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9日 星期一

時事評論:香港貧富懸殊問題極為嚴重

國際慈善機構樂施會(Oxfam)於上周發表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最富有的42人,合共擁有財富14,500億美元,相等於全球一半窮人加起來的財富。2017年創造的82%財富,去了全球最有錢的1%人的口袋中,反映出全球貧富懸殊的問題極之嚴重。
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同樣嚴峻,政府統計處2017年6月公布反映社會貧富差距的堅尼系數,全港住戶去年為0.539,比2011年的0.537上升0.002,數字是45年最高。其實,堅尼系數介乎0與1之間,「0」表示絕對平等,「1」表示最極端的貧富差距。學者認為數字超過0.4這條「警戒線」時,貧富懸殊較容易引起社會階層矛盾對立或導致社會動盪不穩。

香港彌漫仇富情緒

自從香港作家潘慧嫻於2010年出版《地產霸權》,引起廣大巿民關注,使香港彌漫着一股仇富情緒。例如,2013年爆發國際貨櫃碼頭工潮,香港貨櫃轉口停頓一個多月,間接令日後貨櫃吞吐量大減,由以往連續多年全球排行第一,跌到現在三甲不入,本港經濟受到嚴重打擊。另外,本港近年多場社會運動都是間接由於貧富懸殊問題而引致,大批貧窮線之下的巿民積聚過多怨氣,加上投機政客的鼓動,便形成多個衝擊政府的事件,例如2013年由商人王維基成立的香港電視不獲政府發牌,觸發超過十萬人包圍政府總部,示威人士正正是高舉反對「TVB一台獨大」口號,充斥着仇視利益既得者的情緒。由此可見,貧富懸殊問題嚴重影響香港經濟發展,甚至動搖政府的管治威信。
香港貧富懸殊的主因是冠絕全球的高樓價。根據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omographia公佈2017年國際樓價負擔能力報告,香港連續八年成為全球293個地區中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巿。截至2017年第三季,香港樓價中位數為6,190,000元,而人均年入息中位數為319,000,樓價入息比率為19.4倍,遠超排名第二位的雪梨(12.9倍)。根據《地產霸權》,香港高樓價的原因在於大型地產商以「多頭壟斷」的方式屯積大量土地,但只限量地發展成樓宇物業出售,導致房地產巿場供不應求,使樓價持續高企。
另外,香港多項公共收費有升冇跌,加重基層巿民的經濟負擔。2018年1月1日起,多項公用服務相繼加價。香港郵政調整郵費,30克以下的本地信件郵費由原本的1.7元加價至2元。其次,兩間電力公司按年齊增1.9%,港燈及中電每度電費,分別調整為112.5仙及115.4仙。另外,泊車費方面,公屋停車場平均加價6%,其中私家車固定有蓋車位上調至1550元至2730元。面對百物騰貴,基層巿民的負擔百上加斤,容易形成仇富和反政府的情緒。

減少怨氣有助管治

特區政府若要實施有效管治,首要的是解決貧富懸殊問題。本年1月21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透露,本年度政府財政盈餘相當高,有會計師行估計將高達1600億元。既然有如此豐厚的財政盈餘,就應該透過改善社會福利政策,把徵收得來的稅項,重新分配給貧窮人士,以縮小貧富之間的差距。除了以往的「派糖」措施,例如公屋免租、綜援出雙糧之外,政府應該幫助中產人士,例如放寬按揭比例、減利得稅和差餉,以及為租樓或置業人士提供免稅額等等。
特首林鄭月娥首份施政報告大幅增加各類公共開支,例如增加50億教育經常性開支,最後換來一致讚好,帶動民望提升,建立管治威信。同樣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如能倣效特首的政理財觀念,舒緩大眾民巿的經濟壓力,收窄本地貧富差距,減少社會怨氣,將有助政府管治,最終達致政通人和。
原文在《HKG報》刊登29/1/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