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時事評論:施政報告雙管齊下 解決本港學校收生不足問題

 香港各級學校近年存在收生不足的問題,影響前線教育工作人員生計。例如,20239月,因為學童人口下跌,小學縮班情況進一步加劇。最新出版的《小學概覽2023》,全港510多所小學中,有77間在本學年縮減小一開班數目,共涉及88班,縮班學校佔全港一成半。另一方面,自資高等院校收生不足的情況近年惡化,在2021/22學年有提供自資副學位和第一年級學士學位課程的24所院校當中,有11間的實際收生人數落後於預計收生人數約兩成或以上,情況值得關注。 

學生數目下降導致學校收生不足,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香港出生率偏低。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在2019年本港每名女性平均生育1位子女,生育率勉強多於12020年已跌至0.882021年跌至0.772022年再跌至0.701,即每1000名婦女只誕生701名嬰兒,是1971年香港有紀錄以來最差的生育率。出生率低有客觀因素,包括2019年黑暴,以及前幾年新冠疫情。另外,出生率低也有主觀因素,例如養育孩子開支巨大,以及缺乏社區育兒配套。2006年,奧運滑浪風帆金牌得主李麗珊表示養育一名孩子需要400萬元。但是,恒生銀行在2022年發表調查報告,指出養育一名孩子到22歲經濟獨立,需要花費港幣600萬元。這些「天文數字」嚇怕了年輕夫婦,不敢生育下一代。

 第二,大量香港學生移民境導致本港學校收生不足。20237月,教育局公布新一份《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顯示本學年中小學生合共流失逾2.7萬人,流失率為3.99%,為近三年以來最高。中學流失率為4.56%,小學流失率為3.43%。學童流失源於2019年黑暴之後,部分家長因個人政治立場而選擇離開香港,加上部分西方國家放寬移民條件,導致大量香港家庭移居海外。

 為了解決香港學生數目下降問題,行政長官李家超在10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主題為「拼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其中有2項政策專門針對以上困難,紓緩香港學校收生不足的困難。

 首先,特區政府研究向每名新生嬰兒派發2萬元津貼、提高子女免稅額,由現時每名子女12萬元,增加到13萬元,以及協助新生家庭有穩妥的住所,申請資助房屋亦可以安排優先上樓。另外,政府亦着力加強支援配套,包括強化幼兒照顧服務、學前兒童託管服務、增加在職家庭相關的津貼金額,以及「社區保姆」的服務獎勵金。

 其次,《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將本港建設成「國際高等教育樞紐」,其中八間受資助大學非本地生限額,將由資助學額20%增至40%,並鼓勵大從東南亞、「一帶一路」地區收生,避免非本地生學額只由內地生壟斷。以目前每年級約1.5萬個大學學士資助學額計算,提高限額後,非本地生由現時最多約3000人,倍增至約6000人。由此推斷,除了受資助學額外,自資學額也會間接受益,從而緩減本港大專院校收生不足的壓力。

 其實,特區政府在發表第二份《施政報告》之前,已經實施各類「搶人才」政策。在眾多措施之下,香港人口有所增加。在統計處同一個報告中,指出香港2023年年中的人口約為750萬人,較2022年年中比較增加15.2萬人,升幅為2.1%。主要由於期間錄得17.4萬名香港居民淨移入,其中14.3萬名是單程證以外的人士。這些新移民多數是年輕一族,甚至是舉家移民到香港,攜同未成年的子女,而這些學童則緩解了本港學額過剩的問題。

 由此可見,特區政府確實做到「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切實執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2年「七一講話」的四個希望,就是盼望房子住得更寬敞一些、創業的機會更多一些、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年紀大了得到的照顧更好一些。李家超第二份《施政報告》,針對學校收生不足的政策,定必能讓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讓香港踏上可持續發展的步伐。

原文刊登於《HKWSIDOM》25/10/2023
https://www.hkwisdom.net/blog/2023policyaddress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時事評論:歐洲議會覺醒 議員怒斥美國惡行

