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時事評論:美國搞亂APEC 首次未能發布宣言

早前,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首次未能發表領導人宣言,這事令人遺憾,因為這樣一次峰會不容易,但最終未能形成最重要的文件。在正常情況下,APEC峰會肯定是要形成宣言的,今次沒有形成宣言,一定是中間在關鍵條款上難以達成一致,否則就不可能沒有宣言。按照正常的邏輯,APEC是亞地區經濟合作的組織,目的是要推動本地區的經濟合作。中國一直主張互惠互利的經濟合作,而且是充分聽取各方的利益關切,然後形成彼此合作共識。所以,不可能是因為中國。那麼,到底是甚麼原因導致APEC峰會爛尾收場?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透露了重要信息。來自外交部網站的消息稱,在回答記者有關APEC問題的時候,王毅表示:「剛剛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舉辦的APEC峰會總體是成功的,各方圍繞會議的主題,就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互聯互通、實現包容性增長等達成了廣泛共識,特別是中國元首在工商峰會上發表的重要演講,以及在會議期間的重要發言,為更好應對全球性挑戰提出了中國方案,得到各方廣泛好評。」

美國強要他國屈服

王毅的上述言論透露了三點重要內容。第一,APEC峰會總體成。雖然未能發布宣言,但因為達成了共識,所以並不影響未來各方的合作。第二,各方就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互聯互通、實現包容性增長等議題,達成了廣泛共識。這意思就是說,無論是否有宣言存在,各方都將圍繞區域經濟一體化、互聯互通展開合作,實現包容性增長,就是中國與相關國家的合作不會因為沒有發布宣言而受到任何影響。第三,中國方案得到各方好評。就算沒有發布宣言,中國方案既然得到了各方認可,只要有雙邊或多邊的合作支撐,便不會受到影響。
王毅又解釋了為甚麼APEC峰會沒有發表宣言,他表示主要是美國堅持把自己的方案強加給其他國家,為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護航,而且不接受中國以及其他國家提出的合理修訂意見。這種作法引起了包括中國在內很多經濟體不滿,也明顯不符合APEC峰會堅持的協商一致原則。協商一致是APEC峰會的價值所在和基本規則,事關各方共同利益,不能被無視和拋棄。這表示美國不和大家協商,把自己的方案強加到宣言中,為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開脫。然而,中國和其他國家對此不接受,要求美國按照中國及其他國家的意見修改,就是按照APEC峰會的原則而修改。美國當然對此不加理會,於是最終無法達成一致意見,致使APEC峰會未能發布宣言。

中國力阻單邊主義

在這種情況下,APEC峰會未能發布宣言是正常的,因為含有美國單邊主義的內容如果發布了,那就代表APEC成了單邊思想的組織。就在此際,如果不是中國,誰也抵不住美國的壓力。但是,只要有中國在,美國休想在APEC峰會搞單邊主義。雖然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但影響力逐漸減弱。相反,雖然中國GDP的僅次於美國,但中國在亞太地區的經貿領域影響力比美國強大一些。
在APEC峰會之上,巴布亞新幾內亞只能通過發表主席聲明表達這次會議的成果。當然,相比發表宣言,這個聲明顯比發布宣言弱一點,會議實際成果還有待觀察。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次APEC峰會未能發布宣言,很大原因是巴布亞新幾內亞國家弱小,抵不住美國的壓力。
另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對此又作出回應:「中國此次誠意滿滿地前去,出席了APEC領導人會議。習近平主席在會議期間發表了重要誁話,提及如何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就着全球經濟治理表達了中方的立場主張,並提出如何深化亞太經濟合作的建議。中國的發言沒有針對誰,也沒有挑戰甚麼。但是,美國在會議期間的表現,似乎是怒氣沖沖地出席會議。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會議期間的發言和表態,公然地引入了分歧,製造了予盾,破壞了會議的和諧氣氛,也不與大家達成共識開展合作。亞太地區是各國共同生存的家園,不是你輸我贏的戰場。APEC是深化合作的平台,不是互相指責的地方。中國參加會議是促進合作與尋求共識,不是來打擂台賽,也不是來跟誰唱對台戲。」

