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時事評論:專家預計中國在2035年超越美國

 根據俄羅斯塔斯社3月尾的報道,最近中國、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和印度五個國家的智庫合作,發佈了一份關於「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大概在2035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體。只要11年,中國就能夠成為世界第一了。這份報告是可靠的,因為不是中國自己出的。除了和中國關係不錯的俄羅斯之外,參與報告的研究人員包括美國丹佛大學和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的專家。 

報告中對於中國經濟的預判,不僅包括2035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還指出到了2035年,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佔比將從現時三分之一,擴大到將近一半。同時,中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將會達到接近8萬元人民幣的水平。另外,由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將不斷提升,形成和美元長期競爭的格局。

 2023年,中國GDP總量是17.89萬億美元,美國是27.36萬億美元。如果以上報告的預測收據是準確的,也就是說到了2035年,中國GDP總量很可能是現在的2倍,也就是中國人均GDP將超過2萬美元,這代表中國跨過了初級發達國家的水平。

 全球經濟發展在過去的三十年中,主要是以歐美發達國家為主導。因此,雖然歐美少數國家的人口不多,但國民卻可以享受高物質和高福利待遇。這不是因為政策好,而是歐美國家佔據了先發優勢,通過不斷積累專利壁壘和技術壁壘,佔據了全球產業鏈最頂尖的位置,把又累又苦的工作都推給發展中國家。例如,中國製衣廠工人一年生產上億件服裝,賺到的錢只能買到一架美國波音客機。全世界落後國家變相在給歐美國家打工。但是,如果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以上情況將會被徹底顛覆,東亞可能成為世界經濟中心。

 根據2022年的數據,全世界人均GDP2萬美元的國家有48個,總人口加起來大婅是12億。如果中國將來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總人口將會是現時的2倍。中國的發展模式將會造福東亞、東南亞,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這將會打破歐美國家在產業鏈上設置的高門檻。

 正因如此,很多國家看到中國崛起,內心感到十分害怕。一旦中國打破技術壁壘,實現產業升級,就很可能打破很多發達國家坐吃山空的飯碗。現在,中國在新產業的佈局已經初見成果,無論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超級計算技術,還是太空技術,中國可以說是個全方位選手。所以,有人預測「第四次工業革命」如果不是在美國誕生,便是在中國誕生。

 中國在2035年超越美國,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完全是有可能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歐美國家絕對不會坐視不管。所以,美國近年對中國進行貿易脫鈎、技術封鎖,目的就是阻礙中國發展。

 回顧歷史,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GDP總量達到美國的七成,使美國感到威脅。於是,美國逼使日本簽署《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升值,最後刺破日本房地產泡沫,導致日本錯過了全球互聯網浪潮,還陷入了經濟不發展的三十年。所以,現時中國也面臨着當年日本的情況,美國用盡千方百計阻撓中國發展。

 面對美國全方位打壓,中國需要自強不息,堵塞短板,例如國內企業同質化競爭、產業分工不夠緻等等。中國只有不斷的揚長避短,才能贏得最後勝利,做到真正的「超英趕美」。

原文刊登於《hkwisdom》26/4/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2035

2024年4月21日 星期日

時事評論: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

 4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旨在提高全民國家安全意識,營造維護國家安全的濃厚氛圍,增強防範和抵禦安全風險的能力,同時令巿民認識國家《憲法》、《基本法》和國家安全,培養國民身份認同 

以往,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有所缺失,例如遲遲未就《基本法》第23條進行本地立法,以致被外國勢力利用國安漏洞,在香港發動2019年「反修例騷亂」,試圖顛覆國家政權。然而,2020 6 30 日,中央人民政府為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以及保障香港居民的利益,以「決定」加「立法」的方式制訂《香港國安法》,成功遏止危害國家安全的威脅和行為。

 中央人民政府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國家安全事務負有根本責任,而香港特別行政區負有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基本法》第1條表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第十二條表示:「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所以,中央有責任、亦有權力根據香港情況進行相關決定,這是中央準確落實《憲法》及《基本法》的體現。

 自《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以來,香港社會回復穩定。最近,香港舉辦多項大型國際盛事,例如「渣打香港馬拉松」和「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吸引旅客到港,更有助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由此可見,《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後,香港已從由亂及治,進入由治及興的新征程,香港的未來一定更加美好。

 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義務,所以我們都應該肩負維護國家安全的使命。我們更應該認識總體國家安全觀對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因為「總體」兩個字提示我們應以宏觀的角度全盤理解國家安全。國家安全絶不僅僅是保衛國土安全、軍事安全,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網絡犯罪行為威脅我們正常的生活,動輒令我們失去金錢、名譽,甚至危及人身安全,足以影響社會的安穩。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守法守規、持守正確的價值觀。

 國家安全涵蓋多個重點領域,包括傳統安全領域、非傳統安全領域,以及新型安全領域。最近,中國發展出多4個新型安全領域,包括糧食安全、金融安全、數據安全,以及人工智能安全。由此可見,隨着世界不斷進步,國際政治環境急劇變化,我們正面臨新的國家安全風險,需要盡每個國民的責任,一起維護國家安全。

 另外,《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亦已於本年323日刊憲生效。國家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標誌着香港特別行政區終於完成《基本法》第23條規定的維護國家安全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完成了歷史使命,不負中央所託,不負國家信任。完成23條立法是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必要工作,確保「一國兩制」中「一國」的國家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和「兩制」的香港特區長期繁榮穩定。

原文刊登於《HKWISDOM》20/4/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3f396cfc6ac

2024年4月13日 星期六

時事評論:雪龍2號訪港 喚醒港人關注極地安全

 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於48日訪港,香港政府安排巿民登船參觀,反應非常踴躍,全部時段額滿。政府今次爭取國家破冰船到訪,將南極探索資訊帶給香港巿民,並激勵年輕人更多認識國家有關工作,從而有機會投身有關事業,參與南極探索。 

從「雪龍2號」的新聞報道得知,地球南北兩極現正面臨嚴峻挑戰,構成安全風險。例如,人為活動製造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暖化危機。隨着極端天氣引發的地球災害日益增加,氣候變遷近年已成為國際關注的重要議題。眾所周知,氣候變遷主要源自人為活動的影響,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使用大量化石燃料,以致溫室氣體大幅增加,造成全球溫室效應加劇。

 其次,溫室效應導致地球表面溫度升高,引起大氣與海洋暖化、積雪與冰山減少、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事件增加等。這些變化對生態系統、人類社會和經濟造成廣泛影響,在自然界引發許多異常現象,例如海洋酸化、冰川融化、乾旱、洪澇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傳染病大幅擴散,適宜農耕土地減少而引發糧食危機。

 有見及此,中國早在2015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其中第31條訂明:「國家堅持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國際海底區域和極地,增強安全進出、科學考察、開發利用的能力,加強國際合作,維護中國在外層空間、國際海底區域和極地的活動、資產和其他利益的安全。」

 《國家安全法》提出我們要開發利用極地,而隨着全球暖化加劇,北極現正出現「冰上絲綢之路」。以往,北極圈海域長年冰封,即使夏季海域上的冰層也不會完全融化,因此需要以破冰船導航,不但所需時間長,而且面對的風險也高。然而,近年北極因氣候暖化而出現「無冰期」,夏季出現了「北極航道」,使商業通航成為可能。由於穿越北極航道比穿越傳統經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要縮短超過四成的航程,國際貿易海運成本也將大大降低。因此,如果「北極航道」未來成為國際上的恆常航道,或成為中國新時代接通歐洲的「冰上絲綢之路」, 大大有利於中國的國際海運發展。

