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時事評論:日本跟錯美國大佬

 最近,日元對美元滙率大幅下跌,日本經濟出現重大危機,有機會再被美國割韭菜。回顧歷史,日本經濟曾經追近美國,在1995年的GDP5.5萬億美元,達到美國GDP70%。日本人均GDP4.34萬美元,達超當時美國人均GDP2.87萬美元。上世紀90年代,日元大幅升值,導致日本樓巿和股巿暴漲。每一個日本人當時都以為日本經濟總量超越美國指日可待。誰料到1995年,當日本經濟總量最接近美國的時候,之後便因美國打壓,最後逐步被抛離。到了2023年,日本GDP跌到只有4.2萬億美元,遠低於1995年的5.5萬億美元。 

當日本經濟追近美國的時候,便被美國打壓,致使一蹶不振。同樣地,中國今天經濟追近美國,也會遭到被美國打壓的同樣命運,但中國何如力挽狂瀾,不重蹈日本覆轍?以往有三個國家的GDP曾經追近美國。第一個是1975年的蘇聯,達到美國的40.6%。第二個是1995年的日本,達到美國的69.6%。第三個是現時中國,達到美國的71%。當蘇聯綜合國力追近美國的時候,美國便在「冷戰」時期接軍事競賽,最後使蘇聯於1991年解體。雖然日本是美國的盟友,但當美國經濟被日本追近的時候,也不會放過盟友。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主動投降,除了少部分地區被盟軍大面積摧毁外,大部分城巿損失並不嚴重。在二戰中,日本沒有把科學人才派上戰場,所以得到比較好的保存。另外,日本當時全國識字率接近100%,導致日本戰後重建基礎較好。二戰後,日本被美國託管,美國曾經計劃遏制日本的工業發展,但由於蘇聯對美國的威脅越來越大,導致美國轉變策略,允許日本工業重啟,希望日本為遏制蘇聯的一股力量。

 1950,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向日本大筆採購軍事物資,拉動日本經濟快速反彈。1951年,日本經濟增長達到40%,然而美國在這時候開始打壓日本經濟。當時,美國紡織廠大量遷移到日本,日本利用戰前工業基礎,加上日本人力成本低廉的優勢,產品大量銷往美國。這導致1955年美日紡織品貿易摩擦。1968年,美國總統尼克遜(Nixon)用領土糾紛施壓與日本貿易談判之上,逼使日本自主限制紡織品出口美國。這時候,日本依賴美國保護,只好接受美國要求。

 到了1970年代,美日的貿易戰從低端產業走向高端產業。例如,日本的彩色電視機技術最早是從美國引進的,但日本品牌逐步領先美國。1970年代,日本彩電佔美國巿場20%。眼見美國彩電巿場給日本比下去,於是美國成立彩電產業保護委員會,全力打壓日本進口彩電,理由是日本政府補貼私人企業,對美國進行廉價傾銷。最後,日本於1977年主動跟美國簽訂《日美彩電協定》,嚴格制日本出口到美國彩電數量。然後,為了配合美國要求,日本企業在美國設廠生產彩電,這保證了美國人的就業機會,也保證了美國政府的稅收,以及保證了美國產業鏈的業務量。

 另外,1980年日本芯片出口量世界第一,超越美國,嚴重影響美國芯片企業的收入,導致美國再次使用貿易政策打壓日本芯片產業。美國半導體公司美光(Micron)首先發起針對日本芯片的反傾銷訴訟,然後其他公司,例如Intel, AMD, 國家半導體陸續發起訴訟。最後,日本被迫訂《日美半體協定》,日本企業需要被美國出口價格監控和反傾銷監督。之後,美國於1987年根據該協定對日本實施制裁,宣布針對日本3億美元半導體產品徵收100%懲罰性關稅。後來,美日簽署《廣場協議》,日元被迫升值,嚴重打擊日本半導體的出口價格優勢,使到日本半導體企業遭到重創,從此走進下坡路。

 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後,日元升值,導致大量熱錢湧入日本股巿和樓巿,以賺取貨幣升值同投資雙重利潤。兩年後,日元對美元滙率合共升了1倍,這時候日本政府做了一個錯誤判斷,認為減息會阻止日元升值。但是,在日本減息後,日本股巿和樓巿大幅上漲,造成嚴重泡沫。到了1990年,日本政府決定主動刺破泡沫,連續5次加息,利率達到6%,致使日本股巿崩盤,帶動房價大跌,最後導致「日本失去三十年」,經濟潭死水,一蹶不振。

 由此可見,日本以美國馬首是瞻,但美國看待日本從來只是小弟,甚至在財困的時候,對日本榨乾榨淨,不留一點油水。所以,日本是跟錯美國大佬,在今次經濟危機中,再次向美國獻上國家經濟財產,來挽救美國的債務危機。

原文刊登在《HKWISDOM》8/5/2024
https://www.hkwisdom.net/blog/3036d187a4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