 歐洲一向給人的感覺是美國的「跟班」,美國做任何事情,歐洲也必會跟隨。例如,俄羅斯在20222月對烏克蘭探取「特別軍事行動」,美國立即制裁俄羅斯並向烏克蘭提供支援,而歐洲各國即刻跟隨美國的步伐,一同制裁俄羅斯與支援烏黑蘭。另外,美國一直抹黑中國,指責中國對新疆維吾爾族人進行「種族滅絕」與「強迫勞動」,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Gertrud von der Leyen)便跟隨美國污蔑中國,指責中國欺壓小國,還威脅稱中國對俄烏戰事的態度,將決定中歐關係的走向。在她20234月訪問中國之前,她揚言中國如果不按照她所指出的路走,就要重新評估《中歐全面投資協定》。 

雖然歐盟的領導人盲目偏幫美國,但隨着俄烏戰爭持續一年之久,歐洲各國逐漸浮現戰爭帶來的惡果。例如,歐盟追隨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引起俄羅斯反制,減低對歐盟國家的天然氣供應,使能源價格飊漲,甚至面臨缺電危機。另外,歐洲各國面對通脹高企的同時,又要對烏克蘭提供經濟和軍事支援,使歐洲各國經濟出現赤字。但是,美國卻趁此機會坐地起價,向歐洲各國出售高價燃料,賺到盆滿缽滿。再者,因為歐洲發生戰亂,大量企業與資金出走,美國趁機加息,吸納大量熱錢,吃盡歐洲的「人血饅頭」。

 有見及此,部分歐洲議會的議員終於忍無可忍,對美國發出嚴厲的指控。首先,克羅地亞歐洲議會議員,米斯拉夫‧科拉庫希奇(Mislav Kolakusic)109日的議會表示:「為了恢復正常的人類價值觀,有必要將CNN、路透社、美聯社、德國之聲和類似的媒體狂熱分子和塔利班媒體宣佈為恐怖組織。他們製造了大量虛假信,並在人民和國家之間傳播仇恨,導致歐洲和世界各地有數百萬受害者。」

 其次,愛爾蘭歐洲議會議員,米克‧華萊士(Mike Wallace)1012日的議會表示:「基於國際規則的國際秩序是西方國家過去一段時間發明的,而不是參考聯合國憲章制定的,聯合國憲章才是真正的國際規則。西方國家所謂的國際制度實際上是為了維護美國霸權設計的。中國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尊重其他國家的主權,40年來沒有轟炸過任何國家。相反,被歐洲視為夥伴的美國人,自1945年來就一直在轟炸別國。」

 再者,愛爾蘭歐洲議會議員,克萊爾‧戴莉(Clare Daly)1014日的議會表示:「自2008年以來,超過15萬巴勒斯坦平民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被打死或打傷,其中有3.3萬是兒童。歐盟袖手旁觀,還稱以色列是朋友。我們在約旦河西岸建造房屋和學校,但以色列來了,把房屋和學校都毀掉。我們不能一邊說貫徹歐洲價值觀,一方卻扶持一方打壓一方。因為這是荒唐的,更是可笑譏諷的存在。」

 由此可見,部分歐洲議會的議員面對美國的霸凌行為終於醒覺,不再盲目附和並助紂為虐,而是基於事實為正義發聲,包括美國發佈假新聞,美國向其他國家發動戰爭,以及美國偏幫以色列侵略巴勒斯坦。眾所周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美國為了一己私利,不斷榨取其他國家的財富以自肥,以往只向敵對勢力出手,但現在連自己盟友歐洲也不放過,因此而觸怒歐洲各國。美國如此行徑,使歐洲議會吐嘈、使沙特阿拉伯不聽指令、使全球各國去美債及去美元化。相信不久未來,美國會被世界各國唾棄,變得孤立無援,逐漸失去世界霸主的領導地位。

原文刊登於《HKWISDOM》18/10/2023
https://www.hkwisdom.net/blog/5edd336a34f

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

二創歌曲:《暴風女神 科學篇》

 