 為了開發極地資源,中國早於上世紀50年代便提出極地考察,到了上世紀80年代第一次進行南極科學考察。直到今天,中國已完成超過35次南極考及超過10次北極考察。在多次科學考察之中,中國成功打開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有助我們理解氣候變化和全球環境。其次,中國也在極地積極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包括海洋生物、海鳥和陸地哺乳動類動物等等。再者,對於極地蘊藏着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石油、天然氣、礦物和漁業資源等,中國已制定可持續的開發政策和管理方案,確保這些資源能合理利用,同時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另外,中國在極端條件下進行研究創新技術,這些技術在其他領域也有應用價值,促進科技的進步和創新。

 直到目前為止,中國已成功在南極設立5個科學考察站,成果豐碩累累。然而,中國並沒有獨佔科研成果,而是跟其他國家分享,促進國際合作,因為極地科研需要跨國合作,建立互信,攜手同行。極地科研為科研人員提供了一個國際合作平台,互相交流知識和經驗,解決全球性的挑戰,從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原文刊登在《HKWISDOM》12/4/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2-a92e9349-5c3b-4ee3-828f-eca1e3d12c43

2024年4月6日 星期六

時事評論:馮德萊恩出賣歐洲利益

 今年是歐盟機構領導人的「換屆年」,一向敢言的愛爾蘭籍歐洲議會議員戴利(Clare Daly),近日在會議廳上以強烈措辭,表達對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不滿,並力數她任內的兩宗罪。她表示:「這屆議會早就應該認真考慮削減歐盟委員會的權力,因為歐盟委員會,尤其是主席馮德萊恩已經失控。」 

第一,馮德萊恩在沒有任何授權的情況下,破壞歐盟成員國對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政策,選擇站在美國一邊,而不是與歐洲政府首腦合作。例如,她推動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車的國家補貼進行調查,強調對中國「去風險化」的必要性,完全跟足美國的口脗。另外,她以中國的貿易脅迫、抵制歐洲商品以及對關鍵原材料的出口管制為例,指出中國是歐盟在商品方面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同時對其不公平的和有時扭曲巿場的掠奪性行為的擔憂正在上升。

 面對馮德萊恩的無理指控,中國也不是省油的燈,以行動表示對她的不滿。例如,去年4月馮德萊恩與法國總統馬克龍一齊訪問中國,兩人得到卻是南轅北轍的待遇。馬克龍獲中國熱情款付,包括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接見,一同會見記者,並與中法企業家委員會進行會議。相反,馮德萊恩卻只能在普通旅客的出口入境,沒有紅地氈歡迎,只有中國外長迎接,明顯受到冷落。

 第二,馮德萊恩公然篡奪會員國在外交政策方面的特權。例如,她訪問以色列,一再重複歐洲無條件支持內塔利亞胡的種族滅絕政策。由於她以上言行,導致去年10月,798名歐盟職員向歐盟委員會發公開信,批評她在以巴衝突中偏幫以色列,而且強烈譴責她對以色列的支持「不受控制」。

 戴利一針見血地點出了馮德萊恩的問題,特別是她作為歐盟的領導人,竟然會對美國言聽計從,不單只處處針對中國,還公開支持手上沾滿鮮血的以色列,這些統統都不符合歐洲的發展利益與道德價值。

 歐盟27個成員國的領導人即將在6月歐洲議會選舉後,提名新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已表態尋求連任,雖然獲得歐洲議會最大黨歐洲人民黨的支持,但她如此拙劣的表現真的能夠勝任嗎?讓我們看看她的往績,來評論一下她是否適合連任。

 美國自從2022年推動俄烏戰爭爆發,歐洲作為美國的跟班,只能跟着美國的指揮棒而動,導致自身嚴重損失,反而美國卻賺到盆滿砵滿。例如,歐洲各國為配合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停止向俄羅斯購買廉價的天然氣,反而輸入美國貴價能源,導致能源價格飊升,通脹嚴重。另外,歐盟跟隨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向烏克蘭投入大量資金與軍備,導致戰爭持續開打。與此同時,美國卻啟動加息週期,使投資者從歐洲撤資,資金大量湧入美國,讓美國大賺一筆,歐洲卻損手爛腳。

 由此可見,歐洲跟隨美國,只會變成待宰的肥羊,被收割的韭菜。馮德萊恩作為歐盟委員會主席,在任內沒有為歐洲各國利益着想,只顧自己仕途利益,根本沒有資格再做新一任的歐盟領導人。

原文刊登於《HKWISDOM》5/4/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feeff96972f

2024年3月30日 星期六

時事評論:美國正在加速崩潰

 美國透過全球輿論霸權不斷散播「中國崩潰論」,由2001年開始,美籍華人作家章家敦發表著作《中國即將崩潰》,預言中國和國際社會體制因種種問題而將在2011年之前崩潰。但是,他的預言並沒有實現,反觀中國現時的GDP已達美國77%,並有機會在2049年之前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 

既然「中國崩潰論」不成立,反而「美國崩潰論」卻越演越烈。根據《華爾街日報》2月披露的最新數據,美國國債收益率已升至多年來的最高位,這迫使美國政府支付更多利息,並對其財政預算造成嚴重壓力。2024年,美國政府所需要支付的國債利息,已經創紀錄的超過了美國的軍費,成為美國政府所需要支出的最大項目,因而爆發財政危機,這將成為美國崩潰的直接導火線。

 今年,美國國債已經接近35萬億美元,美國政府根本沒有能力還錢。根據資料,美國政府的財政收入不到4.5萬億美元,這個錢莫說用來還債,就連用來正常支出也不夠。例如,2023年,美國財政收入4.4萬億美元,財政支出為6.1萬億美元,財政赤字高達1.7萬億美元。為了填補赤字,美國每年都需要增發美債來續命,否則美國軍餉都發不出來,政府都要停擺關門。

 2021年,拜登當選美國總統,當時美債總額才28萬億美元,已經是個天文數字。現時,在短短幾年間,數字已經飊升到接近35萬億美元,但拜登還嫌國債發行得太少,完全不夠政府支出。美債僅僅是「借新還舊」的騙局,但是只要美國能還得起利息,這個遊戲就能一直玩下去。這好比信用卡用戶每月只支付「最低還款額」,銀行就不會找你麻煩。但是,如果債戶連最低還款額都還不起的時候,銀行便會找信用卡用戶算賬。

 2024年,美軍的軍費預算為8860億美元,在全球遙遙領先,佔據全球軍費總額38%。與此同時,美國國債利息卻高達8900億美元,首次超過軍費,成為美國的沉重負擔。美國的財政收入本來就不夠支出,現在要支付的利息越來越多,這迫使美國發行更多美債。美債越多,利息越高;利息越高,發行美債越多,這直接導致美國加速崩潰。

 根據美國經濟學家的預測,美國在2044年的國債超過100萬億美元,每年支付的利息將高達接近3萬億美元,而美國政府收入根本無法填補這缺口。然而,美國根本無法減少其他開支以償還債務,例如70%社會福利開支是必需的,另外13%債務利息也是必須的。如果減少債務利息支出,造成債務危機,便動搖了美債的信譽,導致美國破產,結束美元霸權。再者,13%軍事開支也是必須的,用於維護12個航母編隊,以及140多個海外美軍基地。最後,11%是政府僱員薪金,如果發不出人工,美國政府就要關門。以上美國財政開支的四部份,加起來超過100%,一分錢都不能少花,否則美國立即崩潰,因此美國惟有發行新債來填補赤字。但是,十個茶壺九個蓋,問題永遠不能解決。美國不久便會到達破產的臨界點,一瞬便會直接崩潰,這事情必會發生。

