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7月22日,G20集團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之後發表聯會公布,呼籲各國加強對話,想辦法解決貿易糾紛,以免對全球經濟造成更大損害和打擊。不過,會議期間正值美國與中國、歐盟及其他國家進行貿易戰,彼此存在很大分歧,現時貿易的緊張情勢可能會進一步升級。
美國現在所做一切都是為重新鞏固其全球霸權,實現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戰略目標。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特朗普上任後採取了經濟上和軍事上一系列手段。在經濟上,美國試圖通過發起全球貿易戰,最終實現收編歐美日韓等西方經濟體,形成以美國為核心、美國優先的零關稅西方巿場,然後對包括中國與俄羅斯在內的新興巿場進行全面貿易戰,甚至對中國與俄羅斯進行經濟封鎖。美國用這種手段,其目的是重重塑美國在經濟上的全球霸權。在軍事上,特朗普試圖通過要求北約盟友支出更多軍費、改革北約指揮體系在美國建立軍事指揮司令部、擴大北約覆蓋區域和增加新成員國、構建和重組北約之外的新盟友體系等手段,一方面提升美國為首軍事同盟體系的軍事能力,另一方面擴大軍事盟友體系和美國軍事直接指揮權,由此提升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軍事控制能力。
美國所做這一切,為的是未來形成以北約為核心的全球統一軍事同盟體系和建立全球穩固的軍事霸權,打下新基礎。一旦通過整合,美國認為自己掌控足夠的經濟與軍事資源後,便會率領盟友發起對非西方體系國家的經濟與軍事圍堵,像當年冷戰時圍堵蘇聯,以及圍堵華沙公約組織一樣,形成全球的新冷戰體系,鞏固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霸權和西方在全球範圍內的領先優勢。
美國徵收鋼鋁稅逼盟友
如果我們不明白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這個戰略目標,就無法明白現階段美國所採取一系列措施和手段,也就解釋不了特朗普過去一段時間很多瘋狂舉動。在過去一段時間,很多人對美國上述的戰略目標是模糊的、不相信的。但是,隨着G20集團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舉行,這一次美國撕下了偽裝,徹底暴露了本來的面目。根據法國媒體7月22日的報導,G20集團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經過連續的會議和會外的斡旋,顯示會議各方毫無共同立場。美國向全體貿易伙伴開炮的同時,又希望聯合歐洲與日本,以自由貿易協定共同對付中國,但遭到拒絕。幾乎所有國家對由美國強硬政策下激化的貿易摩擦表示關切,例如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表示:「拒絕被美國拿鎗頂着腦袋談判。」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朗也表示:「美國不應該通過加徵關稅來縮小貿易逆差,反而應該通過宏觀經濟政策來達成目標。
其實,早在6月份加拿大G7峰會上,特朗普就試着提出過,大家建立一個完全零關稅的自由貿易,以及建立統一巿場。現在,美國再次向歐洲和日本提出,與歐日簽署自貿協定,日後共同對付中國。這說明美國的狼子野心是徹底暴露並確認了。美國的這意圖在今年3月19日至20日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上也透露過,當時美國準備發起對全球的貿易戰。在3月1日,美國剛剛宣布對全球鋼鋁徵稅。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財政部一名高官表示:「在下次於阿根廷舉行的G20財長會議期間,特朗普政府將尋求聯合與美國有類似想法的國家,共同向中國對國企的補貼以及投資政策進行施壓。」當時美國政府的計劃就是通過徵收鋼鋁稅逼使盟友合作,與美國一起對付中國。為此,特朗普還專門給了歐盟一定的免稅期。但是,盟友們都沒有表態,因為如果他們支持美國對付中國,損失便會更大。
美國企圖廢掉中國國企
美國財政部高官在3月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前曾表示:「對於中國鋼鐵和鋁的過剩產能、國企補貼,以及外商投資政策,歐盟和其他主要經濟體認為這是切實的問題,對安全和金融穩定都構成挑戰。」美國財政部當時說這話,實際上是想借盟友之口表達美國的意思,並試圖逼使盟友接受美國的這一看法。然而,讓美國不爽的是,盟友根本沒有表示和應。其中原因很簡單,因為美國要盟友去指責中國,但這些盟友與中國共同利益很多,盟友並不想被美國利用而損害自己的利益。
美國指責中國有三點。第一,中國的過剩產能。第二,國企補貼。第三,外商投資政策。首先,美國攻擊中國的過剩產能,是要逼中國把工業產能轉移出去。在美國看來,中國擁有這麼大的工業製造產能,就是對美國的威脅。如果這些產能沒有了,美國也就放心了。其次,美國攻擊國企補貼,是想切斷中國政府和國企之間的聯繫。一旦切斷了聯繫,美國就能通過按照美國規則進一步逼使中國對國企進行改革,然後推動對國企私有化,從而瓦解中國在世界上的綜合競爭力。簡單來說,美國就是想廢掉中國國企,因為中國國企在世界範圍內「攻城掠地」,擋住了美國企業的財路。再者,美國攻擊中國的外商投資政策,無卝就是想中國無條件開放巿場,要讓中國在中高端領域,無法積聚力量,而讓美國企業可以在中國巿場任意縱橫,把中國產業升級的路直接給堵死。
歐日之所以對美國這些提議不表和議,不是歐日沒有察覺美國所提的這三點,而是歐日知道中國顯然不會輕易就範。因此,歐日擔心中國的報復會讓他們受傷慘重,以致歐日雖然認同美國對中國的指控,但他們並不願意被美國利用。歐日擔心中國的反擊會對自己造成傷害,以及圍堵中國失敗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另外,歐日更擔心自己在中美妥協過程中被出賣。
歐日或會夥美制裁中國
其實,只要看看中歐,以及中日的貿易規模,兩者加在一起差不多9,000億美元。而且,2017年歐盟對中國出口增長了19.1%,而歐盟對外出總體增長是10%。相比之下,歐盟對中國出口增長接近總增長的兩倍。另外,2017年日本對中國出口增長16.7%,而日本總體對外出口增長9.3%。相比之下,日本對中國出口增速也遠遠高於出口總規模增速。由此可見,中國巿場對歐日的巿場存在很大潛力。與此同時,歐盟和日本對美出口增長分別是4.6%和3.6%。因此,歐盟和日本又怎會捨棄這個世界第一大消費巿場和第一大潛力巿場呢?