《暴風女神 科學篇》 作曲:芹澤廣明 作詞:林振強 / 林伯強 狂風 猛風 怒似狂龍 巨浪亂撞亂動 雷電用疾勁暴力 劃破這世界震裂天空 狂奔雨中 視野朦朧 雷雨夜 河泛濫 狀況洶湧 無數風災群眾 居於風眼中 墮入漆黑的風中 事後無蹤 曾在那揭不開的漆黑中 倍不高的低溫中 猛風當中身軀冷凍 Wow 這刻身邊只有風 凝視那看不清的天空中 聽不到的哭聲中 猛風當中身軀變凍 跌跌碰碰再次暗暗瑟縮風中 在冷風 颱風 季風 驟變無窮 烈日戶外活動 捱盡酷熱夜道別夏季 變作了澟烈北風 寒冬 冷冬 落雪迷濛 寒雪下 人困倦 像發噩夢 愁絮悲傷頭痛 瑟縮於冷風 日夜心急速跳動 剩下惶恐

時事評論:中國打造綠色科技國際性運動會

 隨着中國的綜合國力日漸提升,無論在硬實力和軟實力方面,都不斷進步,達到世界前列位置。在硬實力方面,中國是全球第一大貿易國、第一大農業國、第一工業產品量、第一外匯儲備量等等。另外,在軟實力方面,中國電視劇年集數全球第一、漢語是全球最多人採用的語言、漢服是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等等。近年,中國積極發展體育事業,不但參加各類國際性運動賽事,更積極爭取主辦各類型國際運動賽事,致力提升中國的運動軟實力。 

首先,中國在2022年冬季於北京舉行冬季奧運會,向世界推出一場簡約、安全、綠色、共享、開放、團結的精彩盛會。除了冬季奧運會的口號「一起向未來」中團結及奧林匹克運動價值觀之外,北京冬奧亦表現出可持續發展,實現中國「碳中和」的理念。例如,北京冬奧是歷史上首次全數場館通過綠色建築認證,建築室內外環境、設立節能節水系統;所有場館創造了奧運史上的第一次100%以清潔能源供電;首次大規模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系統;工作人員的制服採用了飲料瓶再生材質,83%原料來自回收材料;超過85%服務車輛採用新能源汽車。除了環保元素之外,北京冬奧也加入了科技元素。例如,在火炬傳遞中,最受矚目的是首次機器人在冬奧公園水底下傳遞火炬和自動汽車完成一段火炬傳遞。

 其次,中國在2023年夏季於成都舉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向世界展示一場綠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大型活動。成都大運會應用各種新科技,並配合綠色低碳的概念,設立了接待世界各地代表的運動村,期望做到節能之餘,亦能帶來智慧生活的體驗。在環保方面,大會在4小時把冰球場館轉換成籃球場館,符合環保要求。在場館裡面設有節能燈光調控、空氣對流系統、雨水回收系統、過渡季節全新風運行等節能設備,讓場館實現資源節約,有助綠色低碳發展。在科技方面,大運會正值炎夏高溫,為了幫助參加者降溫,會方提供PCM製成的降溫冰背心。該背心具有存儲和釋敦潛熱調節劇烈溫差功能,通過自身相態轉換來進行吸熱和放熱,並根據周環境的微氣候,實現溫度調節。

 再者,中國在2023年秋季於杭州舉行亞洲運動會,向世界宣了一場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運動會。除了提供高質量的運動體驗之外,更致力推動創新科技的智能互動。大會在各方面都體現出環保概念,例如在杭州奧體中心的主場館和游泳館上方,設置了二百多個導光管,通過設於頂部的採光設計,將室外的自然光引入場館內,減少使用日光燈,從而達到節能目標。另外,游泳館通過24小時水循環系統,讓池內的水可以在常年不換的情況下保持潔淨,減少耗水量,從而達到節約用水。另一面,大會在各方面都體現出科技元素,例如在開幕式與閉幕式之中,虛擬數字火炬手成為一時佳話。這位火炬手是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來自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億網民成為線上數字火炬手,共同組成人工智慧數字人,並在火炬台上燃點亞運聖火,體現了最新科技。還有,亞運會首先出現機器狗化身鐵餅「搬運工人」,透過人工智慧技術,實現無人自動工作,減少工作人員受傷機會。