原文刊登於《HKWISDOM》30/3/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20d7302707a

2024年3月24日 星期日

時事評論:教育界爭取同工同酬 中小學教師全面學位化

 香港在1980年實施「九年免費教育」,使大部分兒童享有升讀中學的福利。在此之前,香港政府只集中資源在小學教師,而對小學教師的要求也只需修讀「教育文憑」。為此,自1939年起,「羅富國師範學院」、「葛量洪師範學院」、「柏立基師範學院」、「香港工商師範學院」和「語文教育學院」等相繼成立,培訓「文憑教師」,滿足小學教育的需求。相對而言,當時只有「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提供少量「學位教師」,為中學巿場提供勞動力。 

然而,隨着「9年免費教育」的政策實施,大量學童升讀中學,致使中學教師需求急劇增加。為了滿足巿場需求,政府教育部門便在中學設立了「文憑教師」與「學位教師」兩種職級。「中學文憑教師」只可以任教初中級別,而「中學學位教師」則可以任教初中及高中。在這種制度之下,「文憑教師」和「學位教師」的薪酬與進升階梯有以下分別。

 

「官立、資助學校教師薪級表」(202341日前)

中學文憑教師:

文憑教師(CM):總薪級表第1424($30,235 - $48,860)

助理教席(AM):總薪級表第至點($51,095 - $61,415)

高級助理教席(SAM)::總薪級表第至點($64,270 - $73,775)

 

中學學位教師:

學位教師(GM):總薪級表第至點($31,750 - $73,775)

高級學位教師(SGM):總薪級表第至點($74,515 - $89,845)

首席學位教師(PGM) :總薪級表第至點($85,870 - $97,745)

二級校長(PII) :總薪級表第至點($93,710 - $110,170)

一級校長(PI) :總薪級表第至點($($117,580 - $135,470)

 

事實上,今時今日若想做小中學教師,大學畢業可說是基本,所以在學歷上兩種教師已經再無分別。另外,自1994年起,各間師範學院合併成「香港教育學院」,並在1998年開設學士學位課程,大量培訓學位教師。不過無論人工和發展前景,依然保留過去的特色。這種「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待遇,嚴重打擊教師士氣,分化教師團隊。

 為此,1993年政府接納《教育統籌委員會第五號報告書》,由1994學年起開設小學學位教師職位,將35%的小學教師職位轉為學位教師職位的建議,並於2001/02學年完成。另外,時任特首董建華於1997年發表第一份施政報告亦曾提出「教師學位化和專業化的目標」,以確保香港有良好的師資,故將原定2007/08學年的學位小學教師增加至35%的目標,提前在2001年實現。

 不過,礙於香港經歷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政府於2002年實施「公務員減薪」,連同公立學校與資助學校的教師也需削減人工,因此「教師薪酬全面學位化」便無疾而終。雖然香港在2003年「沙士疫症」之後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幫助,內地與香港簽署《CEPA》,香港經濟得以復甦,公務員薪金也回復正常,但「教師薪酬全面學位化」卻沒有重新被提上議程。

 有見及此,一班前綫教職員為了爭取業界合理權益,便在2005年成立「教育工作人員總工會(教總)」,是香港工會聯合會、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的屬會。教總一直致力維護教育同工的合理權益,為同工排難解紛,關注本地教育政策的發展,重視教育同業之間的交流,適時向教育當局反映業界意見及訴求,並為會員提供多元化的福利服務。

 教總多年來為前綫教師爭取「教師薪酬全面學位化」,包括問卷調查、遊行、舉行記者招待會等等。在2019年的問卷當中,八成受訪教師表示應在2019/20學年推行「教師薪酬全面學位化」。為此,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表示,將於2019/20學年推行公營中學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中小學的學位教師比例會由85%65%,劃一增加至100%。資助學校可按校本情況,於2020/21年前一次過或分兩年時間落實政策。

 由此可見,教師權益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靠一班前綫業界工作者多年積極爭取回來的。所以,作為業界的一員,我們都需要參與工會,維護勞工的合法權益。

原文刊登於《文專薈》第188期   2024年3月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U1FeG3StfBhQbTh/?mibextid=WC7FNe

時事評論:歐美國家掀起新一輪電動車貿易戰

 最近,中美貿易衝突的風浪一高過一浪,美國總統拜登在四月初宣布,由於中國電動車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將全面對中國製造的新能源汽車展開安全審查。接着,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發出警告,如果不對在美國的中國電動車展開安全問題調查,北京有可能在一夜之間命令全部在美國的電動車熄火,並將數據傳回北京。另外,美國知名共和黨員盧比奧更直接提議對凡是中國參與製造的電動車大幅提高關稅,以此保護美國汽車巿場。 

按照美國政壇的邏輯,接下來針對中國電動車的具體政策將很快出爐,並會迅速在國會兩黨之間達成共識而通過。雖然美國政界這次表現很決絕,但引領這波貿易衝突的急先鋒卻是歐盟,而歐盟從去年就開始對中國電動車做出反補貼調查。但是,自調查啟動以來,歐洲的中國電動車銷量卻不降反升。於是,這次美國表態要對中國電動車動手之後,歐盟再次緊跟着美國的步伐,宣布要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進行海關登記。這意味着歐盟調查一旦認定中國電動車接受不公平補貼,就可以追至登記日起徵收關稅。

 當反擊中國電動車的棋局剛佈下,輿論上關於整個新能源汽車競爭的文宣也已經開始。大家可以非常明顯的感受到,最近輿論急轉直下。新能源行業已經從當年歐美筆下生機勃勃的朝陽行業,變成低端、低效和低能的沒有前途行業。例如,多家外國媒體將比亞迪(BYD Auto)開往德國的運輸貨輪,視為中國對征服歐洲巿場的宣戰。這一切事情,大家可以理解為歐美國家對中國電動車進入其巿場的阻嚇,渲染威脅並啟動調查。以上都是熟悉的邏輯和節奏,就如2018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似乎要死灰復燃了。

 其實,自從人類商品交換以來,貿易戰便時有發生,並且不是第一次落在中國頭上。回顧歷史,中國經歷的第一次國際貿易戰是「鴉片戰爭」,這次戰爭具備現代貿易戰的一切特徵。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是一個自絕於世界,自給自足的封閉國家。當歐洲各國藉着全球貿易化的東風,試圖用廉價工業品,叩開古老東方大國的巿場大門。中國卻將大量價廉物美的商品賣給對方,例如茶葉和瓷器,然後源源不紀吸納全世界的白銀,導致東西方貿易失衡,西方國家無法扭轉同中國的貿易逆差。另外,由於歐洲各國無法從貿易中收回貨幣,導致大量白銀流出,由此出現「銀荒」。當時,歐洲主要國家都實行「銀本位」制度,「銀荒」就會造成各國通貨緊縮,由此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面對貿易逆差,英國當時找到了一個商品,能夠在中國具備巨大號召力,那就是鴉片。自此之後,英國便向中國大量傾銷鴉片,導致貿易戰攻守形勢易轉,變成了中國源源不絕向西方國家流出白銀。之後,中國清政府意識事態不妙,於是派林則徐禁煙,並在虎門銷煙,最後觸怒英國而爆發「鴉片戰爭」。