反映侵侵再展瘋狂

美國企圖在今次APEC宣言強加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內容,其實特朗普政府的一次搞亂行動。首先,對美國來說,如果真的把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內容加入宣言之中,便代表美國在國際與輿論方面對中國的一次重大勝利,白宮就可以大做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文章,並以此為基礎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內發難,推動WTO向有利於美國的方向改革。其次,美國阻止APEC發布不利美國的宣言,因為WTO在美國的施壓下,已經開始了推動改革,APEC也要緊隨其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APEC發表反貿易保護主義和反單邊主義的宣言,對美國按照自己的意圖改革WTO是不利的。所以,美國在APEC宣言強行加入美國單邊主義內容,至少可以阻止APEC發布不利於美國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宣言。再者,美國通過搞亂峰會,可以向世界傳達美國的強硬立場,這有助於美國在WTO接下來的改革談判中處於有利地位。
因此,APEC峰會爛尾收場是美國策劃的一齣鬧劇,是特朗普瘋狂行為的又一次體現,謀求未來在規則上的利益。雖然美國阻止了APEC峰會發布宣言,卻不能阻止APEC成員國的合作。所以,雖然美國做了一件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但事實上是在關閉與他人合作的大門,最終對自己造成巨大負面影響。例如,美國在南海搞來搞去,最終導致東盟和中國妥協了,接受南海主權屬於中國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反而扮演了助攻的角色。總括而言,美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不是世界的主流,反而中國提倡的互惠互利合作路線才是全球的發展方向,最終順勢者昌,逆勢者亡。
原文刊登在《HKG報》23/11/2018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時事評論:延長產假是政府的一項德政

特首林鄭月娥在10月10日發表《施政報告》,宣布一系列家庭友善措施,包括香港在職婦女產假由目前10周增加至14周,男士侍產假由現時3天增加至5天,以及支持母乳喂哺的新舉措,以上建議終於使香港與國際勞工組織規定的最低產假標準相提並論。在產假期間,在職母親目前領取工資的80%。根據以上建議,政府將對額外四周產假所產生的費用負全部責任,但工資將限制在每位員工36,822港元。這意味着每月收入超過5萬港元的員工不會得到全部80%的工資,不過政府表示這只佔香港員工的5%,所以大部分在職女性都能獲益。
回顧歷史,香港勞工福利非常不足,遠遠落後於世界其他地區。早在1970年,在職婦女產假首次列入《僱傭條例》,但當時產假是無薪假期。這種情況在1981年發生了變化,政府修改《僱傭條例》,把產假改成有薪假期,是日常工資的三分之二,而在1995年則提升至五分之四。雖然,產假的薪金提升了,但產假的長短在48年來一直沒有更新,仍然維持連續10週,未能與時並進。根據國際勞工組織於2014年的調查發現,在全球185個家和地區之中,98個提供了14周或更長的在職婦女產假,只有27個少於12周,包括文萊、馬來西亞、尼泊爾、巴布亞新幾內亞,以及香港。相反,新加坡16週,韓國90天,遠遠超越香港。例如,英國在職婦女有權享受52周的產假,在此期間大部分時間裡,她們的工資可達到90%,超越香港的80%。另外,在北歐的瑞典,政府提供480天的產假,並由父母雙方共享,由該國社會保險局提供資助。對比之下,香港是一個對職業母親不友善的城巿。我們在家庭休假政策方面落後於其他國家和地區。

