新機遇

港珠澳大橋在上週24日正式通車,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兩位國務院副總理蒞臨,三位全國政協副主席參加,粵港澳三地一把手悉數到會。從2004年3月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到2009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從設計到正式通車,前後歷時14年。這一被外媒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世紀工程,自此投入營運。粵港澳三地時空再折叠,翻開互聯互通新篇章。
大橋備受舉世關注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全長55公里。港珠澳大橋生來便舉世關注,一系列「世界之最」,更讓大橋金光閃閃,堪稱工程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集合橋、島、隧道於一體,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打破世界同類型橋樑的「百年慣例」。它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全長5664米,由33節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沉管對接而成,預留30萬噸級航道。沉管隧道最大埋深40多米,是世界第一次嘗試沉管深埋,在世界範圍內第一次做到了沉管隧道「滴水不漏」。它也是世界上最大斷面的公路隧道,大橋珠海連接線的核心控制性工作拱北隧道,採用雙層公路隧道設計,是國內首創、全球罕見的「曲線管幕」與「凍結法」施工,全長僅255米,綜合造價超過4億人民幣,相當於每米近160萬元人民幣。
港珠澳大橋創下多個奇迹,顯示中國工程技術已趕上世界水平,當中長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更打破世界紀錄。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任區達光教授指出:「這幾十年來,的確見證到內地工程界的躍進。他們做得很好,尤其是這一類的重點項目。他們投放好多資源。我想他們的監控也都很好,其實應該是世界水平,甚至超越世界。」另外,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表示:「以前香港有人對內地工程印象差,但是這次大橋工程證明內地技術不一定次於香港。例如,內地採用的鋼圓筒方案令填海過程更穩定。

多數技術自主創新

早在2014年,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設計負責人孟凡超表示:「這是世界公認修建技術難度最大的大橋之一。在技術積累、人才培養方面,這座橋能提供給中國的將是巨大的綜合效應,使中國邁入橋樑和交通建設世界強國之列。更關鍵的是,大多數技術都自主創新,橋島隧道工程取得近200項技術專利。大橋不僅包含技術,更有艱辛。不僅有成就,更有骨氣。澳珠澳大橋完成後,還會有更大的工程在等待我們,例如台灣海峽大橋、瓊州海峽大橋和渤海灣通道。」
回顧歷史,1983年,香港合和實業創辦人及現任董事局主席胡應湘率先提出興建內伶仃洋大橋的設想,這是港珠澳大橋的前身。1987年,珠海巿委、巿政府也提出了「打通對外開放通道,建設一座連接珠海與香港的伶仃洋大橋。」其後歷經幾年,此項目被國務院正式批准立項,珠海巿專門設立建橋指揮部,甚至完成了四分之一伶仃洋大橋連接橋的修建。但是,在三地間興建跨海大橋,自然需要三地協作共建。然而,香港回歸前,港英政府對此事態度極為冷淡。當時港英殖民地總督彭定康甚至以「時機並不成熟」為由,拒絕了珠海政府溝通建橋的請求,以致大橋建設擱置。香港回歸後,胡應湘在2002年再次提出了興建港珠澳大橋的計劃。這次、港府與國務院都支持。2004年3月,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大橋前期工作全面啟動。2018年10月,大橋最於建成並通車,胡應湘在開通儀式上表示:「今天圓了我的心願,更是圓了大灣區居的心願。」

革命性改變物流業

近年來,隨着三地經貿往來持續擴大,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不斷增加,現有粵港兩地海陸口岸交通負荷越來越重。由於粵港兩地分處不同的關稅區和司法管轄區,出入境手續繁多,限制了交通容量。在大橋興建之前,一直沒有陸路通道,只能走海路或空中通道。這對兩地經貿往來的限制性影響很大。大橋開通的影響,是現實的也是長遠的,最顯著的是交通變得便利。大橋開通之後,車輛取道大橋可縮減往來香港與珠三角西部的行車時間,將珠三角西部納入香港三小時車程可達的範圍,減少陸路客運和貨運的成本和時間。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指出:「以前往來珠海與香港國際機場的時間大約是4小時,現在取道大橋只需45分鐘。以前往來珠海與葵青貨櫃碼頭的行車時間約為3.5小時,現在取道大橋只需75分鐘,這一點對貨運極其重要。以前,香港與珠三角西部的交通主要靠水路,並無直接陸路通道連接。在大橋通車前,物流公司需用駁船把貨物由香港運到珠海洪灣港,一般需要1至2天的時間。如果走陸路,兩地距離超過200公里。現在,大橋一通,兩地陸路距離縮短至40公里,對物流業的改變可以說是革命性的。