 由此可見,西方國家在全球貿易之中,只准「零和遊戲」與「輸打贏要」。只許歐美國家賺取貿易紅利,不准中國從貿易中獲益,否則便兵戎相向,以戰爭解決貿易爭端。然而,「鴉片戰爭」已成過去,中國也不再是以往閉關無知的滿清政府。反而,正如法國皇帝拿破崙所言:「現今的中國是一頭睡醒的獅子,世界都會為之發抖。」在2018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發動有史以來最大的貿易戰,起初來勢洶洶,但最終慘敗收場。美國失去價廉物美的中國商品,只好購買其他外來價格較高的產品,逼使全國付出2300億美元的代價,造成國內通貨膨脹急升,造成社會動盪,例如「零元購」活動。如今,歐美國家打算發動新一輪貿易戰,但結局只會重蹈覆轍,必敗無疑。

原文刊登於《HKWISDOM》22/3/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8a5bc0feac1

2024年3月20日 星期三

時事評論:中國電動車彎道超車 西方企業一敗塗地

 2023年,美國向中國進口了7.4萬輛汽車,佔據中國汽車總出口量的1.4%,佔據中國總產能的0.25%。俄羅斯去年進口了90.9萬輛中國汽車,是美國的12.2倍。自此之後,美國選擇了閉關鎖國,以後不進口中國汽車。 

去年,伴隨華為mate 60 Pro手機的推出標誌着美國發起的的科技戰已經全面失敗。美國當年之所以敢發動科技戰,是因為美國自認為自己掌控了芯片供應鏈80%,以為自己有絕對優勢,但結果也不能將中國芯片科技弄死。美國在芯片領域原本有絕對優勢,尚且鎩羽而歸,更何況其他沒有優勢的項目。例如,蘋果公司(Apple)2024年放棄電動車計劃,宣告全面失敗。蘋果公司在2014年啟動了聲勢浩大的泰坦(Titan)計劃,準備在2028年推出震撼全球的無人駕駛智能汽車,結果到了2023年,中國的比亞迪(BYD Auto)已經在銷售了。因此,蘋果公司只能投降,放棄計劃。同一時間,德國奔馳(Benz)宣布,因為普及度與速度未達預期,所以不再堅持於2023年前在主要巿場全面轉向電動車銷售的目標,這代表奔馳要重新回到造油車的老路上。由此可見,美國與歐洲汽車公司在電動車上宣布全面投降,因為完全看不到希望,被中國的優勢全面壓倒。

 2023年,中國打敗日本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根據國務院在2024年剛出爐的工作報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佔全球超過60%,並有機會在五年內超過90%,因為在新能源汽車的所有供應鏈和技術上,中國全部都實現了一己之力打遍全球。在核心技術上,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公開量佔全球70%。在產業鏈上,中國實現了完全獨立研發。在關鍵的電池領域,中國在全球十強之中佔了六席,佔據了全球巿場73%

 雖然美國產業已經空心化,但依然不能沒有汽車。2023年,美國依然生產了1136萬輛汽車,少於中國的3011萬輛,但仍然是全球的第二大汽車生產國。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目前美國汽車行業整體就業人數為450萬人,是美國的最大產業,因此是美國僅存的最後工業亮點。然而,美國和中國的工業差距太大了,根本無法競爭。例如,在電動車領域上,中國可以關起門來進行內循環,不受任何影響。但是,如果世界沒有了中國,全球汽車產鏈便切斷了。

 2022年開始,美國就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如臨敵,採用了各種手段進行防禦。美國聯邦政府早就頒布了一系列法案,禁止美國企業採用中國的新能源產品,同時給了大量消費補貼予民眾去購買本土新能源汽車,補貼金額達到每人7500美元。不但如此,美國各州政府也相繼跟進,再給予額外補貼,達到兩千至一萬美元。另外,美國又拿出270億美元的稅務減免政策,對本土電動車進行大補貼,並禁止從中國進口新能源汽車的相關部件。美國落足血本,為了把本土新能源企扶植起來,但最後蘋果公司也只能繳械投降,因為根本無法競爭,所以退出電動車巿場。例如2023年,美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是中國的5%,差距實在太大。

 由此可見,美國對中國的科技打壓,無論在芯片或電動車的戰場上都已徹底失敗。看着美國逐步衰退,反而中國日漸增長,東升西降的格局已經形成,根本不能扭轉。現時,美國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向蘋果公司學習,放棄鬥爭,全面投降,承認自己的失敗,接受中國崛起的現實。

原文刊登於《HKWISDOM》14/3/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14b4875c027

2024年3月10日 星期日

時事評論:許智峯惡行一次過觸犯三法例

 牽涉4刑事案件的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於2020年底獲保釋期間,訛稱前往丹麥公務外訪,後來宣布「流亡」,存心欺瞞司法機構。2020年9月,他在缺席法庭聆訊之下,被裁定4項刑事藐視法庭罪成,判監禁3年半,另外須支付訟費。


身為法律界人士,本想他去到澳洲能收心養性,低調做人,重新在當地執業做律師。豈料他不知悔改,並變本加厲,繼續破壞法治。本年3月初,他回應有關本港律政人員離職報道時,在facebook公開有份處理其案件的警員、律政司代表及法官全名,呼籲外國制裁及認識者提供進一步資料。

政府強烈譴責許智峯企圖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公然「起底」、要求制裁及妄圖恫嚇相關人員,以及干預司法程序,阻撓政府依法履行職能,破壞特區法治,其拙劣政治戲碼和卑劣用心昭然若揭。

許智峯以上惡行有可能觸犯三條法例,令他「罪上加罪」。

第一,他呼籲公眾人士向官、檢控官和執法人員「起底」,或提供其他人員的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在無相關者同意下披露個人資,以及呼籲公眾提供人員進一步資料,或構成《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起底」罪行,而上載或轉載「起底」信息同屬犯罪。任何人如違反「起底」罪行,一經循簡易程序定罪,可被處罰款港幣100,000元及監禁2年。

第二,他呼籲外國制裁有關司法人員,可能干犯《香港國安法》第29條「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任何人如違反以上罪行,一經定罪,可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罪行重大的,處無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三,政府於本月8日刊憲公布《基本法》第23條草案,其中「國家秘密罪行」與許智峯以上行為相關。他非法披露司法人員個人資料,並呼籲外國制裁相關人員,可能觸犯「非法披露國家秘密罪」。根據草案,在沒有合法權限下,披露國家秘密的資料、文件或其他物品,可處監禁10年。

由此可見,在處理惡貫滿盈的罪犯時,例如許智峯此等卑鄙之輩,實在不應手軟,反而要運用重典,起到殺雞儆猴作用。例如,香港司法機關給予他保釋到外地工作,他卻乘機棄保潛逃,辜負了司法機關對他的信任。不僅如此,他現在卻反咬一口,非法彼露司法人員個人資料。所以,對待這種人,給他良心只會當作狗肺,實在不應姑息養奸。由此可見,《基本法》第23條立法實有必要,用來對付許智峯這等忘恩負義的人,最為有用。

原文刊登於《HKWISDOM》9/3/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53908e576c9

2024年3月1日 星期五

時事評論:財政預算案需要重視師生的身心健康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28日公布《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財政整合計劃」以節流為重點。香港近年受疫情與地緣政治影響,經濟增長較預期慢、資產巿場偏軟,連續數年出現財政赤字。所以,巿民已預期這份財政預算案屬「少甜減辣」,再沒有消費券,以及特別津貼,例如差餉減免與綜援出雙糧。 