延長產假旨在增生育率

雖然新措施得到各方支持,但個別婦女組織要求林鄭月娥提出更清晰的路線圖,說明如何促進香港提供兒童託管服務,他們認為這對幫助母親繼續就業至關重要。為此,林鄭月娥在發表第二份《施政報告》慨嘆:「雖然現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比男性高,但女性勞動力參與率遠遠低於男性,這是由於社區缺乏兒童託管服務所致。」
香港特區政府延長產的原因之一是要解決香港的低生育率。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香港的生育率持續下降,現時每名女性只生育1.13名嬰兒,可能是世界上最低的數字。如果要維持香港人口穩定,生育率需要達到2.1,但香港過去30年一直低於這個數字。香港於2017年共有56,500名嬰兒出生,低於十年前的70,900。」由此可見,延長產假的目的在於提升香港生育率。
香港年輕夫妻普遍推遲生育年齡,甚至根本不想生育,這是由於香港的產假實在太短,跟其他國家與地區比較嚴重落後。香港個別婦女組織指出,產假不足只是生育率偏低的其中一個原因。對於在職母親來說,當她們重返工作崗位時,如何安置幼兒才是重要的問題。有些家庭因負擔不起或不願意僱用家庭傭工,希望把幼安置在日間託管中心,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香港以上服務嚴重不足。例如,兩歲以下兒童託管的名額從1995年的1,530個減少到2017年的747個。早前曾經有記者在12個提供此類服務的資助兒童託管中心之中,致電查詢其中6個,發現所有服務都已滿額。大部分中心負責人表示在2019年9月之前都沒有空缺,其中一個位於旺角,擁有99個名額的中心,其負責人表示已有600多名幼兒在輪候名冊之上。由此可見,香港日間託兒服務嚴重不足是另一個在職婦女遇到的重大問題。
在職母親當然歡迎推行新措施,可以讓她們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成長。但在增加在職婦女產假的同時,林鄭月娥可能會得罪商界人士。例如,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郭振華振表示:「一個負責任的女職員可能不需要14周的產假。如果政府希望給女性更多的產假,就應該全割補貼僱主。除了延長產假之外,僱主更關心是找代替人手的問題,政府應該幫僱主找到替工並支付他們的工資。」另外,自由黨主席鍾國斌表示:「我同意政府應全額補償商界因延長產假而引起的額外費用。政府現時擁有巨大的財政盈餘,不應向商界索取更多的資源,特別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之下,政府更不應拿商界來開刀。政府打算推行取消強積金對沖,並要延長男士侍產假,現在又要延長女士產假,已經令到許多商家感到壓力,懇請政府給予商界喘息的機會。」然而,香港能夠有今天的成就,成為國際城巿,婦女勞動力的功勞可謂不少。所以,商界若要提升生產力,就更要增加在職婦女的福利,讓更多婦女投入勞動巿場,造就更多的財富,達到勞資雙方「雙贏」局面。
原文刊登於《HKG報》23/11/2018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教育評論:漫畫引起學習STEM的興趣

有「漫威之父」之稱的美國超級英雄漫畫家史丹利(Stan Lee)於當地時間11月12日在洛杉磯一間醫院逝世,享年95歲。1922年出生的史丹利,出生於一個羅馬尼亞移民家庭。他於16歲高中畢業後便加入漫畫公司工作,1941年8月推出漫畫「美國隊長」,展開其漫畫家的生涯。史丹利隨後創作出多個家傳戶曉的超級英雄,包括「鐵甲奇俠」、「蜘蛛俠」等,並組成「復仇者聯盟」,當中不少被拍成電影,並且套套賣座,其中多個角色成為家傳戶曉的人物。
 
