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指傳統慶祝、紀念或祭祀的日子,是人們在漫長的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形成及流傳了不少傳統節日,例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中國大部分傳統節日,在先秦時期已開始形成,與天文、曆法,以及後來劃分出來的二十四節氣有密切關係。這些節日大多包含獨特的風俗習慣,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並得到社會廣泛認同,一代一代承傳下來。
時至今日,不少傳統節日及其習俗仍受到社會重視及保留,其中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更被列為中國四大節日。每逢節日,內地居民均會廣泛慶祝,使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文化特質得以在現代社會中體現及延續。例如春節時,在城巿工作的農民工便會趕回鄉與家人團聚;清明節時,親身前往掃墓祭祖等,都體現出傳統中華文化重視家庭倫理的特質。
例如,春節即是農新年,俗稱過年,是中華民族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其起源的說法有很多,以上古時代的「臘祭」、驅趕「年獸」的傳說最為普遍。春節的習俗有很多;打掃、掛年畫、貼春聯、除夕吃「年夜飯」、守歲、拜年、長輩給後輩派壓歲錢等。
隨着社會發展及時變遷,中國的經濟模式已由農業主導轉變為工商業主導,加上西方文化湧入,對城鄉居民的生活模式產生不少影響,一些傳統節日的形式、內容亦有不少轉變,有些甚至漸漸被人遺忘。為適應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不少節日習俗均被簡化,例如現代人利用科技化繁為簡,在春節時以手提電話傳送短訊互相祝福,並透過手機收發紅封包等等。
另外,由於城巿生活緊張,工作忙碌,現代中國人多着重節日所帶來的閒暇享樂氣氛,部分傳統習俗更被物質化,成為推動經濟的商機,節日文化內涵漸被淡化。例如,香港春節期間,各大商場紛紛布置一番,並舉行一些賀年表演,目的是為了吸引人流,增加春節期間的消費額,帶旺商場經濟。因此,本地巿民逢年節慶紛紛湧到商場等消費熱點,盡情吃喝玩樂,反而減少年互訪拜年的機會,失卻了春節原有的意義。
不過,時代變遷激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從而為傳統文化加入創新元素,以適應時代變化。中國傳統節日經過轉化或重新演繹,得以在現代社會延續和傳承,並推動香港文化發展,亦有利向外推廣中華文化。
原文刊登於《文專薈》187期 2024年1月
https://www.cpegu.hk/zh-hant/latest_news/detail/18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