但是,再窮也不窮教育,再苦也不苦孩子。政府在經濟出現困難的時候,今年的教育開支仍然持續增加,達到1,068億元,佔政府總經常開支的18.4%。除了經常性教育開支以外,政府增撥資金在職專教育、支援學生身心健康、創科學習和幼稚園教育方面。由此可見,政府在培育人才方面,可謂不遺餘力。

 兒童是我們未來的主人翁,他們應該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下成長。然而,香港校園在疫後復常卻發生了多宗學生輕生事件。自20231月到11月為止,教育局共接獲31宗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為過去5年最多,更較2018年全年14宗增加逾1倍,料受疫情及復常後學生需要面對較大的挑戰所影響。

 為此,教育局已在中、小學透過推行「全校參與」的模式及跨專業協作,提供全面的學生輔及支援服務,當中包括透過教師與校內輔導人員及社工等合作,及早識別及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另外,在今次財政預算案之中,政府將會向中、小學及家教會提供津貼舉辦更多促進精神健康的活動,並加強相關人員的培訓。

 然而,當政府撥款加強教師的輔導培訓之時候,教師也面對着疫後復常的挑戰,身心也覺疲累。根據教聯會同教工會於202311月的「教師身心健康」問卷調查結果,教師快樂感評分為10年來最低。以010分自評工作的快樂程度,教師的快樂感平均值只有4.33分,較前年5.13及去年4.71分有顯顯的下跌。其次,教師的壓力來源主要來自學校行政工作、教學、新增的政策要求、學生的緒問題,每項均超過半數教師感到受壓。

 在工時方,有81%教師每周工作超過51小時或以上,情況明顯惡化。根據聯合國的國際勞工組織建議,勞工應每天工作8小時,每週工作40小時。但是,香港教師每週工作時數明顯遠超以上建議,導致香港教師身心疲累。當教師自顧不暇的時候,面對學生的情緒問題,很多時候都感到有心無力,這也間接導致學生在疫後復常出現輕生問題。

 為此,政府不但需要關注學生身心健康,也需要關注教師身心健康。例如,政府可以增加教師人手,減少教師課節,降低師生比例。另外,政府應落實「一校一行政」,讓行政人員統籌和刪減校內行政工作,以減少教師的行政工作量。這樣,教師便能騰出更多時間跟學生溝通互動,達致關愛校園,師生也能共同健康成長。

原文刊登於《HKWISDOM》2/3/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cecf702aa28

2024年2月21日 星期三

時事評論:《國安法》使香港由亂到治 《基本法》23條使香港由治及興

 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全球首個實行「一國兩制」的地區,「一國兩制」是保持香港長期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但自回歸祖國以來,香港遇到不少問題,使香港特區和中央的關係受到挑戰。例如,抗拒國家的「本土主義」和「港獨」活動冒起,藉反對政府施政而直接或間接引發的社會動盪,包括2012年的「反國教事件」、2014年反政改的「非法佔中」、2016年的「旺角暴亂」和2019年的「反修例騷亂」等。這些行為和活動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傳播大量激進思維,並弱化巿民特別是青年人的守法意識。 

為此,20205月全國人大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決定》,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香港國安法》,並於同年630日公布生效。

 自從《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反政府暴亂大幅下降,巿民重獲免於恐懼的基本人權。根據新界青年聯會及青研香港於20234月的「香港國安法實施三周年」意見調查,八成受訪者認為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本港的國安狀況大有改善。另外,根據保安局網站資料,2021年與2019年比較之下,初創企業數目增加18%,而在港風險投資增加了3倍。由此可見,《香港國安法》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定海神針」,使香港「由亂到治」。

 然而,《香港國安法》只列明四項罪行,包括「分裂國家罪」、「顛覆國家政權罪」、「恐怖活動罪」,以及「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但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尚未覆蓋。根據《基本法》第23條,香港除了需要立法制止「分裂國家」與「顛覆國家政權」之外,還需要制定法律,防範、制止及懲處以下罪行,包括「叛國」、「煽動叛亂」、「竊取國家機密」、「外國政治團體在港進行政治活動」,以及「本地政治團體與外國政治組織聯繫」。

 《基本法》第23條立法是香港特區的憲制責任,雖然政府曾經在2003年嘗試進行本地立法,但礙於反對勢力興風作浪,以致未能成事,最後導致社會近年動盪事件發生。有見及此,香港必須吸收2019年「反修例騷亂」的慘痛經歷,儘快完成《基本法》第23 條立法,以堵塞法律漏洞。

 其實,香港巿民經歷2019年「反修例騷亂」之後,已經凝聚共識,渴望特區政府儘快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例如,在「香港國安法實施三周年」意見調查之中,78%受訪者認為有需要或十分需要儘快就《基本法》第23條進行本地立法。另外,世界現時正經歷百年未見之大變局,國際形勢千變萬化,國家安全風險每日都在。香港需要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機制,以保社會繁榮穩定。

 香港一直是國際金融中心,不斷推動經濟發展。然而,經濟發展需要國家安全作為必要條件,而經濟發展也是國家安全的建設基礎,兩者相輔相成。例如,為了維護國家安全,澳門特別行政區於2009年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當澳門完善了國安法制建設之後,經濟也隨之而發展起來。從2009年到2019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增長了153%,遊客數量增長了81%,總體失業率降至十年內最低。由此可見,制定國安法例能使一處地方有更完備的法律體系、更加穩定的社會秩序、更加良好的法治和營商環境,將更有利於維護當地的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地位。

 香港自2019年至今,經歷「反修例騷亂」和「新冠疫情」,後來因為頒布《香港國安法》和「恢復通關」,經濟由谷低開始回升。如果要讓香港經濟再創奇蹟,除了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例如參與國家「十四五規劃」與「粵港大灣區規劃綱要」之外,還需要做好國安法制建設,制定《基本法》第23條。這樣,香港才可以凝聚精力拼經濟、惠民生、謀發展,真正做到「由治及興」。

原文刊登在《HKWISDOM》22/2/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23-8208eaf0-d94e-41f1-8866-f10ce41ad5e3

2024年2月18日 星期日

時事評論:農曆新年首次列聯合國假期 體現中華文化軟實力

 202312月,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農曆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期,在當天盡量避免安排會議活動。聯合國秘書長每年亦會在春節發表賀辭,致以節日問候及祝福。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26日發表賀辭:「今年是農歷新年獲列聯合國假日後的首個春節,感謝中國和中國人民對聯合國、多邊主義和全球進止的堅定支援。只要我們攜手共進,就能實現一個可持續、公正與和平的未來。」 

春節作為中國傳統民俗節日,不僅是闔家團圓、辭舊迎新的日子,傳承着和平、和睦、和諧等中華文明理念,也承載着家庭和睦、社會包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全人類共同價值。由此可見,春節不單是中國的春節,也是全人類的春節,在人類命運共同體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國擁有五千年歷史文化,有14億人口,佔全球六分之一,GDP排行全球第二,在全球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在經濟、科技等硬實力上均有顯著的增長,但文化與外交等軟實力卻未見顯著。為此,2016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文化自信」,提升國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要以中華文化而感到自豪。不但如此,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說好中國故事」,把優秀的中華文化推廣給全球民眾。

 有見及此,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早在2001年開始,建立「春節品牌」活動,以「春節」為橋樑向全球推介中國文化,並於2010年開始全面打造「歡樂春節」這一全球性交化流活動品牌,目的就是說好中國故事。另外,截至20196月底,中國在全球155個家(地區)建立539所孔子學院,向國際社會推廣漢語及中華文化,包括春節的傳統習俗與禮儀,讓外國人也能歡度春節,一同寫揮春,並用中文互相道賀。