在眾多超級英雄之中,「蜘蛛俠」對筆者影響最深,也間接影響我投身科學教育事業。根據漫畫,蜘蛛俠原本是一名叫做彼得(Peter Parker)的高中生,在一次課外活動中,意外被一隻受過放射性感染的蜘蛛咬傷後,獲得具有蜘蛛一般的超能力,例如超強力量與敏捷性、能黏附在物體表面的能力、可以對危險快速做出反應的感應,以及讓他藉着使用自己發明的「蛛網發射器」裝置,射出蜘蛛絲,用來對付反派人物。
 《蜘蛛俠》在1962年8月發行,在漫畫之中,作者史丹利引入許多科學原素,例如被放射性感染的蜘蛛會改變其遺傳機因,從而引發強大的能力。其次,主角彼得自己研發特殊化學配方,成功製造強力「蜘蛛絲」,平時是液體狀態,接觸到空氣就會變成類似蛛網的物質,堅韌且耐用。另外,這些液體能壓縮儲存在膠囊中,透過手掌的「蛛網發射器」的控制裝置射出蜘蛛絲。
 從主角彼得身上可以看到多個STEM學習元素。第一,彼得在高中時已喜歡科學,升讀大學時揀選了物理科,所以他對科學(Science)感到興趣。第二,他運用了當代的科技(Technology)來強化自己的能力,例如他利用液體技術,把蛛網液壓縮儲存在膠囊中,成功製造「蛛網發射器」。第三,他的動手技術(Engineering)能力極高,能夠自己研發特殊化學配方,製造強力的「蜘蛛絲」。第四,因為他是一名大學物理系學生,而物理運算需要高階數學工具,所以他的數學(Mathematics)能力也極高。由此可見,彼得能成為一位超級英雄,除了本身擁有超能力之外,懂得STEM學習方法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不但彼得,就連漫畫的反派角色也表現出豐富的科學元素。例如,彼得在大學修讀物理,他的老師康納斯博士(Curtis Conners)因意外斷了一隻手臂,但他沒有因此而氣餒,仍然堅持科學研究。後來,他觀察到蜥蝪斷肢後有再生的能力,於是加以研究,並成功研製「再生血清」,最後用自己做活體實驗,變成了可怕的「蜥蜴人」(Lizard)。另一名核能科學家奧托教授(Otto Octavius)研究核融合(Nuclear Fusion)技術,利用海水提煉氫的同位素,分別為「氘」和「氚」。他把各元素透過高溫融為成氫原子,並釋放巨大能量,藉以解決全球能源危機。但是,因實驗意外,奧托教授的四隻機械臂溶接在他背上,並影響其腦部,使他變成「八爪魚博士」(Doctor Octopus),成為搶奪核資源的罪犯。
 筆者在學時代經常觀賞《蜘蛛俠》漫畫與影視作品,受到不同角色與劇情的啟發,開始了學習科學的歷程,並在大學修讀物理科,最後成了一位中學物理教師。所以,《蜘蛛俠》作者史丹利間接是我的啟蒙老師。他以簡單而有趣的方法,引領我進入科學世界。不但如此,他除了教曉我一些科學知識之外,還教導我一些人生哲理,例如《蜘蛛俠》主角彼得的名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作為一個科學教育的受益者,隨着年齡的增長,能力越多並越大,教導學生的責任也就越大。但願我也能像史丹利一樣,一生透過自己的專業,影響世上無數人,並且流芳萬世。
原文刊登於《新城教育+》21/11/2018

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時事評論:明日大嶼有助青年置業

香港近年青年人參與社會運動越來越頻密,行動越來越激烈。2014 年 9 月「佔領中環」運動,參與者多數為青年人。他們持續七十九天霸佔馬路,阻礙交通,使部分商戶無法做生意,有些甚至倒閉收場。事件發生之後,許多人嘗試找出青年人參與反政府社會運動的原因,其中以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的見解最為精闢。他指出,年青人面對「三上」困難,即上樓、上流及上位問題仍未解決,遂「上街」以表達不滿。
在「三上」問題之中,筆者認為「上樓」問題最為嚴峻,就算上屆梁振英政府推出多項措施,舒緩樓價上升壓力,例如推出「港人港地」、「活化工廈」、「新界西北發展」以及「雙倍印花稅」,但面對土地供不應求的情況,樓價依然「有升冇跌」,令青年人「上樓」的希望落空。一如梁錦松所料,當青年人無法滿足「上樓」的訴求,他們只好「上街」來表達不滿,因此而衍生出 2016 年 2 月「旺角暴動」,其中參與者多數為青年人。
2017 年 10 月,以林鄭月娥為首的新政府上場,意識到「上樓」是青年人不滿政府的主因,所以她在首份《施政報告》提出「三業三政」的相關工作,即關注青年的學業、事業及置業,並鼓勵青年議政、論政及參政,讓年青一代看到曙光和向上流的機會,有助解決社會深層次予盾。為了推動「三業三政」,特區政府在過去一年做了很多工作,例如增加五十億元教育恆常撥款以解決青年學業問題,積極爭取港人在大灣區的社會福利以解決青年事業問題,推出「青年發展委員會」自薦計劃以滿足青年議政、論政及參政的訴求。但是,雖然特區政府推出多項政策,但仍然未能解決青年人「置業」的深層次矛盾,仍然未能滿足青年人最基本住屋的需要。歸根究底,香港青年「置業」困難在於建屋土地長年「供不應求」,樓價「有升冇跌」,遠超一般青年人的負責能力。
其實,香港青年何止面對「三上」和「三業三政」問題,他們還需要面對住屋的「三超」問題,即樓價「超貴」、住屋面積「超細」,以及輪候公屋時間「超長」。第一,香港樓價冠絕全球。以一般青年人的平均收入來計算,就算他們不吃不喝,把每月收入積存來買樓,也要儲蓄 19.4 年才能達成置業願望。第二,香港土地面積只有 1106 平方公里,當中已發展的土地僅佔 25%,卻住着 740 萬人,導致人均居住面積只有 1.5 個車位,大大影響了居住生活素質。第三,香港樓價早已抛離一般巿民的經濟負擔能力,以致大部分基層人士將住居需求寄望於公營房屋。目前,約有 15 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 12 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其中包括單身青年。在這種情況之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 5.3 年,而單身青年甚至可能需要輪候超過 10 年的時間。由此可見,香港青年面對住屋的「三超」問題非常嚴重,若不加以疏導解決,便有機會引發下一輪更激烈的反政府社會運動。
有見及此,林鄭月娥在 2018 年 10 月發表她任內的第二份《施政報告》,其中重點項目是「明日大嶼願景」,涵蓋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的人工島、大嶼山北岸和屯門沿海地帶,包括重新規後的內河碼頭區和龍鼓灘等多個發展區;並配以一套全部的運輸基建網絡貫通各區,為香港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為巿民安居樂業燃點希望。若我們細心留意「明日大嶼」的細節,便會發現這是一個解決青年人「三上」問題的好方法。
首先,「明日大嶼」藉填海造出 2100 公頃土地,部分用來興建房屋,並以七三比例來興建公營與私營住屋,有望降低樓價,讓 110 萬人安居樂業,藉以解決青年的「上樓」問題。其次,新填海土地位於東大嶼區域,接通東涌新巿鎮,以及港珠澳大橋。東大嶼的居民能夠通各大公路、橋樑、碼頭及機場接通香港巿區,澳門與珠海,甚至珠江三角洲各地,實現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增加就業機會,提升創業空間,讓青年人有機會「上流」與「上位」。
總括而言,「明日大嶼」是解決青年人「三上」問題的絕佳方案,香港青年能藉此實現「三業三政」,不需要再面對住屋「三超」問題,從此不需再「上街」,反而可以藉着廣深港高速鐵路及港珠澳大橋,在大灣區各大城巿開心「行街」,生活素質從此大大提升。
原文刊登於《線報》12/11/2018

