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之中,只有地球適宜人類居住,其中一個原因是地球擁有大氣層,儲存太陽射到地面的紅外輻射,造成溫室效應,氣候和暖,讓生物繁衍。然而,
自工業革命之後,化石燃料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增加溫室效應,是全球暖化的元兇。根據資料,自工業革命以來,二氧化碳含量上升近50%,情況十分嚴重。
傳統補救方法是轉用綠色能源,例如水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等等,減少化石燃料的碳排放。其次,另一方法是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直接收集及封存,例如埋在地底,可惜成本效益不高,難以執行。
不過,美國加州的索爾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有學者提出大膽構想,並發表在《細胞》期刊之上。這方法就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來吸收二氧化碳,多餘的碳會儲存在根部。根據植物學,光合作用是植物、藻類等生產者和某些細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水或硫化氫變成碳水化合物。
學者發現只要改變其中一個基因,就可以令植物的根部更長更深,變相將更多碳封存在地底。由於只是改了一個基因,植物其他結構沒變,對水的需求不會增加。
研究員認為,如果全球主要的農作物,例如玉米、大豆、水稻及小麥,全部採用這技術加長根部,碳封存的效應會很可觀,可以為人類爭取更多時間應對氣候暖化。
但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遠遠慢於碳排放的速度,加上全球暖化已到達臨界點,恐怕溫室效應只會不斷加劇,危害人類生存。例如,今年5月份,俄羅斯西北部的北極海入口附近,氣溫上升到攝氏29度,而去年平均氣溫卻只有攝氏12度。美國夏威夷天文台的數據顯示,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突碳415 ppm(百萬分濃度),創下地球300萬年以來最高的二氧化碳濃度。
隨着兩極的氣溫上升,冰川溶解,原本儲存在凍土層的二氧化碳也會被釋放出來,從而加劇溫室效應。這表示全球暖化已到達一個不可逆轉的地步,恐怕不能藉着栽種更多植物而扭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