 另外,中國自從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以來,截至20239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的世界遺產」共有57項,在數量上居世界第二位。而且,中國有42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球第一。

 由此可見,隨着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無論在硬實力和軟實力方面,對全球都有巨大影響力,從而提升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話語權。這次,春節正式成為聯合國假日,充分展現了中華文明的傳播力與影響力,有力促進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鑑,積極體現聯合國所倡導的多元、包容文化價值概念,造福全球,惠澤全人類。

原文刊登在《HKWISDOM 》16/2/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a838bacfac5

時事評論:賣國賊沒有好下場

 香港在2020630日頒布《香港國安法》後,香港「由亂到治」,而特區政府在疫情平息並恢復通關後,舉辦多個大型盛事,例如「香港馬拉松」、「香港七人欖球賽」,以及「除夕煙花匯演」等等,旨在搞活經濟,讓香港「由治及興」。適逢春節將至,政府將舉辦多個大型活動,例如「花車巡遊」和「新春煙花匯演」,巿場一遍歌舞昇平,充滿歡樂氣氛。 

然而,在香港巿民歡度佳節的時候,竟然有一批反中亂港的賣國賊在美國策劃搞亂香港。本年2月初,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接見香港國安逃犯,分別是郭鳯儀、袁弓夷、徐穎婷和邵嵐。外交部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有關人士涉及反中亂港及危害國家安全,香港警方依法對其予以通緝。美國為反中亂港分子撐腰打氣,是對法治精神的粗暴踏。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勢力插手干預。中方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任何干預香港港事務、破壞香港法治的圖謀,都將受到中方的堅決回擊。

 美國官員接見香港國安逃犯的原因在於利用這些棋子,達到打擊中國之目的。但是,古語有云「兔死狗烹」,當這些小嘍囉沒有剩餘價值的時候,必定會被當成「棄卒」。例如,20206月,在政府頒布《香港國安法》之前,「亂港小先鋒」黃之鋒曾要求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的庇護,但最後被拒,而他最後被捕,現在仍然收監,等待法庭審判。另外,「亂港頭目」黎智英在20206月接受美國保衛民主基金會訪問時,表示香港的反抗是道德的戰爭,香港擁有跟美國相同的價值觀,表明支持美國抗衡中國,並宣稱為美國而戰,要求美或制裁中國及香港官員。但是,隨着《香港國安法》生效,黎智英被捕並被控「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現正接受審訊。雖然西方政客包庇黎智英,但最多只是派出駐港外交官員旁聽審訊,而且出席人次越多越少,可見黎智英最終也必會被抛棄。

 不但黎智英與黃智鋒,就連一班流亡海外的國安通緝逃犯也必會成為西方政客的「棄卒」,並且連禍家人。例如,「亂港小妹妹」周庭於去年底棄保混逃,最終家人被警方問話,而周庭本人也在本年2月正式被警方通緝,終身在境外流徙,做一個亡命之徒。另外,「搶手機律師」許智峯在2022棄保混逃,流竄境外,靠接濟度日。他被法官控告藐視法庭罪並罪成判囚三年,而他最終在本年2年被法庭宣布破產。再者,「亂港前議員」羅冠聰在《香港國安法》頒布前混逃至境外,撇低「手足」,甚至斷絕與家人的聯繫,可謂不義不孝。他表示當日「着草」的決定,意味永不回頭,跟親友永別,從此離開香港。

 以上例子說明,賣國賊沒有一個有好下場,不但自己被法律制裁,背負被人唾棄的罵名,並且連累家人,害人害己。

原文刊登在《HKWISDOM》16/2/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a838bacfac5

2024年1月31日 星期三

時事評論:愛國主義教育保障國家安全 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在202411日正式頒布,該法建基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愛國」作為公民層面的價值準則之首,由此看出中央對「愛國」的高度重視。 

首先,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旨在保障國家安全。根據該法第14條:「國家採取多種形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國家安全和國防教育,增強公民的法治意識,國家安全和國防觀念,引導公民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在眾多個國家安全領域之中,文化安全影響最為重要。因為文化包含了思想和價值觀,而思想又能決定行動。所以,如果要維護國家安全,首先我們要擁有愛國的思想與紮實的文化底蘊,才能把思想武裝起來,維護國家安全。

 其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愛國主義教育法》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增強國民身份認同意識。根據該法第1條:「第1條:為了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凝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礡力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另外,第2條:「國家在全體人民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育和增進對中華民族和偉大祖國的情感,傳承民族精神,增強國家觀念,壯大和團結一切愛國力量,使愛國主義成為全體人民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

 由此可見,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增強國家文化傳承和弘揚,有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近代以來,西方文化主導了世界主流文化,影響着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習慣等。在全球化下,西方國家通過政治、經濟、科技等各方面的優勢,形成文化面上的霸權地位。因此,我們需要保護中華傳統文化、維護自身文化傳承。

 中國擁有五千年歷史,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化源遠流長。近年,國家投入龐大資源保護國內歷史文化遺產,以及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此,《愛國主義教育法》第29條指出:「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元旦、國際婦女節、國際勞動節、青年節、國際兒童節、中國農民豐收節及其他重要節日,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紀念慶祝活動,增進家國情懷。」

 再者,《愛國主義教育法》能夠增進港澳同胞的愛國精神,與「一國兩制」教育緊密結合,使港澳同胞能夠一同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根據該法第23條:「國家採取措施開展史文化教育和一國兩制實踐教育,增強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的愛國精神,自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

 過往,部分香港人錯誤理解「一國兩制」,重視「兩制」而輕視「一國」,產生分離思想,以致導致2019年「港獨」抬頭,「黑暴」橫行,危害國家安全。然而,隨着《香港國安法》在2020630日頒布後,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大幅收歛,但小部分人仍存有分離思想,成為國家安全的隱憂。若要徹底清除「港獨」的遺害,最徹底的方法是高舉「愛國主義思想」,從根本消除人們腦袋中的分離思想,讓人們認清自己是一個中國人,並以中國人身份自豪,致力維護國家安全。

 總括而言,《愛國主義教育》是推動愛國主義的重要舉措,能有效保障國家安全,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原文刊登於《HKWISDOM》30/1/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78ce46353b7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時事評論:改善基層醫療服務 減少政府醫療開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去年12月表示,香港經濟從疫後恢復,與內地和國際全面通關,經濟也回復正增長,但復蘇的力度受環球利率持續高企、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較預期疲弱。因此,在編製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時,要發展促穩定,繼續適當配置資源,做好前瞻部署。為了縮減開支,政府會繼續維持公務員編制零增長,各政策局及部門由2024/25年度起的兩年,每個年度各節省經常開支1%,節省所得的資源將會在內部重新調配,供優化及推出新的公共服務。 

為此,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率先在本年1月回應,隨着人口老化,醫療服務需求一直增長。政府一直每隔兩年檢討醫療服務收費,上一次調整公立醫院急症室收費已是2017年,現時有合理需要檢討。現時急症室服務不設名額和預約制度,但醫療資源有限,需要讓巿民適當使用急症室服務。目前獲分類為次緊急和非緊急的病人,佔整體急症室使用率六成,反映很多求診人士可以向社區醫生求診,毋須使用急症室,令資源集中予真正急的患者。

 但是,筆者認為與其增加急症室收費,不如加強基層醫療服務,設立地區康健中心,減少巿民患病的風險,從而減少巿民對急症室的依賴。香港政府醫療系統一直以來存在錯誤觀念,就是「重治療,輕預防」,另一個是「重視醫院,輕視基層醫療」。隨着人口老化,多了很多需要長者需要醫療服務,如果能夠加強預防,可望減少使用急症室的人數。現時急症室已不勝負荷,輪候時間愈來愈長。若要解決問題,最重要是建立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將一些輕症、慢性病疏導至18區的康健中心。