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

時事評論:共和黨失守眾議院 特朗普遭遇滑鐵盧

美國的中期選舉於上週塵埃落定,民主黨取得過半數議席,部分是從共和黨中奪得,這表示民主黨重奪失落8年的眾議院控制權。美國的中期選舉是除大選之外最激烈的選舉戰,花費超過50億美元。選戰之所以如火如荼,根本原因在於眾議院435個席位全部重選,而大約三分之一的參院席位也將換人。
對於美國政府來說,參眾兩院是其執政的兩條腿,參議院擁有更多對總統直接的影響,例如人事任命、條約批准、彈劾總統與官員、臨時推舉等這些權力,都是眾議院沒有或對總統影響非常小的。參議院還有各種委員會,這些委員會所做出的決策對總統決策影響非常大,或者總統很多決策往往是與參議院結合的結果。而且,參議院的議員任期可以達到6年。參議院選舉,每兩年大約更換大約三分之一席位。參議院的議員基本是終生制的,只有在三分之二席位投票通過的情況下才能開除。

參院對總統決策具直接影響

回顧歷史,參議院曾有15名議員遭開除,其中14位在1861年至1862年間,因支持選致內戰的美利堅聯盟國而遭免職。自此以後,再沒有參議員遭到驅逐,這跟眾議院直接根據人口分配議員名額、由選民選出不同。參議員每個州只有兩個名額,而且由於每次選舉,兩個名額互相沒有競爭,其參選人則是由黨內提前幾個月確定,然後再由選民投票。參議員一般在政壇影響很大,往往參議院對總統的決策產生直接影響。
相比之下,美國的眾議院與參議院不同,眾議院的議員只對選民負責,由選民直接投票選出,而且各州根據人口分配。相比參議院,眾議院主要權力在於對總統法案的通過,特別是像每年的財政預算法案等具有絕對權威。所以,參眾兩院對於總統來說,失去眾議院意味着未來做事必然困難重重。民主黨在未來特朗普執政之中,必然是處處設置障礙。以往,民主黨失去眾議院已經8年了。在奧巴馬第一個任期的中期選舉,民主黨就失去了眾議院,一直都沒有拿回來。所以,對特朗普來說,這次失去眾議院,對未來執政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中期選舉失利 特朗普三重創

