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3日 星期日

教育評論:閱讀圖書對幼兒成長的好處

香港一年一度的書展在七月中旬正式開鑼,今年的主題是旅遊,因而帶動相關書籍的銷售額。除了旅遊書籍之外,兒童圖書均是每年的暢銷書籍,不少家長傾盡本錢,每年為子女購置大量圖書,目的是擺滿整個書架,讓孩子隨時有書可讀從而學習書本的知識。



訓練眼神聚焦專注
「開卷有益」是千年不變的金科玉律,特別對於幼兒有莫大的好處。第一,閱讀圖書能訓練幼兒的感觀能力。閱讀需要幼兒定晴觀看,以眼神追尋書本。幼兒的視覺發展尚未成熟,準確度和聚焦能力正在發展中,但他們會主動尋找物件來觀看。所以,藉着圖書,家長把這個世界帶到孩子的眼前,讓他們有機會練習定焦,訓練他們的專注力。第二,閱讀圖書能擴展幼兒對世界的認知。家長透過朗讀文字,並說明圖畫的內容,大大提升了幼兒的語言接收能力,使他們對世界的認知變得豐富。第三,閱讀圖書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家長透過親子共讀,使大人與幼兒之間形成一個互為依附的親密關係。因為藉着共讀時的互動,彼此在經驗和情感上的交流是雙向的;而互相傾聽的共讀行為,也能建立良性溝通的方式。第四,閱讀圖書能使家長與孩子有共同的話題。藉由圖書這個媒介,使親子間有共同的焦點;順着這個共同的焦點,建立共同的回憶,談論共同的事情,分享共同的喜與悲。

共同話題分享喜悲 

親子共讀圖書是幼兒最早接觸文字的經驗之一。根據相關的研究資料顯示,這個經驗的多寡,常與幼兒日後24的閱讀能力成正比例。從材料而言,圖書有着完整的文學形式、圖書語言,以及豐富的詞語和語句結構,是絕佳的學習媒介。從內容而言,圖書大都以幼兒關心的事物為題材,對孩子而言是有意義的。另外,圖書提供了親子真實又密切的社會互動場域,家長透過親子共讀,向孩子示範了真實社會的所有活動,使兒童對身邊的事物有初步的認知。

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

時事評論:將軍澳交通的困局與出路

香港政府自從1970年代開始發展了九個新巿鎮,提供大量土地興建住宅樓宇工廠,讓舊巿區居民遷入,紓緩區內過密的人口。新巿鎮擁有完善的土地規劃,沒有舊巿區那麼擁擠,居住環境較佳。在眾多新巿鎮當中,將軍澳是香港第三代新巿鎮,由八十年代開發展至今,人口已超越40萬,對交通的需求日漸增加。然而,將軍澳對外交通過份依賴港鐵和將軍澳隧道,導致交通經常擠塞。另外,萬一港鐵或將軍澳隧道發生意外,將軍澳對外交通便會中斷,造成嚴重問題。因此,我們需要找出將軍澳交通的困局,以及尋求出路,解決現時的問題。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署於2016年中期人口普查的統計資料,將軍澳總人口高達40萬。隨着將軍南區的大型發展,預期2022年人口將增至44.7萬。因為人口不斷增加,居民對交通的需求愈來愈大。將軍澳現時主要交通是港鐵和將軍澳隧道,欠缺其他交通工具,例如渡輪。但是,隨着交通流量上升,港鐵和將軍澳隧道會出現飽和現象,導致交通擠塞。例如,2013年12月16日,啟用11年的港鐵將軍澳線作發生歷來最嚴重事故,一部國產列車由調景嶺駛往油塘時發生供電問題。這是22年來最嚴重、封站時間最長的事故。

將軍澳線停駛驟變孤島

意外後將軍澳線全面停駛,將軍澳區驟變孤島。港鐵至下午2時動用觀塘線後備路軌,列車由油麻地駛往藍田站後直接過海往鰂魚涌站及北角站。港鐵安排四條接駁巴士線,在油塘、調景嶺及坑口等站疏導乘客,現在大排長龍。由此可見,將軍澳居民過度依賴港鐵作為單一對外交通工具。萬一港鐵發生意外,將軍澳與九龍巿區的交通幾乎終斷。另外,將軍澳已經發展為一個大型新市鎮;但除了地鐵之外,整個市鎮同東九龍的聯繫,就只係靠一條將軍澳隧道。這條隧道嘅容量每日78,000架次,於1990通車,當時將軍澳人口不足20萬,隧道已經十分擠塞。現時將軍澳居民達到40萬人,隧道當然不勝負荷。
2011年,立法會終於撥款150億,在將軍澳興建一條接駁藍田的新隧道,以紓緩現時將軍澳隧道的擠塞情況,以及應付因為區內人口增長而帶來的交通需求。新隧道是香港六號幹線的一部份,全長直線4.2公里,雙線雙程行車;連接著一條長1.8公里的跨灣大橋,駁到環保大道。到時,由將軍澳市中心去東區海底隧道,只要五分鐘,節省時間10分鐘。然而,由於工程延誤,根據最近西貢區議會的資料顯示,這條隧道最快延至2021年才能通車。由此可見,將軍澳隧道車流量過多,已達飽和,不勝負荷。將軍澳已經發展為一個大型的新市鎮,所以要興建更多道路與隧道來舒緩交通。