徹底改變生活模式

另外,修建大橋也是長遠戰略布局。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表示:「香港原本依靠內地轉口貿易以及支撐轉口貿易的金融環境,但現在這個優勢在逐步縮減,極需向外拓展經濟空間。對內地來說,深圳、東莞正處於產業升級階段,而且環境容量已趨於飽和。然而,港珠澳大橋一通,可以向西拓展和輻射,使珠海成為橋頭堡。輻射範圍延伸到背後的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不僅給港人創造一次再發展的機會,同時也帶動了粵西落後地區的發展,這是國家戰略布局的深層次考慮。大橋通車後,三地交通和聯繫更趨便利,有利擴大消費巿場,促進大灣區的旅遊業和人力流動,帶動消費及服務行業。大灣區人力、貨物、投資流動將更暢順,為金融服務、創新及專業服務等領域發掘新機遇。」港珠澳大橋的重大意義,在於徹底改變大灣區、珠三角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及交通現狀等,促使人們升級至全新的生活模式。大橋在大灣區將發揮重要作用,間接產生的GDP量可達幾萬億至幾十萬億元人民幣。
2018年10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第二份《施政報告》中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東大嶼填海計劃」,要在大嶼山和香港島中間海域建立一個約1700公頃的人工島,期望2032年分階段完成填海,預料可供70至110萬人居住,創造34萬個就業職位。林鄭月娥提出此計劃是與香港房價高企、巿民置業困難有關,但她選擇在大嶼山和香港島之間水域填海造地,跟大橋開通有很大的關係。從地圖上看,大灣區的道路網絡已逐步完善。2019年初,大灣區東部的粵港新陸路口岸「蓮塘-香園圍」將會建成。其次於本年9月,大灣區中部的廣深港高鐵已全線通車並接入內地高鐵網絡。再者於本年10月,大灣區西部的港珠澳大橋通車。自此以後,粵港澳三地緊密相連,既是血脈相通也是地理相接,既是經濟的也是社會的。

飛躍到世界舞台上

2017年,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與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港珠澳大橋就是十九大精神的最新體現。今年是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來,港澳對國家改革開放的貢獻良多,因此祖國一直重視港澳。現在,港澳在新征程上成為國家改革開放大灣區的一部分,和內地同坐一班車,向同一個方向進發。香港只要堅持初心,前路便一片光明,讓經濟踏上大灣區的跳板,飛躍到世界舞台之上。
原文刊登於《HKG報》26/10/2018

2018年10月21日 星期日

時事評論:改革開放四十年 中國人今時不同往日

中國八十年代的貧窮令人震驚,所以在改革開放,打開國門後,人們面對國外的花花世界時候,受到的心理衝擊是可以想像的。很多人都被外面世界的繁華震撼了,並徹底拜倒在地,喪失了追趕的勇氣。於是,我們小時候,耳濡目染都是各種關於外國天堂般美好的事情。例如,日本小學生在夏令營中表現十分厲害,一個日本孩子完勝十個中國孩子。其次,日本政府如何聰明地購買中國的稀土而沉在近海以備後用,而中國政府卻毫無知覺。再者,美國人的月薪超過10,000元,水龍頭能出熱水,連電視都是彩色的。另外,歐洲城巿裏全是樓房,每家每戶都有抽水馬桶,連私人都買得起私家車,這些事情都讓我們驚奇不已。
然而,在今天看來,當時人們的那種羨慕之情顯得如此可笑。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覺得「外國的月亮特別圓」,試圖來證明中國的事情是低劣的。可惜,如今說這種話的人,大多是受到老舊文人的影響,而不是他們的親身體會。當下的中國社會,有一大批在八十年代被巨大的中外差距震碎脊樑的人。他們如今正值壯年,活躍在傳播界、學術界,以及網絡輿論。儘管中外差距已經收窄,甚至在很多方面中國已經超越了大部國家,但他們依然固執地認為中國很差。這種固執的觀念通過他們的書籍、影視、網絡帖文影響着中國很多年輕人。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導致很多生活在2018年的中國年輕人,對中國和外國的認知只停留在八十年代。