共和黨在這次中期選舉失去眾議院,對特朗普來說至少有三大重創。
第一,特朗普執政無法像過去那樣任性。在民主黨獲勝的消息基本確認後,特朗普第一時間給眾議院議長打電話希望合作。眾議院議長沒有正面回覆,只是說他們關注醫保。從這個電話細節上,我們可以看出,民主黨已經做好了與特朗普繼續較量的準備。如果我們注意特朗普上任一年多以來的表現,可以用「任性」兩個字來形容。而且,在特朗普當選總總統之後,民主黨對特朗普就一直死咬不放,特別是「通俄門」至今仍在調查。在這種背景之下,民主黨在執掌眾議院的情況下,必然會對特朗普的執政處處阻撓。其實,當年奧巴馬為何總是做事不成?很重要原因就是未能掌控眾議院,很多計劃都在消耗中失去時機。
第二,兩黨攻訐消耗必然加劇。自從特朗普上台以後,民主黨沒有一天不對特朗普進行攻擊,而且非常激烈,甚至接近彈劾。現在,民主黨掌控了眾議院,理論上發起彈劾已經沒有了法律障礙,但由於需要參議院三分之二同意才能彈劾成功,所以特朗普被成功彈劾的機會不大。然而,考慮到民主黨想借特朗普的爭議來打擊共和黨,就不能排除民主黨提出對特朗普的彈劾動議,從而打掉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而且,考慮到現在美國國內很多的矛盾,外部國際形勢又複雜,美國不能真正的為所欲為,所以兩黨在路線上必然有很多爭鬥,互相攻訐是必然的,並會越來越嚴重。如此一來,雙方消耗必然加劇,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壞消息。
第三,美國一致對外的政治能力被削弱。從奧巴馬時期,美國其實就一直處於快速的衰落期,而奧巴馬在第一個任期的後半段就失去了眾議院,所以美國在過去8年間,奧巴馬執政的後6年,整體對外的政治能力是比較弱的。相比之下,在特朗普任期的頭兩年,由於共和黨掌控了參眾兩院,所以他能為所欲為。然而,現在共和黨再次失去了眾議院,這也意味着美國對外的政治能力再次被削弱了。

特朗普極端行徑趕中間選民

那麼,特朗普兩年後還能連任嗎?這種可能性雖然有,但並不是那麼高。原因很簡單,特朗普之所以能夠當選美國總統,在於他的極端行徑觸發了民族主義和極右力量願意投票給他,同時那些對傳統政客失去耐性的選民也願意投票給他。然而,事實證明這一次特朗普雖然極其賣力地搞選舉活動,例如他在最後6六出席了11次拉票大會,但最終還是敗了。這一敗表明,特朗普的極端行徑正在失去魅力,越來越多的中間選民離他而去。因此,接下來的兩年,他要爭取到更多中間選民就並不容易,以致他難以憑足夠選票達致連任。
特朗普在美國政壇太有爭議了,共和黨內部有不少人反對他。例如,共和黨資深參議員麥凱恩,也是2008年的總統候選人,他到死都沒有原諒特朗普,最後專門留下遺言不准特朗普參加他的葬禮。再者,民主黨死咬特朗普,如果民主黨未來再搞彈劾,特朗普想連任總統便會困難重重,甚至兩年後,共和黨直接更換總統候選人都有可能。不過,特朗普也不是沒有機會的。如果他及時修正自己,穩住共和黨陣營,同時爭取到更多中間選民的支持,他便有希望連任。例如,奧巴馬就是在民主黨失去眾議院後再次獲得連任。
民主黨這一次贏得眾議院,在世界各國當中,首先對美國的傳統盟友最為有利,因為民主黨整體是傳統盟友體系的維護者,所以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戰略會難以繼續推進,減弱了施壓盟友的能力。其次,民主黨奪回眾議院控制權,對俄羅斯最為不利,因為民主黨對俄羅斯的敵意非常大,甚至認為正是普京背後幫忙,民主黨才輸了總統選舉。如今「通俄門」還在,民主黨當然想繼續大做立章來打擊特朗普。為了避免被推翻,特朗普必然會繼續對俄羅斯施壓,所以民主黨贏得眾議院選舉,對俄羅斯來說,絕對是個壞消息。再者,民主黨再次掌控眾議院,對中國來說是利多於弊,因為無論共和黨或民主黨執政,美國對中國的態度都不友好。兩黨的態度是一致的,只是路線有些不同。而且,民主黨與共和黨激烈博奕,可以盡量降低兩黨的決策效率,讓中國找到更多對付美國的機會。當然,這其中還蘊含着中美關係轉好的機會。