 透過這三場國際性運動會,世界各國人士更多認識中國,不再是落後貧窮的封建皇朝,而是先進富強的現代化國家。例如,在2022年北京冬奧之中,美國自由式滑雪運動員Aaron Blunck在記者會表示:「關於北京2022冬奧會,中肯地說他們在防疫方面做了非常優秀的工作。在美國你會聽到各種不負責任的報導,那些其實都是假的。實際上,一切都很了不起!所有人,從工作人員到核酸檢測員,到住宿條件,這可能是我們參加過水平很高的冬奧會。」由此可見,中國舉辦國際性運動會能夠講好中國故事,提升軟實力,增加國家的綜合國力,展現大國風範。

原文刊登於《HKWISDOM》12/10/2023
https://www.hkwisdom.net/blog/f393698745e

2023年10月7日 星期六

二創歌曲:運動小酒窩

 


《運動小酒窩》 作曲:林俊傑 作詞:霍偉棟 運動會令人 成長得快 成績也進步 技術會叫我 無疆遠界 結伴齊力去動作 仰臥起坐費力氣 磨鍊氣力腳力要深蹲 提步跳着拍着兩手 撐住貼地定時計 支撐身體 Robocoach好智能 全於手機上運行 如動作有問題 可分析到出嚟 齊動兩手 身體健康可擁有 在排行榜上我的分最高 Robocoach好智能 全於手機上運行 如動作有問題 可分析到出嚟 齊動兩手 身體健康可擁有 身心體能都舒暢 身心體能都舒暢

時事評論:西方世界的雙重標準

西方國家經常把自己一套價值觀強加於其他國家之上,只要不符合他們的那一套,便會指責其他國家違反國際標準。但是,西方國家往往只會「有口話人,冇口話自己」,對自己未達到標準的事情卻寬鬆處理,處事嚴人寬己,實際是「雙重標準」。

 


930日,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接受德國媒體《法蘭克福匯報》訪問時,威脅要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並稱相關調查將儘快開展。但是,當他被問到歐盟對歐洲電動汽車產業提供補貼時,他卻玩起「雙重標準」,宣稱歐盟提供補貼與反對中國提供補貼「並不矛盾」。

東布羅夫斯基斯宣稱,歐盟對中國啟動調查並非一時興起突然之舉,而是有「確鑿」證據可以證明中國提供補貼,對歐洲工業構成威脅。但是,當他被追問這個所謂「證據」的具體內容,他只能提出蒼白無力的數據:「在過去兩三年裡,中國在歐盟電動汽車巿場的份額從1%上升到8%。」但是,以上數據也需要記者再三確認之下才能說出,真確性十分可疑。

 

其實,西方國家對中國出現「雙重標準」已經屢見不鮮,例如今年9月,澳洲聯邦內閣部長顧問斯特魯廷斯基(Paul Strutynski)在澳洲《珍珠與刺激》網站刊登《理解討論中國話題時的規》文章。他以諷刺的口脗從軍費增長、航行自由、發動戰爭等多方面揭露西方國家的虛偽和「雙重標準」。

 

例如,美國在全球佈置八百多個軍事基地,但中國只在東非國家吉布提駐軍,保護中國商船的行為也被當作是侵略者。美軍認為自己在中國南海擁有自由航行權利,但中國海軍於2015年通過巴拿馬運河,屬於不可容忍的挑釁。美國有權鎮壓反政府示威,例如鎮壓2020年「黑人的命也是命」示威,但香港特區政府卻不可管控2019年香港「黑暴」。在斯特魯廷斯基看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無論行為多麼過分,都是「可以接受」甚至「正確」的,而中國無論如何謹慎微小,在「美式放大鏡」之下,都是「不可接受」和「錯誤」的。

