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2日 星期二

時事評論:從G7和上合峰會看國際外交新形勢

6月9日,世界多國分別在兩個地方舉行兩個國際峰會,第一個是在加拿大魁北克舉行的「七大工業國集團峰會(G7)」,第二是在中國上海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合)」。同樣是國際峰會,但兩個峰會的結果卻差天共地。G7峰會結果是不歡而散,毫無成果,而上合峰會卻皆大歡喜,碩果豐盛。
首先,我們來看G7的來龍去脈。G7創始於1973年,目前成員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及日本,該峰會的主要目的是讓與會領袖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交流意見,促進盟友的關係。以往的G7峰會,西方已發展國家都能同聲同氣,為全球化而作出努力,促進全球經濟發展。但是,今年的G7峰會卻一反常態,美國總統特朗普未開完會便因「美朝會議」而中途離場,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會後發布一張充滿火藥味的照片,圖中美國總統特朗普端坐中間,默克爾與盟友圍着他。默克爾身體前傾,一副質問的攻擊姿態,而特朗普則一副無所謂的強硬姿態。由此可見,G7各國內部矛盾極為嚴重,路人皆見。
造成G7各國內訌的原因有兩個。第一,自從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後,主張「美國優先」。為了讓美國經濟重新振作,不惜開罪世界各國,例如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並和中國展開貿易戰。在這次貿易戰之中,美國對包括盟友在內的所有國家徵收鋼鋁關稅,後來才給予盟友兩個月的豁免期。在這兩個月之內,美國和中國的貿易戰打完了,開始進入實質性談判。這時候,特朗普反戈一擊,不再對盟友免稅,於是雙方矛盾激化,開始進入歐美貿易混戰。第二,美國在五月份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重新發動對伊朗的制裁,封鎖了伊朗對外所有經濟活動。但是,歐洲各國在伊朗均有大量投資,收了伊朗的大筆訂單。如今美國突然制裁伊朗,使歐洲各國血本無歸,加劇歐美之間的矛盾。
除了德國對美國表示不滿之外,就連法國總統馬克龍也一改態度,對美國表示嚴重抗議。回想今年四月馬克龍訪美期間,他與特朗普稱兄道弟,特朗普還親自為他撥走肩上的頭屑,而馬克龍也專門送給特朗普一棵代表友誼的小樹苗。但是,在這次G7峰會,馬克龍送給特朗普是一次「強力握手」,把他的手都握白了,藉以展示實力,一挫美國的銳氣。
其次,我們來看「上合」的來龍去脈。上海合作組織於2001年成立,成員包括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塔吉克、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成立以來,解決了中國與中亞多國和俄羅斯的領土糾紛,並深化反恐等方面的區域合作。作為「上合」領導國之一的俄羅斯,在今次峰會大有收獲。第一,俄羅斯總統普京獲得中國第一枚「友誼勳章」,表彰他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和促進中外交流合作、維護世界和平中作出傑出貢獻,也展示了俄羅斯與中國的特殊關係。第二,俄羅斯獲得200億人民幣的核電大訂單,包括《田灣核中站7, 8號機組框架合同》、《筡大堡核電站框架合同》和《中國示範快堆設備仈應及服務採購框架合同》。然而,這合作項目原本是準備採用美國AP1000技術機組,但因着中美爆發貿易戰,改為與俄羅斯合作,這也是中俄最大的核能合作項目。第三,俄羅斯獲得了CR929大飛機的共同研發權利。2017年,中國獨自成功研發CR919載人民航機,本來可以自行研發CR929,但考慮到中俄是命運共同體,中國讓俄羅斯共同研發CR929,加入俄羅斯的尖端航空技術,並讓俄羅斯佔有50%股份,共同分享歐亞龐大的航空巿場,讓俄羅斯經濟能以可持續發展。
獲得如此厚禮的普京,也很識趣的回應習近平的好意。他在六月初於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接受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獨家專訪,談到與習近平的關係,指習近平是唯一一位和他慶祝生日的國家領導人,二人喝伏特加、吃香腸。普京認為習近平平易近人、待人真誠,同時也是非常可靠的伙伴,因此對他而言,習近平是位愉快的合作伙伴和可靠的好朋友。另外,在「上合」峰會期間,普京與習近平一齊乘高鐵前往天津,出席中俄友好交流活動,觀看中俄青年冰球隊比賽。在天津的晚宴上,普京還親自動手試做「狗不理」包子和煎餅果子,而習近平也吃得津津有味。由此可見,普京在公在私都與習近平關係密切,反應中俄關係牢不可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其實,G7峰會失敗反映西方經濟嚴重失衡,挑起西方各國的深層次矛盾。第一,西方內部巿場已經飽和,經濟難以增長,但又不能再以軍事力量去掠奪發展中國家的財富,加上多個國際金融危機,顯示西方經濟已響起警號。第二,美國高舉「美國優先」旗幟,反全球化而行,退出多個國際協議,實行貿易保護主義,企圖挽救本地經濟。在維護美國經濟的時候,必定損害西方盟友的利益。第三,美國和主要盟友在戰略路線上已存在嚴重分歧。例如,歐洲和中國都有意加強合件,以制衡美國的獨大。歐洲各國近年積極擴大對華貿易,以挽救2008年金融海嘯後疲憊的經濟,中國就此也向歐洲購入大量國債。然而,歐洲這種做法與美國的「圍堵中國」政策背道而馳,在中歐關係提升的時候,也意味着歐美關係進入交惡期。
相反,「上合」峰會成功反映以中俄為首的全球發展戰略是正確的。第一,中俄領導的「上合」組織大是按照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來推進經濟合作。例如,中國推出「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對外輸出資本、技術和人員,為發展中國家推動基礎建設,讓這些國家看到了與中國展開經濟合作的好處。第二,「上合」組織全都是發展中國家,雖然經濟相對落後,卻擁有龐大的巿場,例如中國擁有14億人的巿場,而且巿場需求不斷增長,為歐洲經濟帶來強大的動力。中國透過把自己的巿場與歐洲國家對接,進行巿場互補交換,帶動相關國家經濟增長,也擴大中國的經濟板圖,達到經濟全球化。第三,「上合」組織由中俄共同領導,兩者同是經濟與軍事大國,使組織內的經濟安全有保證。以往,拉丁美洲和日本曾是經濟發展蓬勃的國家,卻都因為美國藉故搞事,致使經濟大幅下滑,一蹶不振,給美國「剪了羊毛」。現在,美國實施「重返亞洲」政策,多方圍堵中國,就是要重施故技,務求剪掉中國的「羊毛」。然而,中國絕對不是昔日的「吳下阿蒙」,任由美國宰割。而且,現時中俄走在一起,形成強大的經濟與軍事聯盟。面對兩個擁有核武的國家,美國不敢造次。因此,在其他國家眼中,中俄領導的「上合」組織是穩如泰山,能夠參加便是坐上了快速高鐵,而絕不會是搭錯沉船。
因着G7峰會失敗,西方各國也開始反思與美國的關係。既然美國不當你是盟友,認為西方各國是任宰的羊牯,所以西方各國也無需對美國盡盟友的義務。反而,西方各國應準確判辨時勢,加入「一帶一路」的陣營,共同發展歐亞非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經濟全球化出一份力,造福世界萬民。
原文刊登在《HKG報》12/6/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