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小便受「多勞多得」的觀念影響,例如中國文學家周立波在1958年發表《山鄉鉅變》:「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是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但是,長時間勤勞工作就必定得到更多的收穫嗎?
回顧歷史,歐洲在19世紀初,工廠工人每周工時長達60小時。但是,隨着科技進步,到了1920年代,大部分歐洲工廠每周工時已降到40小時。因此,英國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1930年發表了一篇文章,樂觀地預測人類在100年後,工人每周只需要工作15小時,便能獲得滿意的生活水平。然而,過了90多年之後,事實告訴我們,凱因斯的預測並沒有實現。相反,部分國家或地區的人均每周工時不跌反升,而生活素質也沒有得到提升。例如,香港作為一個已發展地區,工時卻冠絕全球。根據瑞銀2016年報告,香港人均全年工時是2606小時,高出其他已發展國家或地區,例如全年人均工時最短的德國,只有1363小時,大約是香港的一半,但德國的本地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卻高於香港。因此,人們便對德國這種「產值高,工時短」的現象作出研究,後來德國科學家發現,原來每日工作時數從九小時縮減至八小時,反而能提高生產力,這印證了德國採取限制最高工時的政策是正確的。根據德國勞工法例,僱員最高工時為每周48小時。除非僱員自願與僱主簽訂書面協定超過有關限額,否則僱主便觸犯法例,需受到懲罰。另外,香港僱員每周工時超越了已發展國家,同時也超越了發展中國家。根據瑞銀2016報告,全球排名第一的香港,僱員平均每周工時是50.11小時,而排名第二的印度孟買只有43.78小時,兩者相差6.33小時。
一路以來,香港人擁有刻苦勤奮的「獅子山精神」,但這種正面的標籤在日本學者眼中卻是負面的意思。麥肯錫資深合夥人山梨廣一在2017年提出「低等勤奮」概念,指出長工時往往是因為「想用時間展現責任感」。他相信「時間至上主義」的工作模式毫無效率,更會錯失體驗新事物、激發新想法的機會。例如,香港部分僱主長時間留在辦公室工作,令到部分僱員感到壓力,就算過了放工時間也不敢比老闆早收工,寧願拖慢工作進度,延長工作時間,例如長時間對着電腦屏幕瀏覽網頁,營造勤奮工作假象,但完全沒有提升生產力,反而浪費時間。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的工作專注力只可持四至五小時,之後工作表現便會由最高峰回落。所以,長時間工作絕不代表能夠提升生產力。
因此,我們要摒棄「多勞多得」的傳統觀念,不要以為長時間工作便能提升生產力,反而要學會提升工作效率的「黃金三小時法則」。該法則指早上五時到八時,乃是每天工作效率最高時段,比起其他時段高達三倍。但是,每人的「生理時鐘」都不同,若能把握好屬於自己的黃金三小時,就可以達到一天工作得出兩天的產能。例如,英國維珍航空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說:「我睡覺會開着窗簾,當陽光照進房間時,我就會起床。」清晨五至六時醒來,他通常會去游泳,接着吃一頓健康的早餐,便能培養很好的心情,以應付每天繁重的工作。所以,我們需要「工作有時,休息也有時」,在工作與休閒之間取得平衡,從而提升工作產能。
原文刊登於《大公報》1/12/2021
https://www.tkww.hk/epaper/view/newsDetail/1465749712991817728.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