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於清明節獨自到澳門一日遊,當然唔少得去澳門地標大三巴牌坊。大三巴是拉丁文San Paulos的音譯,原本為一座天主教座堂,但於一場大火後,燒剩教堂的前門牌坊,便成為現時的模樣。天主教廷於明朝已派遣傳教士來華傳教,其中為人最熟悉的是利瑪竇。利瑪竇來華的第一站便是澳門,後來在此建立教會,於是澳門便有不少的天主教堂。利瑪竇後來到北京晉見明朝皇帝,憑著他對數學、天文學和科學的知識,得到皇帝的賞識,封官拜爵,死後更獲准葬在北京。利瑪竇在中國期間,聯同徐光啟等人合力翻譯多種西方巨著,其中論及數學的《幾何原理》最為聞名。因此,他是西學東傳,並將東學西移的第一人。
澳門很早已被葡萄牙人佔領,所以到處到見到充滿歐陸風情的建築物。我身處的便是澳門的巿中心廣場,中間是噴水池,前面是議事廳,後面便是商業中心。澳門原本屬於中國香山縣的管治的範圍,又稱濠江、鏡湖等等,但被葡國人強佔後,此地便多了一個稱呼,叫做Macau。據說葡國兵上岸的第一站便是澳門南面的媽閣廟,葡國士兵問當地人此處叫甚麼名稱,村民便回答「媽閣」,於是葡國人便音譯為Macau。
澳門的巿花是蓮花,源於澳門的一座蓮峰山,山下有一座蓮峰廟,廟內有一間小學,蓮峰普濟小學,我便在這間小學渡過我的童年歲月。事隔多年,重遊舊地,此處仍是一座山,仍是一座廟,仍是一間小學,但多了一間中醫診所,多了一間「林則徐紀念館」。1839年,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奉命到廣東銷煙,其間到澳門巡察。當時英國人對中國虎視眈眈,林則徐同兩廣總督鄧廷楨在蓮峰廟內到葡國人商議對付英國人的方法。最後,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銷煙,但惹起英國人的報復,發動「鴉片戰爭」,展開近代中國歷史悲慘的一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