美國謀求更多對華出口實惠

中美關係有機會轉好有兩個原因。
第一,在中期選舉失敗之後,特朗普需要更多政績,特別是經濟上的政績,來爭取更多中間選民,這意味着美國經濟接下來的壓力必然越來越大,而中國經濟會越來越好。在這種背景之下,美國便要謀求更多對中國出口的實惠,這對特朗普來說便更加重要了,所以接下來中美有進一步妥協的空間。
第二,在共和黨與民主黨鬥爭的情況之下,中國給予美國合作機會和好處,如果兩黨其中之一不跟中國合作,便會失去選票,影響兩年之後的總統大選。例如,從今次中國國際進出口博覽會之中,我們看見中國向美國伸出橄欖枝,約180家美國企業能夠在上海參展,很多美國企業還是很想跟中國做生意。
當然,如果要對付美國,中國首先還是自身要強大,要通過實力讓美國明白,合作是最好的選擇和唯一的出路。
原文刊登於《HKG報》11/11/2018

2018年11月7日 星期三

教育評論:逆境自強:香港年青人=「港孩」?

2009年,香港作家黃明樂出版《港孩》,指出香港學童普遍擁有三項缺點,包括自理能力低、情緒智商低,以及抗逆能力低,其中抗逆能力低會導致學童遇挫折易崩潰患上情緒病,與近年兒童自殺個案增加亦有關連。
有見及此,香港教育局於早年編寫《活出精彩生、面對逆境》課程,旨在提升學童抗逆能力。課程發展文件指出,德育及公民教育是培養學生全人發展的重要經歷,藉以幫助學生建立正面樂觀態度與積極的人生觀。「堅毅」,是永不輕言放棄的精神,包括不輕易放棄生命,是其中一項是培育的價值觀和態度。師長與學生探討年青人面對逆境的故事,可為他們提供學習機會,培養這些樂觀、積極、堅毅的價值和態度,以面對將來在個人及群性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挑戰。

香港近年經濟轉型,有些人無法適應生活轉變帶來的壓力,衍生很多社會問題,甚至釀成社會悲劇。青少年在成長期中亦同樣遇到不少困擾,他們需要學習以積極和正面的態度去處理,從中提高解決困難的能力,應付人生的種種挑戰。

筆者在校內也推動多項德育及公民教育,以提升學的抗逆能力。最近,本校邀請到香港首名男子殘疾人羽毛球運動員,輪椅羽毛球香港代表陳浩源先生跟同學舉行講座,分享自己的抗逆心得。陳浩源天生熱愛羽毛球,時常夢想有天可以披上香港代表隊的戰衣,代表香港出征國際賽事,可是因缺乏正統訓練,獲選代表隊的機會落空。
2008年,陳浩源遇上一場嚴重車禍後,要切除左腿來保命。他於醫院渡過9個月時光,漫長的復康之路讓他吃盡苦頭,但羽毛球在此刻再度成為他的目標,令他重拾自信,一步步站起來。作為香港首位輪椅羽毛球運動員,沒有前人為鑑,沒有學習對象。他全憑自身堅毅,以及一顆追夢的心,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經過不斷的努力,陳浩源分別於2013及2015年的世界錦標賽獲得第三名,更於2015榮獲香港傑出運動員的殊榮。
在陳浩源的身上,我們可以看見逆境並不可怕!困難不是用來逃避,而是用來克服!他經常擔任中小學及社福機構的分享嘉賓,分享其追夢過程及宣揚正面人生。他常常跟同學說一句話:「雖然我失去一隻腳,但我可以比別人走更遠的路!」陳浩源這一句話不單向年青人說,也是向我們說的!盼望香港每一位年青人都能以此勉勵自己,培養自己擁有良好的抗逆能力,脫離「港孩」行列,在逆境中自強,成為另一個生命鬥士。
原文刊登於《新城教育+》7/1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