綜合起來,歐日反對美國是必然的選擇。但是,美國也擔心中國對盟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按現在的速度,中國2018年就將繼成為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會成為日本第一大出口巿場。如果中國對歐盟進口商品年均增速達到15%至20%,這意味着美國與歐盟的貿易規模雖2017年還是中歐貿易規模的1.9倍,但數年後中歐貿易規模就可能趕上歐美貿易規模。一旦中國巿場成為歐日最大的對外出口巿場,美國對歐日的經濟影響力就會大打折扣,美國未來的號召力將會繼續衰落。這就是為甚麼美國現在急要聯合歐日來對付中國的原因。
由於中國的經濟影響力,歐盟和日本是不會輕易跟着美國一起制裁中國的。但是,以美國對歐日的影響力,歐日將來有機會一同制裁中國。如果西方在美國領導下可以確保把中俄打垮,那麼歐日一定會加入經濟上圍堵中國的隊伍當中。或者,歐日認為如果不按照美國的意思去做,歐日的損失遠遠大於按照美國意思去做的損失,歐日也會加入到圍堵中國的隊伍當中。
但是,現在全球經濟融合得太深了,貿易戰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所以美國並不敢發起全面對歐日的貿易戰,因為一旦美國發起全面對歐日的貿易戰,便會把盟友推向中國。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發起了對中國的貿易戰,試圖逼使中國讓步,從而吸引歐日的支持,並最終形成美歐日等西方國家經濟圍堵中國的局面。正是如此,中國在貿易戰上必須頂住美國的壓力,必須和美國正面衝突。只有中國和美國正面頂着,歐日也才不會輕易屈服於美國,並和美國在貿易戰上進行盡量長時間的周旋和反制。
一帶一路成貿易戰利器
在此期間,中國與歐日就可以加快推進自貿區談判,從而以更快的方式形成自貿區,之後再逼使美國放棄貿易保護主義。在這種背景下,歐日以非常快的速度簽署了自貿協定。另外,中歐,以及中日的自貿投資談判都在加速進行。所以,中國一邊和美國正面交鋒,頂住美國的貿易戰壓力,另一方面就是加快與包括歐日在內的發達國家,以及「一帶一路」沿線的發展中國家開拓貿易投資關係,從而加快調整中國對外的貿易與投資結構。
當中國開闢了美國以外的巿場,美國對中國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小。同時,中國也應加快推進刺激國內巿場的發展和產業升級,因為中國產業升級加快才能繼續擴大消費巿場,而中國消費巿場擴大是提升中國在世界大國博弈籌碼的關鍵。從此以後,一方面中國對外投資貿易巿場分布更加均衡合理了,對發達國家巿場的依賴就會減弱。另一方面,中國巿場的進一步擴大,會讓各國巿場更加依賴中國。如此,美國發動貿易戰對世界的影響會越來越弱,幾年後便會偃旗息鼓了。所以,對中國來說,「一帶一路」倡議等合作的推進邏輯、以及內部產業升級,以及外需巿場的進一步擴大,是相輔相成的內外一盤棋,也是對付美國貿易戰的真正利器。
特朗普的貿易戰可能會一時風生水起,卻難以長期為繼。中國今天擁有對付美國貿易戰的信心和決心,是基於對當前中國發展實力和國際政治、經濟,以及軍事態勢的綜合判斷。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相信中國,相信自己。」在中美貿易戰之中,我們會有幾年經濟調整的時期,既然美國一定要打貿易戰,那就豁出去與美國以外的國家加大合作,加快弱化美國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力。最後,中國必勝,美國必敗!
原文刊登於《HKG報》31/7/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