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日是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天下所有父親應當高興,跟家人一同慶祝。但是,香港的父親卻不因此節日而感到歡喜,因為根據民建聯調查發現,在受訪的587位父親之中,逾四成父親每天陪伴子女的時間少於1小時,當中一成更少於15分鐘,在欠缺足夠互動之下,嚴重影響親子關係。其次,逾五成受訪者指,因為工作太忙,致陪伴子女的時間不足。再者,逾三成人指,子女會抱怨親子時間不足。
家務壓力大影響情緒
不但父親對家庭感到壓力,就連母親也是如此。根據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婦女事務委員會的調查發現,在受訪的336位母親之中,五成兼顧工作及家庭的雙職婦女,因家務壓力而令情緒起伏大。其次,逾四成受訪者每天要花1至2小時做家務,花3至4小時的有約兩成半人。再者,近三成人指每天的私人時間不足1小時。結果顯示,過半數受訪者表示,過去半年,在壓力下情緒有大起伏,容易發怒。甚至有六成受訪者指,曾因處理太多家務而令自己生病,包括頭痛、胃痛等等。
年青人都不願意生育
由此可見,在香港為人父母甚艱難!正因如此,現今許多年青男女都不願意生育,逃避為人父母的責任。根據香港婦聯的調查發現,在813位年齡介乎20至49歲的受訪者之中,只有47%願意生育,較去年的72.5%大跌。至於男女的生育意願方面,有52.9%的男性表示願意生育,而女性則只有47.1%,這是首次發現女性的生育意願低於男性。其次,調查發現影響生育的原因主要是房屋問題,有83.2%受訪者認為房屋問題嚴重及住屋空間不足。再者,「育兒經濟壓力大」,以及「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小朋友」亦是青年男女不生育的主因,分別有81.8%和79.9%。最後,有56.2%受訪者認為政府對有子女的家庭支援不足。
香港青年男女不願生育導致社會出現「少子化」、「人口老化」,以及「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嚴重影響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另外,香港的父母忙於工作,缺乏親子互動,導致子女缺乏教導,容易誤入歧途。例如,香港近年發現多場反政府運動,包括「反國教」、「佔領中環」和「旺角暴動」等等,參與者大多是十幾歲至廿幾歲的青年人。他們入世未深,缺乏父母教導,反而受到個別有心人士的唆使,參與非法行為,最後被捕並受審判刑入獄,前途盡毀。
青年誤入歧途共通點
這些誤入歧途的青年人有着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的家庭都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問題。在香港,正常的家庭大都是父母加上未婚子女的「核心家庭」。但是,因着各種原因,香港現時部分家庭變成「隔代家庭」、「單親家庭」和「跨境家庭」等等。在正常的情況下,「核心家庭」發揮着不同功能,包括照顧、情感、經濟、娛樂,以及社教化等等。然而,在問題家庭之中,以上各種功能均被削弱,特別是社教化功能。中國古語有云:「養不教,父之過。」在現今香港,養而不教的父母大有人在。這不是他們逃避責任,而是香港職場高度壓榨雙職父母,使他們未能盡教養子女的責任,最終導致子女誤入歧途,受人唆使,以身試法,抱憾終身。
有見及此,為了改善以上問題,政府應推行家庭友善政策,實行5天工作周、彈性上班時間、增加法定假期,僱主托兒服務等等,並盡快落實女性14周全薪假,以及男士5天侍產假,以鼓勵巿青年男女生育。另外,政府應增加房屋供應,為育有子女的家庭優先提供公屋或居屋,締造有利生育環境。
政府反應總是慢半拍
對於以上建議,香港政府總是「慢半拍」。例如,立法會早在2001年提出推行「男士侍產假」,但因勞資雙方僵持不下,致使政策胎死腹中。結果,部分青年人在缺乏父母教導之下,參與了2012年發生「反國教事件」、2014年發生「佔領中環」,以及2016年發生「旺角暴動」,這證明香港政府延遲落實家庭友善政策,有機會導致各種反政府運動的出現。有見及此,政府終於在2015年落實「男士三天侍產假」,而在2018年修訂僱傭條例,將男士侍產假由3日增加至5日。這雖然是亡羊補牢的政策,但有總好過冇。筆者希望政府在推行男士五天侍產假之後,逐步落實其他家庭友善政策。惟有這樣,香港的下一代才不致「有爺生,冇乸教。」
原文刊登於《HKG報》26/6/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