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5日 星期二

時事評論:大灣區人才爭奪戰

創新科技局上週公布為期三年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旨在透過快速處理安排,為合資格科技公司或機構輸入海外和內地科技人才來港從事研發工作。創新科技局局長楊偉雄表示,發展創科,人才是致勝關鍵,計劃將大幅簡化申請科技人才入境的手續及減省所需時間,對推動創科發展作用重大。
特區政府推出以上計劃,正正是回應21世紀的世界發展,各種科技產品和技術推陳出新,例如數位化身份、物聯網、3D打印、無人駕駛、機器人、區塊鏈、大數據、智慧城巿等等。特首林鄭月娥在首份《施政報告》提及循八大戶向推動科技創新創業,包括增加研發資源、匯聚科技人才及提供科研基建等等。另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及創科預算開支大增至500億元,當中200億元用於落馬洲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第一期,預料創造50,000個職位。有100億元供開展新項目,建設醫療科技創新平台,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希望吸引世界頂尖科研機構來港。

楊岳橋根本是賊喊提賊

對於香港輸入外勞,香港各政黨持有不同的立場與意見。例如,立法會四個事務委員會在四月底一連三日聯席訪問大灣區,32名成員包括9名民主派議員,重點參觀當地創科及智慧城巿建設。建制派及民主派議員均認為香港須急起直追,特別是創科方面。民主黨主席胡志偉表示要思考如何推動大灣區人才及資源互通,保持香港發展。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表示留意到深圳和東莞都積極吸引人才發展科技,批評特區政府未有善用香港已有基礎,留住人才。他又認為應着重培育本地人才,而不是盲目引入內地專才。
對於楊岳橋的批評,筆者認為他是「賊喊捉賊」。前特首梁振英於2012年提出開設創新科技局,統籌各部門發展創新科技。但是,該建議遭到包括公民黨在內的泛民議員反對,連續三年拉布,直到2015年才能成立。在這三年之間,內地創新科技發展迅速,而香港則停滯不前。例如,深圳作為內地推動科研的龍頭,擁有多間科技公司,如騰訊和比亞迪等等,在2017年底本地生產總值首次超越香港,在全國排行第三。由此可見,香港創新科技滯後,罪魁禍首是一眾泛民議員,而不是特區政府。
另外,政府推行「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只是權宜之計,因為香港十分缺乏本地科研人才。香港經濟一向依賴「四大支柱」,分別為金融業、旅遊業、物流業和專業服務。以往在商界圈子盛行一句說話「High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意即搞創科科技往往蝕本,反而搞傳統行業便會賺錢。在這種觀念之下,青年才俊多數投身金融界,而創科行業卻無人問津。例如,香港一間貨運物流初創公司LALAMOVE,公司首席技術官霍俊康表示,每年香港只有幾百名修讀與科技相關學科的大學畢業生,但相關技術和經驗都未能符合公司要求,尤其是特別缺乏精於演算法的人才,所以必須到外地招聘員工。

確保本地飯碗下吸人才

泛民議員除了上述批評之外,更憂心輸入外勞會搶掉本地人的工作機會。然而,這項計劃設置了多重門檻,確保本地人的飯碗不會被搶掉。第一,首批可以申請的機構,限制在香港科技園及數碼港從事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網絡安全、機械人技術、數據分析、金融科技及材料科學的租戶和培育公司。第二,申請機構必須向創新科技署證明本港缺乏或不能輕易覓得具備相關技能、知識或經驗的人才,創新科技署會在考慮科技園公司或數碼港意見後,向成功申請的公司及機構每年發出不多於100人的配額。第三,經計劃來港的人士,須持有特定的大學學所頒授的科學、科技、工程或數學科目的學位。持有學士學位者需要具備最少一年在相關科技範疇的工作經驗,而持有碩士或博士學位者則無須工作經驗。第四,計劃規定申請的科技公司及機構,每聘用三名非本地人士,便須聘用一名本地全職僱員和兩名本地實習生,從事科技相關工作。由此可見,以上計劃不但解決本地創科人才不足的問題,更加鼓勵本地創科企業培育自己的人才,可謂一舉兩得。
從另一方面來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之中指出,全力支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消息一出,珠江三角洲各地城巿紛紛推出多項優惠政策,藉以吸引入才。例如,深圳實施前海港澳居民就業免辦就業證,並讓外來居民享有繳納和提取住房公積金方面享受巿民待遇。除此之外,惠州、中山、佛山、東莞、肇慶和江門等地,均推出多項戶口落地政策,進行全面的人才搶奪戰。面對劇烈競爭,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也表示,香港不可以再「食老本」和「等運到」,必須盡快落實本地創新科技的發展。
原文刊登於《HKG報》14/5/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