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遊記:瀋陽

瀋陽巿,位於中國遼寧省,是中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巿,歷史悠久,有7200多年的新樂遺址是瀋陽地區最早的人類活動遺迹,並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瀋陽作為後金及清朝入關前的首都,歷史文化底蘊厚重,有著諸多明清兩朝和民國時期的歷史遺存及2300年建城史,自明末起就是東北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

瀋陽桃仙國際機場

瀋陽擁有以裝備製造業為主體、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工業體系,工業門類共165個,自近代以來就是中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辛亥革命及九一八事變後,瀋陽工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民族資本及滿洲國政權先後建設了軍事工業、汽車製造工業、造幣工業、機械製造工業、飛機製造工業、鐵道工業、紡織工業、冶煉、化工等支柱產業,為瀋陽工業發展打下基礎。直至1945年日本投降前,瀋陽大型工業發展已具有相當的規模,發展為重要的工業基地,對整個東北及中國具有相當的戰略意義。

中國工業博物館

鐵流凝變展覽

大型冶鐵爐

火車鐵輪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瀋陽被列為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城巿,工業得到快速發展,建成中國最重要的機械備基地。2003年起,在胡錦濤和溫家寶的推動下,國務院成立了振興東北辦公室,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同年,瀋陽巿確定「工業立巿」的發展方針,使之成城巿發展的基調。自瀋陽經濟區被國務院確立為中國唯一以「新型工業化」為主題的國家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來,瀋陽的工業又重新煥煥發了生機。

雪花啤酒廠

啤酒發酵爐

目前,瀋陽工業主要以汽車及零部件製造、裝備製造、電子信息、醫藥、化工、食品及農產品加工、航空、鋼鐵、有免金屬加工等行業為主。

瀋陽故宮

石麒麟

救火水缸

日晷

地底煙囪

神桿(餵飼烏雅)

石龜

文淵閣的四庫全書

瀋陽故宮位於明清舊城中心,是後金入關前的盛京皇宮和清朝遷都北京後的盛京行宮,始建於1625年,至乾隆時期又有較大規模的改建與增修。1955年,瀋陽故宮被改變為瀋陽故宮博物館。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瀋陽故宮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鳯凰樓

大政殿

大政殿

與北京故宮相比,瀋陽故宮建築風格具有獨特的滿、蒙、藏特色。中路的特點則是「宮高殿低」,居住部分位於高台之上,俯瞰理政的正殿區域,這是來源於滿族人喜居於台崗之上的生活習慣。西路以及中路的東西二宮則是完全的漢式建築。

清太宗皇太極

孝莊皇太后木布木泰

潘陽故宮曾經有三位清朝皇帝居住過,分別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和清世祖福臨(順治皇帝),其中以皇太極在宮中的生活最為人樂道。皇太極擁有一個皇后、四個妃子與眾多侍婢。皇后哲哲只生格格,沒有阿哥,所以皇太極娶了皇后的姪女海蘭珠和木布木泰(莊妃),以求得子。在眾多的妻妾中,皇太極最愛海蘭珠,但海蘭珠只生一個女兒,沒有阿哥。然而,雖然莊妃為皇太極生了一個兒子福臨(順治皇帝),但卻得不到皇太極的寵愛。莊妃在失寵的時候,暗暗愛上了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清成宗)。

清成宗多爾袞

清世祖福臨

皇太極中風死後,長子豪格與皇弟多爾袞爭取皇位,但是莊妃力排聚議,拉攏多爾袞,並同扶助福臨登基,多爾袞作為輔政大臣,實為攝政王。福臨在位期間,受制於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不多一展所能,年僅二十四歲便含恨離世。福臨死後,孝莊皇太后再立其子玄燁(康熙皇帝)為帝。孝莊皇后善弄權術,利用聰明才智,甚至自己的身體,去奪取權力,最終達至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瀋陽大帥府

大青樓

小青樓

邊業銀行

瀋陽大帥府,位於遼寧省瀋陽巿,是民國時期奉系軍閥張作霖及其子張學良的官邸,始建於1914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師府由中院和東、西兩院組成。中院是傳統風格三進四合院茖。東院主要是一幢三層西式青磚洋樓(大青樓),作為當時的公署。西院為一組紅樓群,南部有7間瓦房,當時是帥府衛隊營的營部,北半部有兩組四合院,還包括院外的邊業銀行、帥府辦事處、趙一荻故居等建築。

張作霖

張作霖出身貧農,曾任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喜人以「張大帥」稱。他是北洋軍奉系首領,也是北洋政府最後一個掌權者。當時日本已侵佔朝鮮半島,對中國虎視眈眈,準備侵佔東北三省,然後再吞拼大原。生於亂世之中,張作霖周旋於日本、滿清政府與國民政府之間,一生人跟直系軍隊和國民政府對抗,又要討好日本人,阻止其侵略意圖。所以,他利用日本,但決不賣國,卻因此種下禍根。在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坐的火車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毀。此後張偏霖身受重傷,回到瀋陽巿後身亡,其子張學良便接當東北軍政。

張學良

張學良接當父親的軍政大權之後,誓要血債血償,為父報仇,於是歸順國軍政府,合力抗拒日軍入侵。1931年9月18日,日軍全面入侵中國,史稱「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力戰日軍不敵,退守南方,跟國民政府會合。當時中國面臨多個危機,包括晚清倒台、軍閥割据、日軍侵華、國共互鬥等等。國民政府蔣介石採取「先安內、後攘外」的戰略,認為先要剿滅共產黨的勢力,然後才對抗日本的侵略。但是,張學良持不同意見,認為只有「國共合作」,才能保衛國家。所以,1935年發生了「西安事變」,蔣介石在西安視察軍情的時候,被張學良囚禁於酈山,威迫同意「國共合作」。最後,蔣介石無奈地同意,毛澤東和周恩來從延安坐飛機抵達,共同商議後達成協議,讓紅軍加入抗日軍隊,共同抵抗日軍。經歷八年艱苦的抗戰,國共軍隊終於獲得勝利,但也導致國共再次分裂,讓國家走向內戰。1949年,國民黨敗走台灣,共產黨全面接管中原大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張學良被帶同逃到台灣,給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軟禁長達50餘年,直到台灣李登輝執政,才重獲自由。2001年,張學良百歲離世,留下功與過,留待歷史定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