 

一直以來,西方國家站在道德高點,高舉「自由」和「民主」的價值觀,並強加於別人身上。例如,美國在上世紀對蘇聯發動冷戰,導致蘇聯於1991年解體,各加盟共國家宣佈獨立,東歐經濟出現大崩塌。美國與北約於1999年發動科索沃戰爭,最終把南斯拉夫支解成六個國家。美國於2001年對阿富汗發動「反恐戰爭」,推翻塔利班政府,扶植偽民主政府,但結果有始無終,並2014年慌忙徹軍,留下戰亂的爛攤子。美國與英國聯軍於2003年以「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為由,對伊拉克出兵,推翻薩達姆政府,卻找不到任何「大殺傷力武器」,最後因地區動盪而孕育出「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危害中東地區安全。由此可見,西方國家的「雙重標準」行為確實是罄竹難書。如果繼續下去,他們只會只打嘴巴,失去公信力,再也得不到其他國家的信任與尊重。

原文刊登於《HKWISDOM》6/10/2023
https://www.hkwisdom.net/blog/double-standard 

2023年10月2日 星期一

時事評論:中國式現代化與生態文明

  20217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七一講話》中提出「中國式現代化」,包括下五個特色: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五個特色之中,第五點正好與中國近年倡議的生態文明有異曲同工之處,意思是工業文明之後的形態,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狀態。這包括人對動物、植物的善待;人對空氣、水質資源等非生命體的愛惜和節約的態度。 

回顧人類歷史,總共有四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因為蒸汽機的發明,奠定了大英帝國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性霸權的地位,但隨之而來是環境污染,例如當時倫敦巿被霧霾濃罩,故有「霧都」之稱。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9世紀,因為電力的發現和使用,導致德國和美國的崛起,引發歐洲格局和亞太格局的巨變,但隨之而來也是環境污染,例如大量燃煤發電廠排放大量空氣污染物和污水。第三次工業革命發生在20世紀,因為互聯網與資訊科技的發展,強化了美國在冷戰時期對蘇聯競爭的硬實力優勢,但隨之而來是已發展國家展開對發展中國家的資源掠奪與環境破壞。現時,世界正在進行第四次工業革命,涉及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通信技術、生物技術、量子通信技術、物聯網、納米工程與納米製造的融合與協同、新材料和先進製造業等領域。人類正在探索一條可持發展的新路,既能夠滿足現代人類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也不會破壞環境,並能滿足後代的需求。

 為了回應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中國承諾「碳達峯」與「碳中和」目標。「碳達峯」意思是指在某一個時候,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峯值,之後逐步回落。為此,中國承諾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峯值之後再慢慢減下去,並在2060年之達到「碳中和」。一直以來,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碳排放,因為發電廠需要燃燒燃料來發電,汽車與機械需要燃燒燃料來發動,這都必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然而,過量的二氧化碳會造成地球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反常,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嚴重威脅人類發展。

 中國為了達到「雙碳」目標,中國近年積極取締「三高一低」企業,就是「高耗能、高投入、高污染」以及「低產出」的企業。例如,東莞巿曾經是全球工廠的集中地,從事低端代工生產,例如配件裝嵌等等,導致生態嚴重污染。為了改善環境,東莞巿政府在近年取締「三高一低」企業,進行產業升級,例如發展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等。除了能夠提升產值之外,還能減少環境污染,有利建設生態文明。

 目前,中國在發展新能源方面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例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板供應地、最大的水力發電國家,以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出口國等等。另外,中國透過核融合,初步成功研發「人造太陽」,將來便能獲得取之不盡的能源。中國式現代化為生態文明提供了一個絕佳方案,使發展與環保能夠同時並存。這有別於以往三次工業革命的模式,不再以犧生環境來換取經濟增長。這呼應了習近平於20058月提出《兩山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可帶來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卻買不到綠水青山。」

原文刊登在《文專薈》第185期   2023年10月
https://www.cpegu.hk/zh-hant/latest_news/detail/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