對外國認知停留八十年代

在八十年代,中國是落後的。那時候不但有英、法、德、日、美等發達國家凌駕在我們頭上,還有「亞洲四小龍」,例如台灣、新加坡、南韓在我們身邊耀武揚威,彷彿中國比其他國家或地區都要弱。在那時候,中國科研領域成績最好、最優秀的一批人都選擇離開中國,因為他們覺得中國沒有希望,尤其是那些航天、飛機製造、現代船舶、發動機等這類學科的高科技人才都選擇離開了中國。儘管他們大多數到外國只能在一些小公司打輩子散工,但他們依然義無反顧地離開中國,因為那時的中國沒有任何平台給他們施展技術才華,而在國外一個月就能賺到幾千美元薪水,這幾乎等於當時中國研究機構做一世的工資。相反,當初選擇留下來和中國一起成長的人們,有一部分也並非出於愛國,而是因為他們不是成績最好的那批人,沒有達到讓西方國家收留他們的標準,所以他們不得不選擇留下來,和自己的國家站在一起。但是,事實證明這些留下來的人,反而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而選擇離開的那批人,則默默無名地浪費了自己的生命和才華。
隨着這些年,中國航母、天宮空間實驗室、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國之重器不斷研製成功,那些科研人員也將名留青史。總有一天,後人會不斷地去書寫他們的故事。因為這個追趕過程之艱辛、奮鬥之辛苦、犧牲之巨大,是舉世罕見的。在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們,不要說趕英超美,就連日本和南韓、新加坡似乎都是無法逾越的大山。在八十年代,幾乎所有的社會名人都在各種場合宣稱中國的人力成本優勢是沒有意義的,日本的工人效率中國高得多,一個日本工人能頂200個中國工人。所以,別說中國的經濟總量將來能超過美國,就連超過日本,在他們看來都是永遠不可能。

料2025年奪經濟總量第一

早在2005年,有人在網上發帖,表示以中國的經濟結構優勢,到了2015年,國民生產總值將趕超日本,結果那個帖文被人追着罵了好幾年,網民都覺得這個人不是瘋子就是政府僱用的打手,認為日本不可能輸給中國,這是當時絕大部分人共有的想法。但是,還沒等到2015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日本,並且以一發不可收拾的勢頭直追美國。據推算最快2018年、最遲2025年,中國就將奪走美國經濟總量第一的位置。
現時中國科技一日千里,例如殲-10戰鬥機,僅資料圖就重達30多噸,上千萬頁,涉及幾十個科技領域,幾百種產業配件,幾千種技術細節,需要幾十萬個硬件和極其複雜的軟件配套系統。飛機一旦上天,每一個硬件和軟件都必須正常運作,否則就可能出現重大事故。我們中國人,用幾十個人的核心科研團隊,就把這件事辦成了。這只是第三代戰鬥機,更別說殲-20、航母、神舟飛船,以及天宮空間實驗室這些更為複雜的大國重器。據公開資料顯示,這些科技壯舉的研發人員,有一些是80後青年。所以,這代表了中國頂尖實力的人才,不可能在競爭中輸給外國人。
曾經風光一時的「亞洲四小龍」,早就被一次次的金融風暴打得支離破碎。例如,台灣推行所謂「民主政制」,竟然將全台灣經濟命脈全部交由美國操控,以至於這個曾經遙遙領先的經濟發達地區,現時發展停滯不前。如今的台北街頭看起來很像九十年代的成都,那些年曾經讓無數大陸人羨慕的各種現代化樓房,現在看來竟是如此普通。中國任意一個二線城巿的購物中心和商業區都比台北最繁華的核心地帶要顯得現代和時尚得多。

亞洲四小龍絕非高不可攀

其次,曾經的「花園國家」新加坡,如今新加坡人改變命運的機會很小,基本上父輩的工資是多少,自己的工資就是多少,這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當年新加坡僅僅在巿中心種上幾顆椰子樹,安裝了自動灑水器,就被八十年代出國的中國人羨慕地稱呼為「花園國家」。但是,如今看來,這顯得十分可笑。
再者,南韓民眾的真實生活質量,隨着影視流行也被大家了解,更不要提金融危機後大批韓國企業家欠薪走佬的慘況。在今天的南韓,不僅吃排骨是一種奢侈的行為,而且經常因為鬧菜荒而向中國求援。中國把大白菜以低價出口給南韓,但到了南韓的超級巿場,還是因為民眾搶購而飊升到一百多元人民幣才買到一顆大白菜。在高物價之下,南韓的人均收入過萬有何值得羨慕?
中國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以上,國民生產總值總量超過了日本,但人均收入還很低,所以中國依然不如日本。但是,美國的人口也比日本多3倍,而國民生產總值卻只多2.4倍,難道說美國還不如日本?有些上一代的人認為中國人不可能達到富裕的生活水平,所以他們找出很多論據來證明這一點。例如,他們長期堅稱中國人是一盤散沙,一旦出現大災難,根本不可能團結,更不可能超越日本那種強大的國民文化。然而,2011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東海大地震把他們吹捧起來的日本神話打破了。日本不僅救災遲緩,而且幾乎找不到義工。災民長時間得不到救濟,屍體大量倒伏路邊,慘不忍睹。核泄漏地點因為遲遲得不到封堵而一再擴大,日本自衛隊一開始就明確拒絕參與核事故救災,年青人不肯參與救援,最後日本政府不得不弄了一批平均年齡65歲的老人去核泄漏事故現場堵漏送死。通過這類事件,暴露了日本遲鈍的政治體制,讓很多崇拜日本的人感到迷惘和陌生。相反,2008年,中國汶川地震後,中國80後軍人在氣流複雜的群山中空降,駕駛直升機或者揮舞着工兵鏟,逢山開路,遇水填橋地拯救老百姓,充分表現了救國救民的偉大情操。
誠然,日本在某些產業細節的處理上,還值得中國人借鑒,但在整個國家的民族的角度,以及整體實力上來說,日本已經不是中國的對手。一個充斥着遲鈍官僚主義的日本,在經濟上的優勢也必然維持不了多久。以前中國官方常把美日並列,視兩者為中國在文化、經濟、軍事、政治上的全方位對手,而現在這個對手只剩下美國,而且就連美國也頹象初露。雖然美國衰退還很輕微,不大可能讓大多數人相信美國會倒下,但起碼能讓更多人明白美國並非完美。