將軍澳交通擁塞原因多

將軍澳交通擁塞的困局有多個原因,我們需要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問題。
第一,將軍澳人口過多,現有40萬人居住,而人口將會慢慢上升至44.7萬。因此,政府需要控制人口增長速度,興建低密度住宅,減少屏風樓興建,改善空氣流通,提升居民生活質素。
第二,交通工具單一化,主要是港鐵。另外,港鐵經常發生事故,導致將軍澳對外交通癱瘓。因此,港鐵需要改善服務,例如優化訊號系統,增加列車班次,定期檢查列車,減少意外發生。再者,政府發展其他交通工具,建議引入渡輪連接其他地區,例如增設將軍澳海濱長廊連接西灣河的渡輪服務。
第三,將軍澳主要地面交通是將軍澳隧道,但現在已經飽和,行車量遠超出當時設計的容量。因此,政府需要加快興建將軍澳連接藍田的隧道,確保在2021年竣工,及以舒緩將軍澳隨的交通擁塞問題。
總括而言,隨着將軍澳人口不斷增加,交通擠塞問題越來越嚴重。為了解決將軍澳交通的困局,政府必須多管齊下,盡快興建將軍澳連接藍田的隧道,並且改善港鐵的服務,才能滿足將軍澳居民對外交通的需求。
(原文刊登在《HKG報》17/7/2017)
https://www.hkgpao.com/articles/137552

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教育評論:戀愛大過天

《戀愛大過天》這首Twins舊歌放在今天仍適用,因香港青年協會於今年4-5月訪問七千多名就讀小五至中六學生,了解他們的戀愛態度。調查發現,約24%曾有戀愛經驗,當中62%(1,046人)表示初戀在12歲或以下。這調查反映在早戀的學生中,初戀年齡有年輕化現象!因在2013年類似調查顯示,有戀愛經驗學生中,當時在12歲或以下的初戀者還不足六成(347人)。
該調查有問及,學生的家人曾提及對戀愛的看法,近六成都指家人表示拍拖會影響學業;另有部分家長仍持傳統心態,如兩成家長指女生拍拖會被佔便宜。因此,家長對子女在學期間談戀愛,仍持傳統保守觀念,認為弊多於利。
青少年在學期間談戀愛,無可否認會影響青少年成長,但青少年處於反叛期,會否因家長反對而不談戀愛呢?該調查顯示,答案是「否定」的!既然家長不能禁止,不如好好疏導他們,陳述在學期間談戀愛的利與弊。
麥何小娟在其著作《我的女兒 麥明詩》中,記載麥明詩於中五會考期間拍拖。麥太反對女兒在應試期間談戀愛,恐怕影響學業;但她沒有禁止,而是循循善誘,向女兒陳明利弊。最終麥明詩在公開試前夕跟當時男友分手,專心預備公開試,並考獲十優佳績。
就如中國古代神話中,大禹的父親鯀,利用「圍堵」方法來治理水患,最終失敗,反而洪水氾濫,遍地成災。相反地他的兒子大禹,利用「疏導」方法治水,結果成效顯著,解救了黎民百姓,最後獲萬民擁戴,舜帝便把皇位禪讓給他。
家長不應把談戀愛「妖魔化」,令子女對愛情徒生負面情緒。拍拖是人生必修學分,家長也曾談戀愛。如希望子女認識正確愛情觀,需透過自身戀愛經驗,向子女說明「愛情三角論」,即除了「親密」和「熱情」之外,還需「承諾」,愛情才能開花結果。

教育評論:結合藝術_普及STEM

本人多年來從事科學教育,一直研究透過不同教學活動,如課堂、實驗、專題、視頻、翻轉課室和科學教育歌等,勾起學生興趣,深化知識,提升學習效能。「科學教育歌」是眾多教育方法之一,透過改編粵語流行歌詞,並製作成音樂視頻,上載於影片分享網站讓同學隨時瀏覽,旨在引起同學的學習動機,複習課堂知識,鞏固學習內容。

除持續創作「科學教育歌」之外,筆者面對過包括報章、網媒、電視台和電台等媒體訪問,目的就是推廣科學教育,讓大眾透過觀賞歌曲,逐漸對科學燃起興趣。例如在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主辦的「2017全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很榮幸透過「科學教育歌」奪得「優秀科技教師一等獎」,這榮譽肯定了我輩推廣科普教育的汗水,也印證「科學教育歌」為有效學習科學的方法。
教育局正大力推動STEM教育,給予每間中、小學每年20萬元經費去發展校本STEM課程。全港學校各師各法,有些外購到校課程,有些由教師自製校本課程,例如航拍攝影、虛擬實境(VR)、擴展實境(AR)、電腦編程、立體打印、機械人等等。在眾多科技教育之中,學生透過課堂學習與動手實驗,接觸到前緣科學技術。然而,有些學生因科學理論艱深或不熟邏輯推導,對科學有畏懼感,未能嘗試探索浩瀚科學世界。
STEM教育發展到今天,筆者建議加入第五元素,那就是「A」—Arts(藝術)。通過藝術包裝每種知識,較易獲得公眾受落,科學也不能例外!筆者致力創作「科學教育歌」,試圖利用音樂藝術包裝科學知識,學生易於接受視聽之娛,願意嘗試接觸科學。因此,「科學教育歌」是值得推廣的科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