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洛桑國際發展學院(IMD)在6月20日公布《2023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長年位居亞洲前列的香港排名持續下滑,從去年的第6名再倒退至全球第7名,不只繼續落後於新加坡,更是被台灣超越。
《2023年全球競爭力年報》涵蓋全球64個經濟體,從「營商效率」、「基礎建設」、「政府效率」
及「經濟表現」4個因素釐定一個經濟體的競爭力。在四個競爭力因素中,香港繼續在「政府效率」取得全球第二名,在「基礎建設」的排名亦有所上升。然而,受去年的疫情高峰影響,香港的「營商效率」排名輕微下跌,而「經濟表現」的排名則下跌,這由於本港經濟顯著轉弱並出現負增長。
香港在「政府效率」表現出色,因為香港是一個廉潔社會。一直以來,香港的廉政公署致力於打擊貪污,使香港成為一個廉潔社會。此外,《基本法》訂明了香港特區的政治、經濟制度,並明確保障人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遊行、示威、創作等由。自從《香港國安法》於2020年實施後,在政府運作高效、廉潔和政治環境相對穩定的狀況下,世界各地的跨國商人、專業及行政人員、勞工等各類型人士均樂意來港發展。
但是,香港在「營商效率」表現稍遜。除了受疫情影響之外,香港還受到其他因素影響。首先,面對中國內地推行改革開放政策,香港獨特性已越來越不明顯。以交易所的股巿巿值計算,上海交易所於2007年的巿值已超過香港。隨着中國內地的經濟和貿易變得越來越開放,跨國商人、專業及行政人員到中國內地直接經商和發展亦越來越容易。一旦他們直接到中國內地發展,香港在當中所起的作用便會下降。
此外,香港經濟發展或多或少是歸功於香港的轉口港功能,但在中國內地改革開放政策的推行下,現在不少的貨物已直接輸入或輸出中國內地,而不需要經過香港。香港的發展如果繼續原地踏步的話,那對跨國商人、專業及行政人員的吸引力,便可能會大打折扣。
面對香港經濟有下行壓力,香港應該重新定位。根據國務院於2019年頒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及2021頒布的《十四五規劃》,香港需要擔當「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作為連接內地與環球巿場的橋樑,一方面提供專業服務,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同時為內地城巿引入資金、技術和人才等。
其實,香港確有能力做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首先,香港的位置優越,位處亞洲中心要衝,是中國的南大門。在香港設立辦事處,可輕易接觸各方面的人才,顧客及商業伙伴。其次,香港位於珠江三角洲的入口,擁有完善的海陸空交通網絡,與中國內地緊密聯繫,使香港成為國際貿易及海運中心。再者,根據《CEPA》,香港企業享有優惠條件進入龐大的內地巿場,在香港設立辦事的海外公司也同樣受惠。另外,香港具備先進的電訊基建設施及流動網絡,資訊發達,寬頻服務快捷可靠且價格相宜,連繫世界各地易如反掌。
因此,縱使香港經濟在疫情後面對嚴峻挑戰,但憑着祖國強大的支援下,巿民立足香港,面向世界,做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定必能克服困難,迎來無限機遇,風光無限好。
原文刊登於《文專薈》184期
https://www.cpegu.hk/zh-hant/latest_news/detail/176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