 筆者建議地區康健中心設有護士、職業治療師等組成的跨專業團隊,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為居民提供健康推廣及社區復康等基層醫療服務,同時因應病人需要轉介至私營服務,確保醫療資源用得其所。地區康健中心會為巿民提供免費醫療護理諮詢服務,政府可以劃一補貼諮詢費用,使有經濟需要的巿民得到合適的治療。

 當然,增加急症室收費是減少服務被濫用,並且開源節流的最後方法。如果將來真的要增加急症室收費,政府可以一些有必要使用急症室服務的基層人士,例如領取綜援或傷殘津貼人士豁免收費,其他低收入家庭如果符合條件,也可以申請減免。申請人可以由醫務社工或相關機構評估,確保他們不會受經濟壓力影響而未能使用急症室服務。

 醫療問題一直是香港的深層次問題,政府需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在2022年「七一講話」表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當前,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變得更好……年紀大了得到的照顧更好一些。」所以,政府有責任照顧巿民,特別是體弱多病的長者,讓他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原文刊登於《HKWISDOM》26/1/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d781c89409e

2024年1月22日 星期一

時事評論:中國傳統節日的傳承與轉變

 節日指傳統慶祝、紀念或祭祀的日子,是人們在漫長的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形成及流傳了不少傳統節日,例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中國大部分傳統節日,在先秦時期已開始形成,與天文、曆法,以及後來劃分出來的二十四節氣有密切關係。這些節日大多包含獨特的風俗習慣,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並得到社會廣泛認同,一代一代承傳下來。 

時至今日,不少傳統節日及其習俗仍受到社會重視及保留,其中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更被列為中國四大節日。每逢節日,內地居民均會廣泛慶祝,使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文化特質得以在現代社會中體現及延續。例如春節時,在城巿工作的農民工便會趕回鄉與家人團聚;清明節時,親身前往掃墓祭祖等,都體現出傳統中華文化重視家庭倫理的特質。

 例如,春節即是農新年,俗稱過年,是中華民族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其起源的說法有很多,以上古時代的「臘祭」、驅趕「年獸」的傳說最為普遍。春節的習俗有很多;打掃、掛年畫、貼春聯、除夕吃「年夜飯」、守歲、拜年、長輩給後輩派壓歲錢等。

 隨着社會發展及時變遷,中國的經濟模式已由農業主導轉變為工商業主導,加上西方文化湧入,對城鄉居民的生活模式產生不少影響,一些傳統節日的形式、內容亦有不少轉變,有些甚至漸漸被人遺忘。為適應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不少節日習俗均被簡化,例如現代人利用科技化繁為簡,在春節時以手提電話傳送短訊互相祝福,並透過手機收發紅封包等等。

 另外,由於城巿生活緊張,工作忙碌,現代中國人多着重節日所帶來的閒暇享樂氣氛,部分傳統習俗更被物質化,成為推動經濟的商機,節日文化內涵漸被淡化。例如,香港春節期間,各大商場紛紛布置一番,並舉行一些賀年表演,目的是為了吸引人流,增加春節期間的消費額,帶旺商場經濟。因此,本地巿民逢年節慶紛紛湧到商場等消費熱點,盡情吃喝玩樂,反而減少年互訪拜年的機會,失卻了春節原有的意義。

 不過,時代變遷激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從而為傳統文化加入創新元素,以適應時代變化。中國傳統節日經過轉化或重新演繹,得以在現代社會延續和傳承,並推動香港文化發展,亦有利向外推廣中華文化。

原文刊登於《文專薈》187期 2024年1月
https://www.cpegu.hk/zh-hant/latest_news/detail/1811/

時事評論:藝發局削減劇協資源合情合理

 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霍啟剛於118日表示,因為香港戲劇協會在去年的香港舞台劇頒獎禮「出了一些事」,包括邀請了與戲劇無關的反中亂港人士尊子與蔡玉玲擔任頒獎嘉賓,另外主持人以「紅橋」和「紅線」作政治隱喻,以致藝發局決定暫停資助劇協再搞頒獎禮,以降低可能違反國安法的風險。 


眾所周知,尊子多年以來在《蘋果日報》及其他亂港媒體刊登政治諷刺漫畫,引發巿民對政府的憎恨,而這行為有機會違反《香港國安法》第二十九條第5款:「通過各種非法方式引發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對中央人民政府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憎恨並可能造成嚴重後果。」《蘋果日報》因多年散播反中亂港的虛假資訊因而倒閉,而其老闆黎智英正接受國安法庭審訊。所以,劇協邀請尊子作為頒獎嘉賓,有機會引起巿民對政府的憎恨,因而違反國安法。

 

另外,前港台《鏗鏘集》前編導蔡玉玲,被指為跟進元朗721襲擊事件,向運輸署虛報車牌查冊用途,被裁定兩項作出虛假陳述罪成。自此之後,港台大力整頓人事架構,開除多個反中亂港的僱員,包括惡意指罵前特首林鄭月娥的利君雅。經過改革之後,港台才從反中亂港媒體,重回政府喉舌的原有定位。

 

劇協明知以上兩人均帶有濃烈的反政府形象,卻故意邀請他們作為頒獎嘉賓,並且主持人在台上採用「政治隱喻」對話,使頒獎禮淪為政治表演。要知道劇協拿取藝發局的公帑,有義務做一些對業界與香港社會有貢獻的事情,但現在卻拿政府的錢來反政府,這種「吃裡扒外」的行為絕對不能接受。

 

以往,新聞與藝術工作者高舉「兩條國際公約」賦予的新聞與創作自由作為「免死金牌」,肆意抨擊政府。例如,2019年黑暴期間,《蘋果日報》等反中亂港媒體刻意誇大警察依例執法,指控為「警暴」,目的是打擊政府威信,引起巿民對政府的憎恨。但是,根據《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十二條第3款:「上列權利不得限制,但法律所規定、保護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公共衛生或風化,或他人權利與自由所必要,且與本公約所確認之其他權不牴觸之限制,不在此限。」換言之,新聞自由不能凌駕於國家安全之上,任何人也不能高舉新聞或創作自由而觸犯國安法。

 

藝發局作為政府資助機構,有責任監督公帑正確運作,絕不可讓反中亂港分子攞政府的錢來砸政府的碗。隨着20206月《香港國安法》的頒布,紅線已經劃的很清楚,任何人也不能逾越,這就是國家領導人要我們擁有的「底線思維」。若有人明知故犯,以為「唱衰政府」有巿場,那便是大錯特錯,需要承擔後果。今次藝發局削減劇協資源便是後果,若再觸犯,承擔法律責任便是接着來的後果。


原文刊登於《HKWISDOM》22/1/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3f4ae3a5f09

2024年1月11日 星期四

時事評論:美國會否分裂?

