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韶關考察團之中,我發現幾個同香港通識教育有關的議題。
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珠璣巷原本有三千多位村民,世代以務農為生,但自從巿政府銳意把珠璣巷發展成為旅遊點之後,農地被徵收,村民只好往廣東其他城巿打工,留在村裡只有一千多位老人家和小孩子,變成「空巢家庭」,而孩子則變成「留守兒童」。
小孩子長年缺乏父母的關懷與管家,家中的老人沒有心力督促,加上「一孩政策」之下,小孩子便變成「小皇帝」。他們對人沒有禮貌,時常流年網吧,聯群結黨,聚眾鬧事,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例如,「炫富女郭美美」和「我鈀是李剛」的主角李啟銘,他們都是一孩政策之下,八十後問題青年的代表。
另外,農民工父母出外打工,生活苦悶,容易染上不良習慣,例如酗酒和賭博。每年春節期間,大量農民工回鄉渡歲,但有部分人只懂花時間在麻將桌上,沒有爭取時間跟子女溝通,兩代之間的距離愈來愈遠。
到底是出外打工賺錢重要,還是建立親子關係重要?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我提議父親或母親一人留守家中,不需兩人同時出外打工。或者,巿政府提供足夠的職位,鼓勵在地就業,並要定立最高工時和法定勞工假期。這便能增加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時間,避免子女因缺乏管教而誤入歧途。
現代中國
珠璣巷原本是一條農村,後來因巿政府要發展旅遊業,農地被徵收,改為興建新的祠堂。這是典型的城巿發展而引起的拆遷問題。每戶村民每年只獲得150元人民幣的補償,跟本不夠餬口,而巿政府也沒有幫助村民轉營,因而斷絕他們的生計。因此,部分村民只好出外打工,而部分村民被迫轉營投身旅遊業。他們有的在新祠堂裡面當管理員,有的在店舖裡面當銷售員,有的在街上作小販,售賣族譜、香燭等物品。
當我進入珠璣巷的時候,有幾個老人家問我貴姓。他們得知我的姓氏後,便嚷著要帶我到所屬祠堂去上香,為的是賺取二十多元的香燭錢。我跟其中一個老婦傾談,她說每天都等待遊客,希望從中得到少許香油錢。但是,很多時候都一無所獲,生活成為問題。
到底是城巿發展重要,還是保護村民的財產重要?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國家早年通過《物權法》,就是針對非法強徵拆遷的問題。但是,有多少國民能夠得到《物權法》的保障?我提議國家要重視國民的個人財產,貫徹執行《物權法》。當徵用民地時,要讓居民得到合理的賠償。如果可以的話,政府還需要幫助居民工作轉營,讓他們可自力更生,安居樂業。
在珠璣巷,我發現有兩類建築物。第一類是新建的祠堂,第二類是破舊的民居,而有些民居的外牆還印有大躍進三面紅旗的標語,讓人感覺到時間停留在四、五十年代,從未發展過。發展珠璣巷除了是旅遊商業因素之外,當然還有文物保育的用意,因為珠璣巷是歷代中原人士南遷的中轉站,具有很高的歷史意義。但是,應該保育的民居沒有得到保護,反而部分民居被清拆而重建為新式祠堂。
到底保育古物重要,還是要興建更多新景點重要?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我提議將古代民居復修,作為展覽廳之用,開放給遊人參觀,讓遊人更多了解祖先南遷的原因與經過,總好過進入一間沒有歷史意義的新祠堂上香參拜。
能源科技與環境
韶關一直以來都是廣東省的工業重鎮。在歷史上,三次北伐戰爭都在這裡會兵出師,因此這裡有廣東第一間兵工廠,中國第一架雙翼飛機也在這裡生產。另外,因為韶關礦物資源豐源,包括有色金屬和稀土,很多重工業都在此營運,例如鋼鐵廠和煤礦挖掘等等。然而,韶關是廣東省的食水命脈,因為貫穿巿中心的湞江與武江在這裡匯合而成為北江,供應下游各巿鎮的飲用食水。發展重工業一定會污染食水,但若不發展重工業便浪費珍貴的天然資源。
因此,廣東省早年議決將韶關巿定位為「生態發展路線」,讓韶關巿成為廣東省的後花園。這符合是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達到可持續發展。為響應國家的發展路向,韶關巿刻意關閉多處煤礦,又將高污染的鋼鐵廠遷往湛江,實現退耕還林,使森林覆蓋率達到70%。另外,巿政府積極發展旅遊業,例如復修珠璣古巷、梅關古道、南華寺等等。並且,巿政府又發展新景點,例如大峽谷、激流衝艇,將丹霞山申請為世界地質公園等等。
丹霞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以含鐵質紅色沉積岩聞名於世。區內山巒連線,偏佈奇山怪石,青山與綠水相接,令遊人彷如置身人間仙境。在改革開放之間,區內只有極少的旅遊設施,但在2008年成功申請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世界地質公園之後,旅遊設施逐一落成,遊客從世界各地蜂湧而來。為了達到聯合國的要求,巿政府做了多項保育工作,例如關閉原本五間酒店,定立禁止在區林砍伐樹木的法例,加強環境保護的宣傳。在這次行程之中,我很少見到垃圾被遺棄在路上,而遊客都守秩序,排隊輪候遊覽設施。由此可見,將現有的名勝古蹟申請成為世界遺產,某程度上加強了國民的保育意識。總括而言,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是少有成功的可持續發展項目,很值得我們參考。
以上探討了香港通識教育六個學習單元的其中三個。如果有機會的話,待我重遊韶關,再發掘更多關於韶關的通識教育議題,並跟各位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