論整體實力 日本已非對手

四十年之前,中國被外國人認為應該被殖民多三百年,才可能買得起彩色電視機,但這已經成為一個笑話。而且,多年來一直廣泛傳揚的「中國崩潰論」也從未發生,反而連中國一些二線城巿普通階層的生活水平也達到發達國家的生活質量。今天的中國一切都變了,一大批自信的中國企業早就在國際巿場上和外國人拼技術了,並且把外國科技巨頭打得節節敗退。例如,八十年代中國第一批白領紛紛膜拜「諾基亞」和「摩托羅拉」,以及「思科」那樣的外國公司,並信誓旦旦地宣稱它們都是無法戰勝的。但是,如今這些公司都快倒閉了,在全球巿場上將它們取而代之是中國的「華為」與「中興」。今天,又是這些白領,開始跪拜「蘋果」那樣的美國公司了,又一次信誓旦旦地宣稱它是無法戰勝的,然而他們遲早都要跌眼鏡,因為中國企業終有一天會超越美國公司。
這些年,中國創造了太多奇迹,全世界三十多年來幾乎甚麼都沒變,只有中國在日新月異。這是一種奇迹,而我們都是見證人。例如,跟外國相比,中國的火箭不僅重量輕得多,發動機效率也要強數倍,更了不起的是中國的太空技術事故率是全球最低的。相反,美國的高端技術還是比中國先進一些,但美國產業空心化很嚴重,發射衛星都得去租俄羅斯的火箭。而且,這些年來美國科研機構效率低下,已經十多年沒有取得甚麼實質性的進展了。美國太空總署將來絕不是中國的對手,美國人現在還是領先一步的,不過美國終歸是要失敗的。
現在,中國最聰明的那批人已經沒有了自卑和外國夢,因此作為中國的一份子,我們也應該對自己有信心。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7年香港回歸20週年表示:「我們要相信自己、相信香港、相信國家。」筆者相信經歷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而是「一鳴驚人」的楚莊王,並相信中國在2025年將會由製造大國變成製造強國,中國人從站起來、變成富起來,更變成強起來。
原文刊登於《HKG報》21/10/2018

2018年10月6日 星期六

時事評論:冰上絲綢之路

9月15日,中遠海運「天恩號」貨輪抵達了瑞典東北部港口城巿海訥桑德,順利地完成了它的首次「冰上絲綢之路」航行。這艘按照極地探險要求特製,具有破冰能力的3.6萬噸多用途冰極船,在8月4日從中國連雲港起航,經過33天的航行,終於到達了法國西北部港城巿魯昂,之後又來到荷蘭埃姆斯港,最後在海訥桑德完成整個航行。
原來,很多年前已經有人指出,隨着北極氣溫上升,中國走北極航道去歐洲可以省時省油省錢並免卻海盜的威脅。這次「天恩號」貨輪取道北極東北航道,就比經過馬六甲海峽、印度洋和蘇彜士運河的傳統航線節省12天的時間,縮短三分之一的航行距離,節約大約300噸燃料。「天恩號」貨輪完成「冰上絲綢之路」的首航,是發展中國對外經濟貿易非常重要的戰略性舉動,特別在現時美國圍堵中國的局勢下,有可能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北極航道變得可行