 20世紀世界最大政治災難是蘇聯解體,分裂成許多個國家。21世紀最大的政治災難,或許就是美國分裂為兩個國家。根據目前的觀察,現在的美國根本不像一個國家,而是兩個國家。例如,資本家和美國人民割裂了,民主黨與共和黨割裂了,支持民主黨的民眾與支持共和黨的民眾割裂了。 

首先,資本家與和民眾存在矛盾。弗吉尼亞大學學者芭芭拉佩里表示:「除了南北戰爭,我認為美國從未經歷像現時這樣分裂的時期。」美國資本家佔有了99%的財富,但民眾只佔有1%的財富。美國資本家和民眾的矛盾不可調和。2011年,美國爆發「佔領華爾街事件」,其中示威者表示:「在美國,1%的富人擁有99%的財富。我們99%的人為國家納稅,卻沒有人真正代表我們,華盛頓的政客都在為這1%富人服務。」

 其次,民主黨與共和黨存在矛盾。美國兩黨完全貫徹了兩個凡事的精神,待此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凡事民主黨支持的,共和黨就反對。風是民主黨反對的,共和黨就支持。兩黨之間的競爭越趨激烈,雙方矛盾不可調和。

 再者,兩批美國民眾存在矛盾。美國民眾思想極度分裂,支持民主黨的民眾與支持共和黨的民眾,彼此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例如,民主黨選民支持接種疫苗,但共和黨選民卻反對。民主黨人支持全球化,但共和黨選民卻反對全球化。

 由於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比較小,更多的權力在州政府手上,於是我們便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例如,共和黨的特朗普擔任總統的時候,民主黨的加州便要求獨立。相反,民主黨的拜登擔任總統的時候,共和黨的德州便要求獨立。特朗普推行的政策,民主黨控制的州不理不睬。相反,拜登推行的政策,共和黨控制的州不理不睬。

 現時,美國的媒體被一些大資本家控制着,美國的經濟命脈也被華爾街控制着,他們左右着美國的政壇。這就是特朗普在2016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場辯論會上,所說的那段驚人之語的現實基礎。特朗普表示:「美國所有的政客都是資本家的狗,希拉里收了我的錢,所以要給我辦事。在場這些和我辯論的候選人,誰人沒收過我的錢?」此言一出,全場嘩然!但是,特朗普說的是實話。

 現在的美國是世界上最奇怪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的一切都被資本家控制着。美國這種資本主義叫做「自由資本主義」,在這種制度下,國家對資本的控制極差,導致資本家能夠為所欲為。在自由資本主義之下,美國政府甚麼都不能控制,幾乎沒有國企,只有極少數私人資實在不願意幹的行業,才由國家接收。美國政府不持有那些寡頭企業的股份,就連美國聯儲局都是獨立的,不受政府控制。

 與自由資本主義相對的,叫作「國家資本主義」。列寧對此下了定義,就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由國家政權直接控制與民生相關的重要企業。例如,日本央行為了刺激經濟發展,不斷印製鈔票,然後拿着印出來的鈔票來購買日本上巿公司的股份,從而完成對私有企業的控制。例如,日本央行已經成為40%上巿公司的大股東。另外,法國10家最大的一流企業全部是國企,其中包括國家三大支柱行業,包括法國郵政局、法國國營鐵路公司、法國電力集團公司。

 一個國家沒有國企,便是沒有國家的概念。資本家根本就不在乎老百姓的死活。例如,特朗普要求通用汽車加大在美國建廠的力度,但通用汽車卻關閉了在美國的工廠,走到發展中國家設廠,以低廉的成本,尋求最大的利益。另外,在中美貿易戰最激烈的時候,特斯拉汽車來到了中國上海設廠。這是中國歡迎的,但如果站在美國國家的角度來看,卻損害了美國的利益。

 以上例子說明了,當國家無法對資本進行有效制衡的時候,資本家是不可能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相反,資本家為了自己的利益,控制政治進程,讓政治為資本服務。現在的美國,資本家控制着一切,人民的生活水平幾乎十年沒有提高,只不過現在還沒有到達民不聊生的地步。但是,如果如此繼續下去,美國不久便會徹底被資本家掏空,人民將會很難生存,屆時便有機會發生革命,推翻美國資本家,美國便分裂了。

原文刊登於《HKWISDOM》6/1/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462e8b643c9

時事評論:段崇智辭職 中大撥亂反正

 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由崇基學院、新亞書院及聯合書院合併而成立,是香港一所書院制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新亞書院是中大前身的其中一間書院,於1950年成立,由國學大師錢穆、唐君毅、張丕介等學者辦理。因此,中大的校訓「博文約禮」富有中華文化特色,出自《論語 雍也》,意思是廣求學問,恪守禮法。 

然而,一所有崇高辦學理念的高等院校卻不斷爆出負面新聞,例如20028月中大迎新營「四院會師」中,有學生展示印有「新亞桑拿」字樣的性感少女大型海報,並呼喊含意淫褻的口號,有違中大校訓。及至20188月,中大迎新營懷疑接連發生非禮事件。直至2019年,香港發生「反修例暴動」,而部分暴徒是中大學生。他們於校園內製造汽油彈並非法佔領校園,並於11月聚集在二號橋,抛棄雜物到吐露港公路,堵塞主要幹線,企圖製造人為罷工,癱瘓香港經濟。因此,中大從此多了一個「暴大」的外號,甚至連Google Map都有搜索得到。

 歸根究底,中大從道德高處跌到低點,包含多個原因,其中最大的因素是領導層出現問題。2019年黑暴之前,中大管業處已發現多處物業有縱火痕跡,懷疑有人秘密製造汽油彈。雖然中大管理層知悉消息,但沒有及時跟進,直至6月爆發黑暴,校園淪為暴徒兵工廠,企圖顛覆政府。為了應對校園被暴徒佔領,中大校長段崇智於10月與學生會面,遭大批涉暴蒙面學生圍堵,最後他屈從黑暴勢力,在欠查證下採用被捕學生對警方的片面指控,發表公開信譴責警暴。自此,段崇智由學生批鬥的「段狗」,搖身一變成黑暴學生擁戴的「段爸」。因為得到暴徒的支持,他竟然在任期未完的情況下,獲校會在20224月通過續聘校長一職,由2024年起生效。

 隨着《香港國安法》於20226月生效,香港社會秩序續漸回復正常,但中大的混亂現象卻未修復過來。例如,2023年為中大創校60周年,學校有意更新校徽,但校董會在沒有廣泛諮詢師生與校友的情況下,私自通過更改校徽,刪除了「博文約禮」校訓,甚至連立法會議員校董也沒有知會,引來社會大眾非議,最終撤回方案。

 另外,立法會於202311月討論《2023年香港中文大學(修訂)條例草案》,多次傳召段崇智出席回答議員質詢,但他每次都以身體不適為由,缺席所有會議。不但立法會會議,他就連中大畢業禮也缺席,稱當天發高燒及失聲。但前一晚,他仍出席香港文化中心音樂會,又招呼到場欣賞的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笑容滿面。這令人質疑他是否詐病而缺席某些場合,以免出現尷尬事件。

 雖然段崇智多番逃避,但醜婦終需見家翁。202311月,立法會三讀通過《2023年香港中文大學(修訂)條例草案》,改組校董會,優化大的管治架構,有利提升大學的管理及管能。法案一通過,尸位素餐的大學管理層便立即「人頭落地」。12月,中大校會通過決議,與中大副校長及秘書長吳樹培即時終止僱傭關係,因為他架空校董會主席,繞過主席而制訂校董會議程,並有份聯署反對議員校董提出的改革方案,涉嫌違反中立。其實,吳樹培只是反中亂港的小頭目,真正的幕後主腦段崇智仍有待找數。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20241月傳來好消息,據校董會成員透露,中大校長段崇智宣布請辭,將於明年離職。終於,中大從黑暗走出光明,進行撥亂反正,尋回昔日愛國學者的初心,重新發光發熱。

 原文刊登於《HKWISDOM》11/1/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d222e19be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