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時事評論:「四電一腦生產者責任制」配套不足 效果成疑

現時,香港每年產生大約七萬公噸的廢舊電器,大部分會出口到其他地方重用或回收有用物料。不過,近年國際間對廢舊電器貿易有收緊管制的趨勢,例如2017年中國為改善生態環境而禁止洋垃圾進口。另外,香港以外的巿場亦會因應經濟發展而減少對二手產品的需求,例如以往香港的廢舊電器可運往內地,經翻新後再流入二手巿場,但隨着內地經濟起飛,內地人普遍傾向購買新貨而拒絕二手電器。
現時主要依賴出口的做法並不持續可行,香港需要發展一套可妥善處理和循環再造廢舊電器的機制。此外,廢電器電子產品含有害物質,如不妥善處理或棄置,或會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構成危害。例如,若以不恰當或不安全的方式拆解、冶煉、掩埋或焚燒廢舊電器,會使其中大量危險、有毒、有害物質進入土壤,對空氣及水源產生巨大污染。

銷售商需安排免費除舊

因此,環保署在經過多年諮詢及立法會審議後,在上周8月1日實施「廢電器計劃」,所有「四電一腦」產品的供應商必須經環保署登記,才可分發受管制電器,包括冷氣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以及顯示器。已登記供應商亦須履行其他法定責任,包括向環保署呈交申報及繳付循環再造徵費,以及在分發受管制電器時提供循環再造標籤。同時,銷售商亦必須備有經環保署批註的除舊服務方案,才可銷售受管制電器。銷售受管制電器時,如消費者欲棄置屬相同類別的電器,銷售商便須應消費者要求,按已獲批註的方案安排免費除舊服務。銷售商亦有責任向購買受管制電器的消費者提供循環再造標籤,以及載有循環再造徵費訂明字句的收據。
為了配合廢電器計劃而興建的廢舊電器處理及回收設施(WEEE.PARK),於本年3月全面投入運作。WEEE.PARK採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處理廢舊電器,透過除毒、拆解和循環再造等工序,把廢舊電器轉化為有價值的分類物料。例如,一噸廢舊線路板,可提取400克黃金、200克銅及其他貴金屬;每噸廢舊手機可以提煉出200至300克黃金、1至3公斤銀、100公斤銅等等。所以,這些廢舊電器只要合理妥善回收和利用,便可以變廢為寶。

港回收業受制土地面積

然而,廢電器計劃存在多個問題。首先,WEEE.PARK土地面積嚴重不足。園內其中一間回收公司「歐綠保」的綜合環保首席技術總監鄭堅明表示,土地是香港很大的問題,歐綠保只有三萬多方呎,完全無法跟內地的回收廠房比較。他指出,以江蘇省沭陽縣的生活垃圾處理廠為例,該項目每日處理三百噸垃圾,並設有機器,可從垃圾中分出包括塑膠及有機物等原料,從而進行分類回收及製作成有機肥料,而整個設施,佔地過百萬平方米,比WEEE.PARK大很多,處理量也大很多。
其次,有巿民擔心買了新電器產品,零售商送貨快,但隔數天才有回收商上間收舊產品,而港人家居狹少,造成不便。有見及此,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回收業界反應正面,為應付實施初期可能大量增加的上門收集服務需求,負責回收的營運商已安排額外貨車及人手,以滿足在收到銷售商要求後最快第四個工作天上門收集的服務承諾。但是,現實是WEEE.PARK只有三間獲官方認可的回收商,其中齊合綠色環保公司不設上門回收服務,而億達再生資源公司只限大量集體回收,只有歐綠保才提供上門回收服務。事實上,有記者曾特意詢問歐綠保除舊服務時,對方稱最快的上門回收舊機服務已預約至兩個月後的9月27日。這遠遠超出環保署最快四天回收的承諾,使消費者有很有機會購買新電器之後,廢舊電器未有回收商上門回收,造成有兩部大型電器放在家中,十分不便。

棄舊求快 市民額外付費

再者,廢電器計劃增加業界經營成本,最終轉嫁至消費者。在「生產者責任制」的原則下,消費者在購買新電器的時候,已給予零售商45至165元,作為循環再造費,而費用是根據電器的回收再用價值及回收過程中所花費的資源而定,例如電腦因為回收後容易重用,因此徵費便較少,而冷氣機則較多。雖然廢電器計劃規定回收商不可向消費者收取廢舊電器回收費用,但因回收時間遠超四天,多數消費者為求盡快消走家中多餘的廢舊電器,通常會額外向電器老闆繳付150至200元的費用,務求盡快收走需要更換的電器,再把舊電器放在零售商自己地方先作儲存,再待政府認可的「歐綠保」回收商進行回收,而大型連鎖店亦有提供相關服務,例如豐澤電器收費為100元正,換句話說,服務需要與否就要看看顧客能否等待至回收商上門免費回收,變相額外收費。
其實,除了等待政府認可的回收商進行免費回收廢舊電器之外,消費者也可以把廢舊電器送往廢舊電器回收車。現時,政府定時會有電子回收車到某些大型屋苑收集電器,提供回收「四電一腦」服務。然而,服務時間及地點疏落,可能需要半年才有機會排到用家附近的大型屋苑,而獨立村屋便絕沒有這種服務。除此之外,政府亦設有不同的認可回收站,不過在18區之中,暫時只有5區的回收站投入服務,未能滿足全港用家的需求。正因如此,部分消費者為求減省額外的回收費用,有機會把廢舊電器直接掉到垃圾站。然而,根據現時法律,這種不環保的行動是不犯法的。因此,廢電器計劃實際是一隻「無牙老虎」,完全沒有阻嚇力,不能減少消費者胡亂棄置廢舊電器的風險。

丟舊不犯法 計劃無牙虎

最後,本年12月31日起,廢電器計劃規正式對被棄置受管制電器實施處置管制、進出口管制及堆填區棄置禁令。屆時,任何人貯存、處理、再加工或循環再造被棄置受管制電器,均須取得廢物處置牌照;輸入及輸出被棄置受管制電器均須領有許可證,而堆填區及其他指定廢物處置設施則不會再接收和處置被棄置受管制電器。因此,本地部分「收買佬」由於沒有取得有關牌照,貨源大跌八成,因為回收工人要把廢舊電器運往持牌回收商,不再賣給「收買佬」。所以,部分「收買佬」現時只收影音器材,維修後便當作二手電器出售,其他電器一概不收,以免因無牌回收廢舊電器而誤墮法網。長此下去,香港回收業必定受到嚴重打擊,大量無牌回收商被迫結業,造成失業問題。
還記得上年9月內地收緊廢紙進口標準及審批程序,致使香港大量廢紙未能出口至內地處理,最終回收商停收廢紙,而廢紙在街頭堆積如山,影響巿容和衛生。同樣地,現時政府推行「四電一腦生產者責任制」,使廢舊電器得不到妥善處理,最終電子垃圾堆積,影響環境及巿民健康。由此可見,環境局的政策十分離地,不但未能解決原有的問題,更造成更多新問題,卻要大眾巿民承受政策失誤的惡果。
原文刊登於《HKG報》9/8/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