北極航道分別為東北航道、西北航道和中央航道。隨着全球暖化,北極融冰速度越來越快,北極的無冰期越來越長,導致北極航道商業營運的希望便越來越大。在這三條航線中,中央航道穿越北冰洋中央公海,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需要穿過北冰洋冰層最厚的地方,所以航道的可行性較低。相反,東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就好得多,而這次「天恩號」貨輪走的是東北航道。因為該航道的融冰速度最快,所以東北航道在三條航線之中是最有潛力的。
如果北極航道商業營運變成常態,世界便要變天了。因此,中國要參與北極氣候變化相關的一些國際組織,藉此監測北極的氣候,而更重要的是,中國要一步步克服困難,參與北極航道的開發和利用。其實,中國在2017年已經實現貫通了北極三條航道。2012年,「雪龍號」科學考察船成功首次穿越東北航道。2013年,中遠海運旗下的「永盛輪」對東北航道進行商業性試航。從那年開始,東北航道上的中國船舶就沒有斷過。至於冰層最厚的中央航道,在2017年8月,中國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乘坐「雪龍號」完成了首次穿越。然後,在9月成功穿越西北航道。在2018年1月,中國首次發表了《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明確提出北極航道的開發和利用,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中國參與北極航道基礎設施建設、商業化利用和常態營運。
東北航道的大部分航段都位於俄羅斯北部沿海的北冰洋離岸海域,目前中國與俄羅斯關係很好,相對傳統航道比較安全。另外,中國與俄羅斯在北極合作已經有了成功的例子。例如,2018年7月,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成功開通,第一艘液化天然氣貨輪已經過東北航道到達中國。在歐洲方面,北歐國家提出「北極走廊」計劃正好配合「冰上絲綢之路」。芬蘭、挪威等國家打算建設一條鐵路,從芬蘭赫爾辛基通往挪威的希爾克內斯港,在那裡會合「冰上絲綢之路」。如此,來自中國與東亞的貨物就可以通過「冰上絲綢之路」運到北歐,再經「北極走廊」的港口和鐵路送到整個歐洲,使中國和歐洲的經貿聯繫越來越緊密。
在當今世界局勢之下,無論是對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還是對北極石油、天然氣、礦產、漁產等資源的養護利用,都是中國應該重視的。中國應該加強以上方面的戰略規劃,因為它對中國的經治、經濟、軍事多方面越來越重要。最近幾年,中國與俄羅斯領導人會面曾多次提及開展北極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例如,在俄羅斯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召開之中,中俄雙方推動「冰上絲綢之路」合作,使俄羅斯遠東地區與東北亞、歐洲地區,通過北極航道緊密相連,進而為相關地區開闢新的發展機遇。

中俄聯手開發遠東

俄羅斯遠東地區蘊藏極為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礦產資源。在人煙稀少的廣闊土地上,農業和養殖業發展潛力十分巨大。然而,由於大片土地位於寒冷的北極圈,加上缺乏資金、人力和基礎設施,其發展遠落後於西部地區。但是,自從俄羅斯總統普京上任之後,着力發展遠東地區,制定相應地區發展策略。例如,自2014年以來,俄羅斯加快遠東地區開發步伐,並於2015年召開第一屆東方經濟論壇,旨在擴大遠東地區開放,吸引外國投資。到了2018年,本屆東方經濟論壇以「遠東更多機遇」作為主題,其中一項重點議題是討論俄羅斯遠東地區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前景,以及發展遠東運輸走廊對亞太地區的重要性。
多個經濟學者認為,遠東開發的關鍵是構建遠東資源與周邊需求的互聯互通。「冰上絲綢之路」倡導北極航道合作,能帶動遠東地區北冰洋沿線港口的開發,激活區域經齊潛力,為遠東面向太平洋國家、通往大西洋國家的合作開闢新通道。俄羅斯視中國為遠東開發「最合適的合作伙伴」。2017年12月,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後,在俄羅斯實施首個大型能源合作項目「中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正式投產。這對中俄遠東開發合作具有標誌性意義。北極圈的亞馬爾半島擁有全球最豐富的天然氣儲備,但是因為地理和你候原因,成為最難開採的氣田之一。中俄共建「冰上絲綢之路」,讓開採亞馬爾冰封的能源成為可能,而中資企業成為這個高難度項目建設和營運的重要力量。「冰上絲綢之路」倡導合作開發北極航道,有助推動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的合作發展,還將促進朝鮮半島、日本,甚至歐洲的互聯互通與經貿合作,開闢亞歐合作的新捷徑,帶動全球經濟新路向。
原文刊於《HKG報》6/1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